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

十月十九,渾河南岸,人頭攢動,沿河十數裡旌旗飛揚,戰馬長嘯。

已得行營急令升任第七軍提督,並任遼東總督的高傑率步軍主力兩萬餘並攜帶104門火炮趕至瀋陽。

樞密院命令,第七軍由原淮軍第六鎮一部、第七鎮全部及第三軍馬科鎮一部,李延宗部連同北直部分降兵、遼東義兵聯合編成,共轄三鎮步兵,並兩騎兵旅,炮兵一旅,計步騎四萬餘人。

又因遼東地域極大,牽涉朝鮮、蒙古、北地諸多事項,不過人口卻是稀少,出於關外全盤考慮,監國陸四特令高傑爲遼東總督,全權處置遼東軍政事宜。

至此,遼東省全面建立,下設瀋陽、遼陽、錦州、金州、定遼五府。

總督府駐地爲瀋陽。

高傑升任遼東總督兼第七軍提督後,其部三鎮分別由高傑舉薦的楊清泉出任第十八鎮帥,李延宗出任第十九鎮帥,原第七鎮帥李化鯨改任第二十鎮帥。兩個騎兵旅帥分別是李本深、曹元。

降將祖可法出任第七軍炮兵特別部隊指揮官,併兼第七軍輜重使一職。原監國親衛隊長齊寶出任第七軍軍法官。

高傑是在抵達遼陽時獲知自己出任遼東總督併兼第七軍提督,精神振奮之下立時率部向瀋陽急行軍,因爲瀋陽城將是他高總督的駐地。

世上哪有睡覺的地方還叫他人佔着的道理!

高傑的趕到意味瀋陽之戰即將爆發。

李化鯨率領的“順朝聯軍”一萬餘人已經撫順向瀋陽靠攏,不出意外的話最遲兩天就能出現在瀋陽城下。

在詳細聽取了監國外甥李延宗同自家外甥李本深共同制定的攻城方案後,高傑很是滿意,問指揮第七軍炮兵並負責第七軍後勤事務的祖可法炮兵方面能不能做到壓制瀋陽守軍炮火。

祖可法對此卻是沒打包票,因爲據他所知瀋陽城上是有十幾門紅夷大炮的,這種炮射程比他帶來的那些火炮要遠。

李延宗提議:“如果不能一鼓而克,可以挖掘地道、壕溝掩護我方人馬抵近城下,然後以爆破之術炸塌瀋陽城牆。”

高傑早從李延宗那裡知道此法可破堅城,當初他率第六鎮攻佔通州後還曾想以此法炸燬北京城牆攻進去,奈何城中清軍反應迅速,沒等他們向北京靠近就由多鐸領軍撲向通州,高傑無奈只得率部往京東方向機動,期以實現監國所說的“在運動之中調動敵人,在運動之中拖垮敵人,在運動之中消滅敵人”的意圖。

“行營調了多少闖王包給我們?”

高傑問出任第十八鎮帥的老部下楊清泉,一直以來其部與行營的聯絡及物資軍械交接都是楊清泉在負責。

楊清泉道:“第一批給了我們100包,後來又緊接調了80包給我們。”

“不多,但對付瀋陽城內的韃子應該夠了。”

高傑的意思是如果強攻不克就改以李延宗的法子爆破瀋陽城牆,與此同時將大量闖王包拋射入城牆之上,雙管齊下,定能炸得城內韃子哭爹喊娘。

“等第七鎮一到就攻城!”

高傑拍板定下攻城方案,這邊李延宗又悄聲告訴他翟五和尚派人從福陵趕回。

“福臨?那個韃子小皇帝?”高傑沒聽明白。

“高帥,不是福臨,是福陵。”

見高傑誤會,李延宗忙說那福陵就是當年老奴的葬身之地,前後興建了好幾年,地下埋了不少從遼東漢人搶得的金銀財貨。

高傑眼前一亮:“這麼說來,翟五和尚得手了?”

李延宗微微點頭,請高帥同他去看看翟五和尚剛剛送來的部分“戰利品”——四十多輛馬車滿載的各式珍寶及金銀。

福陵及永陵那邊幾乎沒有什麼守軍,原先的守陵總管大臣早在順軍未到瀋陽前就嚇得溜回了城中,餘下守陵旗兵逃的逃,散的散,即便沒有翟五和尚,也會有民間膽大之人盜取。

四十多輛馬車在中軍大帳外一字排開,陽光一照,很多車廂都是閃閃發光,裡面更有若干高傑都不曾見過的寶貝,大東珠什麼的怕有千顆都不止,看得高傑都是直了眼,想不到老奴的墓穴中竟藏了這麼多好東西。

隨意在幾個車廂扒了扒,高傑就命將這些東西先送到遼陽。

金銀珍寶再好,如今也不及糧食寶貴。而且中央剛剛建立,國庫急需資金,他這個還沒進入自家駐地的遼東總督可不能叫金銀蒙了眼把東西給擅自扣了。

無意看到中間有輛車上放着一堆殘骸,不禁好奇問李延宗這些骨頭是什麼人的。

李延宗也不知道,問那押送的軍官,方知都是從福陵取來的骸骨,內中不僅有老奴哈赤的,還有老奴妻妾的。

因爲當時發掘時有些亂,軍士進入墓穴後還發生過爭搶,故而對老奴及陪葬的妻妾等人的骸骨便沒有加以保護,導致全散了架。

“聽說多爾袞、阿濟格的娘是被代善、洪太生生悶死在老奴墓中,卻不知當中有沒有這個女人。”

高傑讓人將這些骸骨從車中取出,拿腳隨意扒拉了下,然後踩在一顆不知是男是女的頭蓋骨上,隨口說道:“都拿去當柴禾燒了,老奴及其後代禍害我中國長達三十年,此罪魁禍首理當挫骨揚灰!”

諸將沒有意見,士兵正準備拎去燒時,李延宗卻道:“高帥,一把火燒了未免可惜。”

高傑問道:“延宗的意思是?”

李延宗彎腰撿起一顆頭蓋骨,吩咐親兵:“你去城下喊話,就說老奴的屍骨在我軍手中,瀋陽城內的阿拜要是還有孝心就趕緊出城投降,咱們可以將老奴骸骨重新安葬,否則咱大順就把阿拜他阿瑪連同祖宗的頭骨全製成酒器。”

“這個好!”

高傑哈哈大笑,補了一句:“這玩意做成酒器未免大了些,做個夜壺倒是正好!”

衆將聞言,鬨堂大笑。

李延宗的親兵忙帶人到城下喊話,爲了證明所說不是假的,還特意將福陵那邊送來的一些物品擺在城下以爲證據。

城上守衛的滿洲兵一聽福陵叫順軍掘了,嚇的趕緊去向總管何洛會報告。何洛會震驚之下趕到城頭看了幾眼就知此事是真,忙去向關外僅存的太祖之子阿拜稟報。

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七十章 我想留個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五百八十章 大清出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