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

香河縣。

上萬名兩白旗被俘的滿洲男女老少被勒令挨城牆坐下,相互之間不準說話,不準擡頭,更不準走動。

每到飯點,就有被選出來擔任伕役的原漢人阿哈,挑着一桶桶的飯食到城牆挨個分發。

除了暫時沒有自由外,這些被俘的滿洲人相較幾天前的逃亡生活,已經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至少,他們一天能夠吃上兩頓熱食,也不用再在荒郊野外顛沛流離,晚上也能兩三個人發一條被子,不必被凍得半死。

京中傳來行營諭令,對被俘滿洲不問男女皆要確保其生命安全,各部不得私藏,更不得私分女眷,凡繳獲的財貨也一律加以收繳。

將士分賞待戰後由行營統一敘賞,在此之前有敢私吞、私藏、私分者,重則殺頭,輕則奪籍充役。

但與此同時,行營又令必須對被俘的滿洲兵丁進行相應的甄別。

首先是甄別出前明崇禎十七年以前入過關的,對這些滿洲兵丁,不管是青壯還是年老者,都將會被處死。

因爲北京方面認爲這些滿洲兵丁入關之後於中國犯下了極其嚴重的戰爭罪行,前後五次入關除被滿洲兵丁擄掠出關的數百萬漢人外,更有比這數量多得多的漢人被清軍野蠻殺害。

如此罪行,豈有不懲治之道理?

況,被俘非主動投誠,乃抗拒被捕,罪加一等,不加以懲治,豈非讓人笑中國無人!

行營諭令監國闖王明文:“今後內外六夷,敢執兵仗入中國者,滅其族,亡其種,毀其史,斷其根。”

至於崇禎十七年以前並沒有入關,或者於此後入關者,則不被追究戰爭罪行,但根據其在八旗從軍經歷,或罰爲苦役,或罰爲莊奴,或編入軍前聽用。

最好的莫過於釋爲自由民,但這部分滿洲人數量應當不會太多,畢竟滿洲除女人外全民皆兵。

又因滿洲十二歲以上男子皆隨軍征戰,故北京方面給出的年齡界限也是十二歲。

即十二歲以上都要受甄別並給予相應懲治,十二歲以下則可以被赦免。

除甄別滿洲普通將校軍士外,對被俘的愛新覺羅子弟也要重點清查,確保每一個紅帶子、黃帶子都不會漏網,爾後視其經歷進行相對應的處置。

在香河負責對兩白旗俘虜進行甄別的是耿仲明之子耿繼茂,及耿仲明的部將徐紹宗。

耿繼茂對甄別工作十分重視,幾乎從頭到尾都在親自監察,因爲他的父親耿仲明前天剛剛被監國闖王行諭訓斥,原因是耿部私藏了一百多滿洲兵隱瞞不報被人告發。

當初耿仲明之所以決定棄清歸順,給了多爾袞大軍後背嚴重一擊,原因同樣也是因爲他在軍中私藏了滿洲人勒令必須爲奴的漢族逃人。

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就是借耿仲明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舉旗反叛。

再者,這位前滿洲懷順王骨子裡對滿洲是不滿的,而對同爲漢人的大順,耿仲明還是敬服的。

於是,爲了將功贖罪,耿仲明這才特意讓其子耿繼茂負責對兩白旗的甄別,並要求千萬不能出錯。

另外,他軍中私藏的一百多滿洲兵也被他下令斬殺,首級都已快馬送京。

並向監國闖王上書自述錯誤,言辭懇切。

從上午開始,耿繼茂同徐紹宗已經甄別了近兩個時辰。

“汪善、覺羅、胡什布、他立、蘭柱、常壽...”

隨着一個個人名的念出,城牆下的滿洲人羣中都會有男人瞬間變色,然後在恐懼之中被順軍從人羣之中拖出。

大多數被唸到名字的男人不敢反抗,因爲不反抗是他一個人受到懲罰,反抗的話卻會讓他的家人都受到牽連。

也有少數滿洲男人在那驚恐大叫,年紀小的拉着自己的額娘、太太在那哭喊他不要被帶出去,然而這樣做的後果除了本人被立即施以暴力外,便是連累他的親人也捱打。

耿繼茂說用妻離子散來形容這些雙手沾滿漢人鮮血的滿洲男人被帶出來的場景,很是恰當。

徐紹宗卻說差之千里。

“妻離子散是受害者,加害者豈能用此形容?同我們漢人受到的苦難相比,闖王對這些滿洲人實是太過仁義了,要說闖王可真是這些滿洲人的活菩薩。”

耿繼貌細想覺得不錯,就是他這個懷順王世子不也被那些紅帶子不當人看麼。今天這事要由他耿繼茂來處置,恐怕香河城下定要屍堆如山。

城牆下的滿洲人羣泣聲不絕,因爲所有人都知道這些男人一旦被帶走,就基本不可能再回來。

不止一個滿洲老婦在那閉目誦經,不知是爲兒孫的報應懺悔,還是乞求上天能夠讓兒孫轉世不再爲作惡多端的滿洲劊子手。

耿繼茂似乎對甄別這個工作很有興趣,看到那一個個雙手沾染漢人鮮血的滿洲人或是嚇得尿了褲子,或是兩腿發抖連走路都不能而被士兵直接拖走,他就覺得很痛快。

“還有多少人?”

耿繼茂扭頭問身邊的徐紹宗,後者因爲堅守良鄉成功配合監國闖王堵死多爾袞大軍返京通道,行營已經任命其爲炮鎮旅帥,命其三天後回京前往炮鎮報到。

據說,監國闖王準備以軍中現有火炮爲基礎成立兩個炮兵鎮,一支將派往河南戰場,一支則有可能調到山西。

徐紹宗看了眼手中的名冊,道:“還有兩三百人吧。”

耿繼茂問:“都是入過關的?”

徐紹宗點了點頭,這份名單可是這些滿洲兵互相檢舉並驗證的,可以說百分百準確。

“那抓緊些吧。”

耿繼茂示意手下動作快些,吃飯前把這差事結束掉,然後還要甄別被俘的漢人阿哈和漢民,北京那邊要求將被俘的漢軍工匠都要集中送到京城,其餘漢人和阿哈很有可能會被打散發往各地屯田安置。

剩下的兩三百滿洲人很快就被一一帶走,耿繼茂又叫人準備將婦孺分批送往北京。

第一批送到北京的是兩千人,除了一百多嬰幼兒,其餘多是年輕女子。在被勒令起身集中時,這些女人們都嚇壞了,她們以爲順軍會同對待男人一樣對待她們,因此幾乎是同一時間這些女人就開始哭喊起來。

耿繼茂聽得頭大,正要讓人告訴這些女人不必擔心,大順軍不會殺害她們時,有幾十騎快馬趕到。

馬上的騎士看到前面的順軍將那麼多的女人往城外趕時,爲首的嚇壞了,趕緊高聲喊叫起來:“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六百一十二章 終於等到今天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八十五章 光着膀子打北京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二百二十六章 順予我侯 明當予我公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拿酒給我!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四百一十二章 中國有強人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