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

“卓布泰!”

鰲拜精光一閃,陡然大喝一聲,因爲喝得太用力,胸口的傷勢爲之一動,讓他忍不住“嘶”了一聲。

“大哥!”

卓布泰全身披甲,打馬從陣前躍出。

鰲拜重重的朝弟弟點了點頭:“去吧。”

“大哥...”

卓布泰好像有話要說,但卻被鰲拜毫不留情的打斷了:“不要給阿瑪丟人!”

“好!”

卓布泰露出痛苦的表情,盯着鰲拜看了片刻,終是一拉馬頭,對着麾下三百名騎兵揮手吼道:“跟我來!”

猛的甩鞭,戰馬馱着年輕的卓布泰向着敵人馳去。

準塔上馬了,遏必隆也上馬了,多積禮最終也上馬了,因爲他們知道回不去了。

........

沙河正面向殘餘清軍逼近的是第二鎮副帥程思華指揮的火器旅。

這支火器旅是原淮軍建制唯一的純火器旅,其前身是在海州大敗清軍的小袁營。

立於馬上的程思華冷冷的望着清軍的最後一擊,身形不動,心無他念。

身後,是五個空心大陣,清一色銃兵。

遠處,第二鎮的另兩個旅,還有增援的第六鎮騎兵都在向清軍圍靠。

勝利的歸屬已經毫無懸念。

清軍的奮勇只是這個才誕生不過十年的滿洲民族,尚有血性的男人在做最後的垂死掙扎而已。

敵我兵力的巨大懸殊,以及士氣的天壤之別,註定最後的滿洲勇士改變不了結局。

“殺!”

加速完成的清軍瘋狂了,他們在馬上如野獸一般兇猛,似厲鬼一樣吼叫,當接近敵人的瞬間,他們中的很多人本能的閉上了眼睛。

“預備!放!”

聽到軍官的喝令,第四旅的士兵本能的將火銃平舉,一眼望去,數不清的火繩子正在泛着火星。

連綿的火銃聲響起,最前面的清兵立刻倒下一片,戰馬也摔倒了不少。

“放!”

軍官聲調沉穩的再次下達開火命令,方陣中的士兵在口令聲中交替前進,如一部精密準確的戰爭機器一般,中規中矩的以緩慢但卻整齊的步伐不斷前進。

敲擊的鼓聲在沙河邊響徹着,十分的有節奏。

硝煙瀰漫中盡是人馬的哀嘶聲。

殘陽如血,血勝殘陽,到處都是斷刃殘槍,到處都是血肉橫飛。

騎兵出動了,風馳電擎般揮舞着馬刀衝向了殘存的清軍,如洶涌潮水般吞沒他們。

正黃旗幟倒下了。

鑲黃旗幟倒下了。

正紅旗幟倒下了。

鑲紅旗幟倒下了。

年輕的卓布泰不甘心的在屍堆中筆直的站立着,他努力將手中的長刀擡起。

他想跨步朝前,他想殺敵,他不能給阿瑪,給哥哥丟人。

但他真的邁不動。

幾桿綁有長矛的火銃同時刺向卓布泰,身子倒地的那刻,年輕的梅勒額真痛苦的仰天長呼:“爲什麼天要亡我滿洲!”

癱坐在地上的多積禮聽到了小卓布泰不甘的吼聲,他的嘴巴張了張,然後緊緊閉上。

一匹經過他身邊的戰馬停了下來,馬上的騎士好奇的看着坐在那一動不動的韃子將軍,然後翻身躍下,提着長刀小心翼翼的靠近,先是拿刀尖捅了捅這個韃子將軍,發現對方還是一動不動後,這個騎士立時做出決定——猛的揮刀砍了這韃子將軍的脖子上。

“完了,都完了。”

遏必隆痛苦的閉上雙目,忽然猛的睜開雙目,他不甘心死在這裡,他一把抱住鰲拜要將他拽上馬。可是鰲拜卻是紋絲不動,任他怎麼拽都不動一下。

“鰲拜!”

遏必隆急得大吼。

“爲什麼還要活下去?爲什麼不死在這裡?”

鰲拜平靜的看着遏必隆,緩緩搖了搖頭,然後撐着一杆長矛走到一塊石頭邊坐了上去。

他伸手在身上摸索,可摸來摸去卻什麼也沒摸到,想起什麼,有些自嘲道:“倒是忘了菸袋還落在灤州呢。”

“我有。”

遏必隆不逃了,嘆了一口氣後走到鰲拜身邊,將自己的菸袋取出遞在鰲拜手中,然後取出菸葉捏了一把裝上,又顫抖着摸出火摺子點上。

遠處過來的順軍見了這一幕,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停了下來,似乎要讓這兩個韃子的將軍抽完人生最後一袋煙。

“吧嗒”吸了兩口後,鰲拜發現自己的心緒突然變得異常寧靜。

死亡,真的沒什麼可怕的。

“遏必隆,你也抽兩口吧。”鰲拜將菸袋遞給遏必隆。

遏必隆沒有說話,默默接過菸袋抽了一大口,可能是抽得急了,一下有點嗆,使他不由自主咳嗽起來。

鰲拜竟是笑了。

遏必隆心裡難受,他將菸袋還給鰲拜,解下自己的腰刀輕輕撫摸着。

他的腰刀是寶刀,太祖皇帝賜給他的,所以人家都管他的刀叫遏必隆腰刀。

摸着摸着,遏必隆哭了。

“哭什麼,咱們滿洲男人天生就是戰士,能夠死在沙場上是我們的宿命,有什麼好哭的,又有什麼好遺憾的。”

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鰲拜的心其實也很痛。

“鰲拜,咱們敗得冤啊!冤啊!爲什麼,爲什麼?!”

遏必隆猛的抽出腰刀,恨恨的一刀插進泥土之中,望着不遠處看着他和鰲拜的順軍,眼神中充滿憤怒,棄滿不甘。

他不服!

短短三年,本可席捲中國,徹底征服漢人的大清怎麼就突然落到今天這個下場!

那些尼堪順軍明明並不比明軍強大,也不比他們在山海關打過的李自成御營能打,可偏偏他們就敗了!

遏必隆不服!

因爲,尼堪順賊甚至都沒有和大清的八旗堂堂正正較量過,他們每一次都是以多擊少,這不公平,不公平!

遏必隆哭得很傷心。

大清還有重兵,朝廷卻完了,族人也都要死了,甚至馬上連太后和皇上也要死了。

他真的不甘,不服!

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勇士連舉刀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敗的不冤,因爲我們小瞧了漢人,太宗皇帝說過,征服漢人絕不能急燥,要如伐樹一般...唉,順治元年以來,我們的國策出了問題,多爾袞不應該犯下這般低級錯誤的。”

鰲拜長嘆一口氣,再也不說話,只靜靜的望着那些黑壓壓涌過來的順軍,那一刻,他的思緒突然回到了從前。

他想到了崇德二年,太宗皇帝決定攻打皮島。

是他鰲拜請纓爲先鋒率部渡海發動進攻,不料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炮矢齊發,清軍進攻受挫,形勢緊急之時,又是他鰲拜奮勇衝殺衝向明軍陣地,冒着炮火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這才堅持到主力登島,一舉攻克心腹之患皮島。

因爲明朝東江鎮對於滿洲的威脅,因爲始終不能拔除這顆釘子,所以捷報傳到盛京後,大喜過望的太宗皇帝親自撰文祭告太祖皇帝,以慰太祖在天之靈。

也因爲皮島的意義遠在明朝其它重城要地之上,所以鰲拜憑藉此戰功被太宗皇帝賜號“巴圖魯”。

他想到了崇德六年他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猛攻鬆錦明軍,結果明軍大敗而潰。

這一戰,太宗皇帝稱之爲揚國之戰,因爲此戰過後,大清再也沒有敵手。

這一戰,也讓他鰲拜成爲了大清第一巴圖魯!

他想到了盛京那個夜晚,他與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於肅親王豪格府邸,“共立盟誓,願死生一處!”

他想到了盛京皇宮中,他按劍而前,對着所有人大聲說道:“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他想到了太宗皇帝臨終前對他說:“黃旗之中,獨你鰲拜最爲賢能,其他人排斥漢人,而你鰲拜非但不排斥,反而很是接納,並虛心向漢人學習,這是你鰲拜作爲滿洲第一巴圖魯最大的優點,能文能武,朕若不在,有你扶保豪格,朕就很放心...”

過往的一幕幕景象在鰲拜腦海中浮現着,往事如昨日之事般印象深刻,讓他不禁淚流滿面。

先帝啊,臣對不住你啊!

皇上,臣給您磕頭了!

面朝灤州方向,鰲拜撲通跪下重重磕了三首,爾後他艱難起身,看向四面八方如潮水般的順軍,最終視線定格在一面已經倒下的正黃大旗上。

“扶我過去。”

在遏必隆的攙扶下,鰲拜走到了正黃大旗處,吃力的彎腰撿起這面大旗,然後用力朝天空揮舞。

這是勇士最後的驕傲,也是最後的戰鬥。

西邊已經看不到日頭,只有一抹紅雲絢爛如血。

喊殺聲停歇,硝煙也散去。

微風將兩岸濃重的血腥味漸漸吹散。

最後一面正黃大旗倒下了,倒下去的還有這京東最後的滿洲勇士,以及那柄被滿洲人稱之爲寶刀的遏必隆腰刀。

大順永昌三年九月十二,滿洲正黃旗護軍統領鰲拜以下1620名將校兵丁戰死於灤州沙河,降者317人俱卸甲驅河溺之,僅三人逃出。

捷報傳至北京,大順監國闖王感鰲拜忠勇,命將鰲拜屍體於沙河擇地妥善安葬,允立碑文,上書“滿洲第一忠勇瓜爾佳鰲拜”。

又令賜遏必隆寶刀於第二鎮帥左潘安。

次日,又諭:“準滿洲國主福臨降,着哲哲、布木布泰進京,沿途待以上賓。”

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親朋好友齊造反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華第七百三十五章 朕都打了,你能昨滴?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十一章 北邊來的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六百零一章 清天當滅,白旗當反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濟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饒餘郡王的黃昏(五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九十九章 吃飯砸鍋者,滅門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