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

“刀下留人?”

耿繼茂同徐紹宗等人被這不着調的呼喊聲怔住,等來人近了後才發現是一幫沒戴帽子,腦袋卻是清一色光禿禿,左臂繫有“忠貞”二字紅袖的騎兵。

這幫騎兵翻身下馬之後,爲首者很快就將一封公文遞了過來,爾後同部下畢恭畢敬的侯立在那。

耿繼茂接過公文一看,上面蓋有行營參軍的大印。

“是跟多爾袞南下的那幫滿蒙八旗兵,現在降了咱大順,編爲忠貞營,主力調到河南去了,上頭允許他們將家眷贖出,一戶三人,讓咱們不要刁難,予以配合。”

耿繼茂隨手將公文遞給徐紹宗。

徐紹宗看後點了點頭道:“既是行營的命令,就讓他們挑人吧。”隨後命那忠貞營副將圖勒慎將名單遞來,他會安排人將名單上的家眷挑出安置於香河城內,暫不解往北京。

此後如何安置法,是就近集中駐屯,還是另有安排,還須行營進一步指示。

“多謝將軍!”

圖勒慎趕緊將名冊遞上,都是隨他在涿州降順的原滿洲、蒙古兩白旗官兵名單。

耿繼茂看這圖勒慎有些眼熟,一時想不起在哪見過,過了一會方記起這人好像就是多爾袞正白旗的人。

“你們稍等。”

徐紹宗將名單遞給下面幾個軍官,讓他們將名單上的滿洲家眷都選出來。

遠處一隊剛剛被挑出的滿洲兵見到了圖勒慎他們,頓時有人朝圖勒慎等大聲叫喊起來,但圖勒慎等只是朝這些族人看了一眼便又繼續默立在那。哪怕其中有些人和他們是親戚,甚至血緣很近,他們也不敢前去救人。

因爲,他們每人只能救三人。

這三人,除了至親,又哪個會浪費名額給別人呢。

能被大順接納並被編爲忠貞營,且一人可贖三親人,於這些滿洲降兵而言已是天大的福份,哪個還敢奢望更多。

每個名單後都附有所贖親人姓名,大多是贖的妻子和兒女,父母年老輩很少。

新一輪選人很快開始。

兩白旗因爲多爾袞緣故,是八旗實力最雄厚的,但也是最先遭到襲擊的,因此損失也是最大。

離京時,兩白旗不計阿哈漢奴,男女老少出京的有近四萬人,如今除了香河這裡的一萬多人,就是寶邸、通州等地區捕獲的幾千人,其餘人等大多被殺。

刀劍無眼,誰也不知道被殺的是誰,因此難免會出現名單上的忠貞營家眷已經死去的事。

起初,還不多,後來彙報過來的卻是越來越多。

不得已,徐紹宗只得將這一事實如實通告給了那忠貞營副將圖勒慎,後者在沉默片刻後也是無奈接受這一事實,但請求將已死者名額讓給其他人,意思是贖回別的親人。

徐紹宗覺得這樣做也不是不可以,但他不敢私自做主,便問耿繼茂的意思。

耿繼茂卻是想也不想就當場拒絕,稱行營公文上面並沒有可轉讓名額之事,所以除非有新的命令下發,否則他這裡只能按公文上面的要求交人。

徐紹宗對那圖勒慎道,他們這裡的確不能私自答應,不過忠貞營方面可以將事情報呈行營,只要行營發話說可以,他們隨時可以來贖人。

圖勒慎也知道對方是按規矩辦事,他就算說破嘴皮子也沒用,當下便讓人將贖出的家眷先往城中安置,又讓人去京師將此間發生的事向行營稟報,請求行營那邊能夠特事特辦,讓他們可以多贖回一些家眷。

等待中,圖勒慎看到貝勒尚善帶着一撥人從城中出來,看其樣子並不限制自由,並與順軍方面有些熟悉,急忙過去向其詢問豫親王多鐸的下落。

尚善卻是吱唔不答,未幾推脫說他要帶人去京師面見闖王,帶着一行人打馬就走。

圖勒慎手下一人卻低聲提醒圖勒慎,跟着尚善走的那幫人中有豫親王身邊的侍衛。

“唉,豫親王多半...”

圖勒慎嘆了口氣,也沒有再說什麼。

他們如今連滿洲人都不做了,想着從前的主子又有什麼意義。更何況他們這幫降兵大多已經調到河南,眼下說不定都跟英親王阿濟格打起來了。

今後,忠貞營上下也只能一心追隨大順天子,從前的故舊也好,親人也好,再見面除了生死大敵,再無其它。

“闖王讓尚善進京做什麼?”

行營下令讓尚善等投降的兩白旗宗室進京,耿繼茂也覺不解,總不能因爲這個尚善把多爾袞同多鐸的女兒進獻給大順闖王,行營就對這個愛新覺羅叛徒高看一眼,要給其封官晉爵吧。

不過話說回來,多爾袞的女兒東莪和多鐸的女兒靈格格其實長得還都水靈,要是被闖王看中,不失是這兩個小丫頭的福份。

總好過被下面人玩弄的好吧。

想靖康年,女真人攻破東京,那趙官家的女兒被女真人百般蹂躪,脫肛者有之,梓宮脫落者更有之,當真是慘不忍睹。

兩相對比,大順不管是對前明,還是對滿洲女眷,都是仁義上天了。

至少,耿繼茂沒聽說大順軍有虐待前明、滿洲宗室女的。

徐紹宗卻猜測行營讓尚善等進京可能同尋找李自成首級下落有關。

“當初李自成死在襄陽,阿濟格命人斬其首級快馬遞京,之後李自成首級就下落不明。如今大順光復北京,陸闖王又是李自成的女婿,於公於私都要找尋岳父首級...”

徐紹宗估計找到李自成首級後,北京方面暫時怕是不會爲李自成正式發喪,追加廟號、諡號,因爲李自成的屍首還在阿濟格手中。

“陸闖王要是登基,你說他算是開國之君,還是繼業之君?”

耿繼茂不無惡意,李自成要算是大順太祖的話,他陸闖王登基爲帝,難道在太廟中先擺李自成的畫像,再掛他陸家先祖的?

“這...”

徐紹宗不知如何回答,因爲這事中國歷史上好像還沒有過,比較類似的是後周太祖郭威同世宗柴榮,但世宗柴榮尚有生父柴守禮在世,其登基後卻沒有冊封柴守禮爲太上皇,而是以元舅禮待之。

估摸那陸闖王登基後多半會效仿柴榮,不追封其父祖爲帝,因爲這樣一來於禮法不合。

除非,改順建新,以開國之君自居,而非繼業之君。

不過徐紹宗不認爲陸闖王會改順建新,因爲那樣很有可能會讓大順分裂,畢竟他順軍一半主力是原來李自成的部下,其妻也是李自成的女兒。

所以,大半是世宗皇帝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陸四豈能造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火不滅,聲不停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七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二百九十章 妻兒咱來養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督陸文宗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風雨無情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