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激戰(五)

兩人說到此時,都明白對方有拉攏投靠之意。當年在臺灣時,吳遂仲因受到張偉信重,一股腦兒的將臺灣政府權力收去,何斌雖不在意,這些年下來卻也無甚交情。這兩年吳遂仲爲內閣首輔,勢高權重,雖然也很能力事,卻因兩人手下因當年爭權一事鬧了生份,在政務上很有些磨擦,何斌雖不攬權,卻也要防着人對付於他。是以多些臂助,自然是好事一樁。呂唯風孤身在外,雖然位高權重,卻也是朝中無人難爲官,何斌親來接他,雖然有結納之意,這個機會卻也不能放過。兩人既然一拍即合,卻也不必明說。因相視一笑,不再閒聊,開始商談公務。

“唯風,你一路辛苦,這些東西生受你了。”

何斌端坐於馬車之內,手拿呂唯風上獻的貢物和帶來的貨物清單,向呂唯風笑道:“到底你知道陛下的心思,並不如一般的外任官員那樣,送一些華而不實之物。白白讓陛下斥責申飭,又損財,又丟臉子,何苦來着。”

此時說的是公務,呂唯風卻不如適才那麼隨意,聽得何斌誇讚。便在車上將身子略微一躬,笑道:“下官原本也要孝敬一些土物特產,後來一想,陛下已然建基稱帝,這統天下什麼東西不是陛下的?只要陛下想要,難道還要我們這些臣子特意去尋來麼?歷來塘報,凡是上獻華美貴重物品,報奏祥瑞的,無不遭到痛斥。這正是陛下盛德,不以物品爲貴,而以民生社稷爲重。做臣子的既然知道聖上的心思,自然要歡呼襄助,方能不有愧於陛下信重提拔的大恩。”

“唔,你說的很好。到不是說些大道理,比他們實在。到底是咱們臺灣的老班子,不尚虛文,只求實際!”

“是。所以這次隨行而來有三十多條大船,每船有幾百噸的銅鐵,然後每月都有銅錢送來。銅四鉛六,雖然稍微模糊,卻很便於流通,並不怕人拿去鑄了銅器販賣生利。”

何斌到底是歡喜難耐,不禁喜上眉梢,向他看了一眼,誇道:“內地也有銅礦,然而多半是包給利人,雖然有鑄銅鐵的份子,他們不鑄不成。卻一個個只想賺大錢生髮,哪裡顧的上國家大計。銀賤銅貴,國家財政大弊。虧得你把這事放在心上,一得到訓令,便立刻派了幾十萬人在官礦裡晝夜不停的採銅,戶部銅政司早就有人回來報我,言語間對呂宋各州府下統理的官礦很是誇讚。我聽了很是高興,已經有保本上去,原想着陛下對你必定有所恩賞。卻不料是讓你回京述職,想來要麼是有大用,要麼就是要當面看看你這個有功之臣,再對你加以賞賜!”

呂唯風也是得意的很,不過卻不敢在何斌面前張狂,只是抿嘴一笑,向他道:“多年不見聖上,做臣子的也是怪想念的。此次陛下給我這個機會回來述職,下官當真是感念之極,接旨那天,伏地哭泣,半天不能起來。”

“陛下此次讓你回來,也是讓你有綿衣還鄉的機會。你的仇家多半被抄了家,還有幾個在當日伐江南時死難。剩下的多半又發配到呂宋,由你處置。其餘的鄉鄰友人卻是無礙,也該讓你這個當年的落魄之人回去顯耀一番纔是麼。千里爲官,辛苦奔忙,不就是爲了這一天?上可以慰祖宗之靈,下可以保妻兒富貴。唯風,你有今日當真是大不易!”

呂唯風在呂宋其實辦事甚苦,開始之時除了有一支強軍和幾十人的心腹手下隨他同去,後來又尋了一些宗族子弟以爲助手,其餘都如是荊棘從中,當真是篳路藍縷,開切從頭做起。種種堅辛困苦不足以爲外人道。有一次坐困呂宋南端的小島之上,被當地土王領着幾千番兵圍困,雖然手下拼死抵抗,卻是人數衆寡懸殊,若不是當地駐守漢軍接到信息,飛騎來援,只怕這會子屍骨已寒,不知魂歸何處了。

聽了何斌這番入情入理的勉慰之辭,料來其中也有張偉的話頭在內,他感動之極,又夾雜着回到故鄉的激動之情,再也忍耐不住,一時間眼淚抑制不住,滾落下來。哽梗着向何斌道:“下官失禮,只是聽得適才的話,想起少年遭遇,竟致不能自已,還請太師恕罪。”

他當年原是貴戚子弟,被閹黨陷害,竟致抄家敗亡。他於雨夜連夜奔逃,到南方隱姓埋名,以賤業爲生。後來張偉在臺灣大收難民,這呂唯風覺得此事是個良機,便毅然隻身赴臺,憑着才幹識具和世家子弟在政治上的敏銳,得到信重進入軍機,一直又做到方面大員。張偉決意查抄發配全江南的閹黨及貪墨官員,將其家屬門徒全數發往呂宋,這幾年來數十萬人被起運放逐,其中便有呂唯風的大半仇家。張偉當日在決定此時時便曾向何斌笑道:“昔有李廣誅灞陵尉之事,呂唯風在呂宋很苦,未必不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內地來報仇,與其那樣有幹物議,到不如現在就成全了他。”

是以大筆一揮,將當年呂唯風的仇家盡數發配,交給他發落。這呂唯風也是心狠手辣,甫一接到這些犯官及其家屬,到也沒有將他們全數處死觸及刑律。而是全部發往呂宋貧苦煙瘴地面,並下令不準當地政府照顧,任其生死。此後一年不到,這幾十家數百人多半橫死,僥倖存活的十不足一,也是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張偉成全了他之後,這呂唯風辦事越發的賣力,每天只睡不足三個時辰就起來會見官員,處置公務,批覆文書。又是坐不住的人,隔三岔五的四處奔波,呂宋這些年成績如此之好,到有大半功勞坐實在此人身上。所以縱然是有些小過,卻也是瑕不掩瑜,張偉到也並不放在心上。

兩人談至此時,份內的公務已然交持完畢。呂唯風因向何斌問道:“下官此次回來述職,聽說北伐之事很不順遂,連廬州重鎮也落入敵手了?文瑨也是名將,鎮守日本很有章程辦法,怎麼仗打成這樣?”

他原以爲何斌聽聞此事,必然是臉色凝重,神情不悅。卻不料見他微微一笑,答道:“此事原本是極密之事,不過眼看也快到收官之時,說說也是不妨。”

“下官願聞其詳。”

“陛下初用兵時,以正合爲要,不以奇兵突擊爲重。誰料此次北伐,明軍竟然暗中調兵遣將,將精銳大軍多半調來準北,以優勢兵力往擊江文瑨的神威衛,以十餘萬疲敝之兵拖住我兩衛十餘萬大軍。陛下覽閱戰報,深自愧恨。自語道:我自用兵以來,一直以爲兵精炮利便可橫掃天下,此次北伐動員兵士衆多,使用糧草兵械無數,原爲與八旗爭一高下,此時卻被幾十萬全無戰力的明軍拖住腳步,這都是我的過錯。”

說到此時,因是張偉的聖諭,且又是自責之辭。呂唯風連忙站起,抱拳道:“聖上太過自責,這都是臣下的罪過。”

“你不必如此,這大犯聖忌,下次千萬不要如此。”

當時明朝人的規矩,提到皇帝必需很恭謹的站起,雙手抱拳口頌聖安。張偉在現代時的清宮戲上也常得見,甚覺做嘔。是以下了嚴令,不準官場上有此做派,呂唯風是世家子弟,對此事並不瞭然,到是不知不覺間犯了忌諱。

待聽得何斌解釋,忙抹了頭上冷汗,笑道:“是,下官到是第一次聽說陛下有此嚴諭,下次必定不會再犯。”

何斌噗嗤一笑,向他道:“說起這些,聖上的避違和喜好當真是奇特,也是江南官場趣談。比若小腳,他一見有官眷入宮晉見皇后時是小腳,便是皺眉不已,很是痛恨。本來這小腳很是漂亮,女眷們在宮中走將起來,當真是如同風擺楊柳一般,婀娜多姿甚是可人。他卻偏偏不喜,宮內女官都放了腳,不準纏足。在臺灣時也是如此,不知道這人是爲了什麼。現下可好,各個齷齪官兒爲討他的好,家眷小妾女兒,統統放足。此風吹到民間,有不少原本纏足的農人商賈,也令家人放足。這真是……”

他與張偉交情深厚,此時說將起來已是滿足的“他,這人”,呂唯風不敢應和,只得面色尷尬的應承。何斌卻是說的興起,仍手舞足蹈的說道:“還有御史臺的都老爺們,原本說是叫御史,年前陛下一時興起,說是仿回漢制,改御史爲議郎,改御史臺爲議院。議郎都是各行各業的能人幹員,品德出衆之人,專議國政。聖上上次非刑處死了一個巡城御史,後來很是後悔,說是以皇帝之尊下令殺人,爲後世留了很不好的例子。是以竟加重對議郎的尊重,改爲超品,見一品大官亦可分庭抗禮。議郎資格罷後,便依着功勞情份授官。凡事議而後行,不能逾制。除了軍務,各省的民政商務,竟然都漸漸要議院通過議案,才能施行了。”

他拍手道:“你想想,凡事都這麼着,還能辦事不能了?還好議郎也是人,他也不能做一輩子議郎,總需防着將來!所以我也不管,好生拉攏一些,搞什麼投票表決時,也方便許多。不然的話,別想辦事,我成天都去議院耍嘴皮子得了!”

張偉改制之後,中央的議院稱爲上議院,地方的爲參議院,勾當表決軍國大事。除了軍務不能干涉,所有的民政財政地方政務竟然都需議院同意方能施行。這呂宋近來也在各州府設置參院,由當地德高望重之人充實其中。呂唯風此時到還沒有覺得不便,只是覺得多一重掣肘,很是無此必要。此時聽得內地議院參院竟然慢慢得了實權,心中警惕,便想着若是回去,需得在議院安插心腹,以免將來行政時礙手礙腳。雖然心裡對此事也並不贊同,他卻不如何斌這般說法肆無忌憚,只得笑道:“陛下如此行事,也是爲着防微杜漸,以衆智杜絕錯失的意思。試想若是全天下都有才幹之人會議,然後決斷大事,豈不比一人獨斷專行更好?”

何斌橫他一眼,道:“這話是沒錯。不過這些人多半與臺灣來人不對,對咱們的行事多有非議,若是沒有些手腕辦法,只得先行告老讓賢,給飽讀經書的大才們去管理賦稅之事,卻要看他們有沒有這個能力!”

呂唯風乾笑一聲,不敢再答話。只得又問道:“陛下適才很後悔北伐的用兵方略,既然已知敵人佈置,爲何不因勢而擊,一舉破敵?我漢軍實力強橫,五萬漢軍足以正面擊潰敗二十萬明軍,未知江大將軍未何一退再退,不肯與敵決戰?”

“明軍不知道我軍乃是用信鴿通信,實則前方戰事一起,文瑨已用信鴿稟報陛下知道。陛下深思一夜,第二天立刻用快馬和信鴿分別通傳,命全斌與張瑞即刻分兵進擊。飛騎入河南,攻掠商丘、朱仙鎮、危逼開封,若是守備薄弱,便一鼓而下!周全斌引領部下由準安各處攻徐州,擊潰正面之敵。若是敵竄河南,便由飛騎迎擊。他兩人此刻早已動手,只怕駐在徐、青的明軍早就潰敗,或是退往河南,被飛騎自處追剿,或是退往濟南,甚至要退往河北,亦未可知。”

說到此時,呂唯風亦是恍然大悟,因笑道:“那麼棄守廬州,只是把鳳陽一帶的明軍往南引引,免得到時候一股腦兒的往河南逃,飛騎那麼的壓力過大。”

何斌將手中摺扇一拍,笑道:“就是這個道理了。此次戰事若是順遂,只怕明軍再無主力,名將隕身,兵士敗亡,名城要地盡失,財賦之地絕無,大明,亡定了!”

第55章 偷襲(三)第65章 治平(三)第61章 伐明(十四)第73章 南洋(十二)第42章 圍城(中)第65章 治平(四)第45章 設縣(上)第14章 情動(下)第72章 法度(四)第28章 保甲(上)第37章 會晤(下)第73章 南洋(九)第67章 激戰(四)第55章 偷襲(九)第70章 決戰(九)第60章 鼎革(十一)第47章 遼東(三)第66章 北伐(十二)第70章 決戰(十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三)第67章 激戰(一)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66章 北伐(九)第73章 南洋(九)第73章 南洋(五)第28章 保甲(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22章 新竹(上)第60章 鼎革(二十)第59章 爪哇(二)第65章 治平(二)第62章 江南(三)第73章 南洋(一)第33章 利炮(下)第49章 鎮倭(三)第66章 北伐(九)第29章 官學(下)第58章 呂宋(七)第66章 北伐(二)第49章 鎮倭(十一)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6章 北伐(二)第21章 招兵(下)第71章 定鼎(七)第37章 會晤(中)第57章 試探(七)第34章 開礦(上)第61章 伐明(十五)第70章 決戰(二)第6章 結交(上)第60章 鼎革一第10章 赴臺(上)第22章 新竹(上)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5章 治平(八)第46章 制約(上)第68章 滅明(三)第42章 圍城(上)第53章 造反(二)第49章 鎮倭(五)第48章 滅鄭(八)第72章 法度(三)第13章 赴閩(下)第66章 北伐(十一)第66章 北伐(六)第49章 鎮倭(十二)第44章 定臺(下)第55章 偷襲(十)第5章 初會(上)第57章 試探(三)第55章 偷襲(八)第63章 倭亂(六)第58章 呂宋(三)第60章 鼎革三第57章 試探(四)第19章 甘蔗(上)第72章 法度(二)第73章 南洋(七)第73章 南洋(一)第60章 鼎革(十二)第36章 崇禎(下)第40章 出兵(上)第72章 法度(三)第62章 江南(三)第24章 論兵(下)第65章 治平(一)第72章 法度(三)第51章 騎射(一)第34章 開礦(上)第71章 定鼎(七)第33章 利炮(下)第61章 伐明(六)第28章 保甲(中)第73章 南洋(六)第61章 伐明(九)第51章 騎射(四)第47章 遼東(八)第65章 治平(七)第63章 倭亂(三)第27章 協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