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威天將軍

《西征記》

衆人在關平的帶領下脫離戰場,一路東去,途中又聚攏了不少士卒,打聽下來,也多是左翼散落的人馬。據唯一一個當時身處陷陣營中軍的什長所說,左翼潰散後,高順將軍趕在貴霜長矛陣接近中軍前及時調整了陣型:以方圓陣密集排布的“陷陣”重步兵以硬碰硬,奮力擋住了敵人的腳步——陷陣營中軍在一片小土坡上佈陣,貴霜人身披重甲步行,由下往上進攻本來就很吃力,遭到阻擋後,又受到漢軍陣中強有力的弓弩射擊,傷亡極大,前後互相踐踏之下,嚴密的陣勢也漸漸鬆動。高將軍看準時機,用等候已久的“衝鋒”鐵騎從貴霜矛陣防守薄弱的側翼突入,再命全軍向前擠壓,兩廂發力,終於打跨了這支敵軍。大戰過後,陷陣營向東且戰且走,想必也是往龜茲方向撤退了。

衆人聽了這個消息,精神都是一振。關平讚歎道;“不愧是高將軍,不愧是陷陣營!在這等不利的形勢下也可扭轉戰局。我等平素自負武勇,妄圖與陷陣營相提並論,現在想來真是可笑。”

趙能在一旁問道:“素聞關將軍的本部人馬身經百戰,也極是精銳,難道也陷在陣中了?”

“關某本部的三百刀牌手,現在都由舍弟安國(關興)領着,貼身保護司馬大帥。”關平嘿染一笑,“關某這次圖逞匹夫之勇,乃是孤身一人加入陷陣營。”

衆人正說着話,前面擔任斥候的羅安發現情況,向這邊做了個手勢。關平不敢怠慢,吩咐衆人下馬,一同來到羅安所在的一處灌木叢觀看:只見一隊數千人的人馬正在不遠處向西行軍——隊伍中多是騎兵,並未張旗,看衣甲裝束卻是大漢的部隊。衆人心裡都是一鬆,便也不再藏匿身形,紛紛從灌木叢中走了出來。

“呔!何人窺視大軍行進?照黑爺爺的刀罷!”忽然一聲大喝傳來,如同平地起了一陣滾雷。只見一將從那支軍中策馬跑出,舞刀殺到,對着站在隊伍最前頭的關平使了個盤頭蓋頂。

關平舉刀一迎,兩刀相接“傖朗”一聲巨響,竟將來將連人帶馬逼退半步。“好漢子!再吃我一刀!”又是一刀斜劈過來,似掃下盤,卻在中途一轉,刀勢直取關平首級,關平見來勢洶洶,不慌不忙,扭身將青龍刀一卷,又將這精妙的一刀壓下。兩人你來我往走了幾合後,關平發現此將刀法走的雖是剛猛路子,出手卻法度森嚴,刀勢運轉如意,武藝實在非同凡響。暗暗點頭,心中也是起了爭勝之心。手中突然加力,大喝一聲“開!”,如閃電般地揮刀斬出。那將奮力格擋,只覺得虎口發麻,如遭雷噬,長刀幾欲脫手。然而他心性堅定無比,不肯服輸,硬是咬牙接下了這雷霆般的一擊,與關平架在一處。

趙廣在一旁看得真切,忙高聲阻止道:“龐大哥快住手,這位是關平關將軍!”

“子遠,兄弟,真的是你!”龐會轉頭一看真是趙廣,又驚又喜,連忙收手,將長刀掛回得勝勾,下馬抱拳道,“我此番還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關將軍,下官鹵莽,還請海涵。”

關平也放下青龍刀,含笑道:“哪裡話,不知者無罪。龐校尉的威名,關某也是久仰了。”

“哈哈,關將軍莫要給老龐臉上貼金,剛纔那幾下你若用了十分力氣,只怕我早就連刀都捏不住啦。”

李信從後趕上,與衆人打了招呼,笑道:“關將軍剛纔就應該把龐黑子的大刀砍飛,也好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收一收這蠻牛般的脾氣。”

衆人大笑,寒暄幾句後,趙廣問道:“龐大哥,李大哥,你們平虜營不是在高昌城候命麼,怎生到了此處?”

“嘿,別提了,平了車師後,隊伍剛回到高昌,上頭要求增援龜茲的將令就一道接着一道的來了。我們這羣小的又怎敢拖延?”龐會轉頭吩咐親兵叫部隊停下,咧着大嘴抱怨道,“緊趕慢趕,五日前到達他乾城,屁股都沒坐熱,就被我爹趕出來接應陷陣營。長水營往西北走,我們平虜營往西南找。找了三天,可算找你們了!這仗打的怎麼樣?隊伍打散了麼?怎麼就剩你們這麼幾個人了?”

“慚愧了。蔥嶺河一役,我等接戰不利,與高將軍陷陣營主力失散。只得一面收攏落單的將士,一面往龜茲撤退。據關某所知,高將軍陷陣營主力尚在,應是向西北去了。”

李信聽罷,朗聲道:“高將軍高風亮節,陷陣營兄弟個個是英雄好漢。伯通,既然已有確切消息,他乾城防務要緊,平虜營應立即回城了。”

龐會拿右拳與左掌一擊:“嗨,我本要親眼看看那幫狗日的貴霜崽子有什麼三頭六臂,竟敢跑來拈我大漢的虎鬚!既然大局要緊,那就撤吧!”

龜茲他乾城,西城門樓。

自率西征軍主力抵達龜茲城後,龐德便馬不停蹄的展開了佈防工作。他將先前訓練的一萬餘西域士卒全部充實進城防隊中,把全城人動員起來,加固城牆,囤積糧草武器,挖深護城河,製造守城器械,並將城外和各個子城的居民全部遷入王城內,在城外堅清壁野。他還聽了普善大師的建議,召開了幾次全城規模的佛法會,由高僧登壇講法,並宣揚貴霜人以往“惡行”,堅定龜茲人共同抗敵的決心。

如今可謂是萬事具備,只欠一戰矣。龐德捋着長髯,眺望着西面,心中對高順陷陣營的安危十分擔心,這個倔脾氣的老高,可別爲了死守承諾而和敵人玉石俱焚啊!

繞着城樓走了一圈,龐德對城防加固的進程十分滿意,轉身對肅立一旁的淩統讚道:“公績,城防諸事,你做的甚好。”

“謝大帥,此乃屬下份內之事。諸般防務,今日之內便可全部完成。”

“好。”龐德點了點頭,“司馬大人的傷勢恢復如何?可能進食了麼?這些天我忙的腳不點地,卻也不曾去看他。”

“稟告大帥,司馬大人已無大礙,只須細心調養便可。醫匠囑咐,餘毒尚未全消,目前還只能進些米粥,不可下地走動,不可操勞,所以這些天,彥雲(王凌表字)等都設法不讓大人過問軍務。”

“恩,軍務之事急也急不得,眼下要讓司馬大人安心養傷纔是。”龐德又將目光轉向一旁的安夷將軍牽招,“子經,馬將軍的援軍,可有消息了沒有?”

“鎮西將軍親率前鋒八千鐵騎,五日前已離焉耆,應該是指日可待。”

龜茲境內,他乾城東五十里

一支風塵僕僕的騎兵,正在沿着大路向東行軍。

在大路的岔股地方,佇立着一隊甲冑嚴整寂靜無聲的騎兵,大約有一百人,正在注視着隊伍的行進。一個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生着連鬢鬍子的騎兵,好像龜茲寺廟中石刻的天王像或力士像那樣,神氣莊嚴,威風凜凜,一動不動地騎在馬上,一隻手牽着繮繩,一手緊緊地扶着一面黑色大旗。這幅大旗帶着用雪白的馬鬃做的旗纓和銀製的、閃着白光的旗槍尖兒,旗中心用白錦繡着一個斗大的“馬”字。

在大旗前邊,立着一匹特別高大的、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駿馬,馬渾身亮白,略有一些灰斑,毛多捲曲,很像龍鱗,所以名爲白龍駒。如今騎在它身上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將軍,高個兒,寬肩膀,天庭飽滿,高鼻樑,深眼窩,濃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目光深邃的大眼睛——有這種眼睛的人,常常給人一種堅毅、沉着,而又富於智慧的感覺。

他戴着一頂西涼高級武將常戴的白色尖頂鐵盔。因爲西域風沙大,所以他在亮銀色鐵甲外罩着一件羊皮大氅。爲着在隨時會碰到的戰鬥中脫掉方便,大氅上所有的扣子都鬆開着,卻用一條犀牛皮帶束緊。他的背上斜揹着一張弓,腰裡掛着一柄長劍和一個黑漆的牛皮箭囊,裡邊插着十來支鵰翎利箭。這位將軍,便是威鎮西涼的大漢鎮西將軍、領破羌中郎將、持節、督涼州諸軍事、茂鄉侯馬超。

“父帥,聽說貴霜人有十萬大軍在他乾城迎接咱們,是真的麼?”馬超的長子馬秋、一個剛滿十七歲的小將在一旁天真地問。

“不錯,他們有十萬大軍在迎接咱們。怎麼,秋兒,有點害怕麼?”馬超故意問,他的語氣、聲調和眼神都流露出他對兒子十分的疼愛,飽含着慈父的感情。

“膽怯?”馬秋側着頭說,“馬家的男兒什麼時候膽怯過?我還打算活捉貴霜主將,建立首功咧!”

“好啊,秋兒!你說的很對,這幫蠻夷,就算有百萬,又算得了什麼!”馬超拍了一下兒子的肩膀說,心中想着:“這孩子真不錯,磨練成啦,永遠也不會泄氣!”

有着絡腮鬍子的孟達跟着丟了一句鬆話:“照我看,咱們明天一準能把貴霜崽子殺得落花流水,可是不容易把他們的主將捉到。”

“爲什麼?”馬秋問,心中可有點兒不服氣。

“因爲咱們的戰馬自出關起,連跑那麼多天,沒時間好好喂,都掉了膘啦。狗日的貴霜馬吃得飽,跑得快。”

大家聽了這話,都笑了起來。但是這笑聲隨即被一陣從隊伍前面傳來的馬蹄聲壓下去了。馬超正等候一員將軍,聽着這陣馬蹄聲,他自言自語道:“啊,來啦。”過了不久,馬蹄聲愈來愈近,隨即在衆人的眼中,出現了一小隊人馬的輪廓。

馬超的白龍駒突然把頭一擡,噴噴鼻子,歡叫了一聲。馬秋向跑近來的小隊騎兵問:“是三叔麼?”

“是我。”一個青年的聲音回答道

馬超見了來人,沉聲道:“叔堅(馬超三弟馬鐵的表字),和西征軍的弟兄聯繫上了麼?”

“聯繫上啦,我們離着他乾城不遠了。”

“好!命部隊加快行軍速度,爭取今日到達。”馬超點了點頭,一招手命令道,“起。”

龜茲境內,他乾城西南七十里。

蔥嶺河一戰,陷陣營雖然損失千餘人馬,並折損了幾位重要將領,但是能給人數佔優的貴霜軍造成本方三倍以上的傷亡,誠可謂大勝。

眼前這支看似弱小的牽制部隊如此難啃,使貴霜主帥基菩那達頗爲頭疼:重裝長矛兵是他作爲家底的精銳部隊,一共也只配置了兩萬,竟然在這場無關緊要的戰鬥中一下子損失了整三個千人隊(參與攻擊的另三個千人隊雖然潰敗,但人員損失不大)!對大軍整體的攻堅能力,已經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勢必不能再派;而那些從康居、伊列、大宛等國(其時皆爲貴霜藩屬國)徵召來的騎兵裝備簡陋,雖然死多點也不太心疼,但無法給敵人帶來有效的殺傷,還有可能會拖延整個戰局。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基菩那達決定不再理會這支敵軍,很快作出決定:“主力不再攻擊敵軍,全速進入龜茲。”

高順見對方只派千餘輕騎尾隨己部,而主力直接向東北進軍,便知道繼續拖延之計已經無法達成。但是此刻,自己也已經技窮:部隊的疲勞已到極限,弩箭所剩無己,傷員也急需處理,如果敵人再來一次剛纔那樣的攻勢,恐怕陷陣營就只有全軍覆沒一途了。想到此處,高順吩咐曹性道:

“老曹,叫下面人清點一下隊伍,然後向北脫出戰場吧。我們已經做不了什麼了。”

曹性在剛纔的大戰中受創三處,其中肋部的刀傷深可見骨。此時正由醫匠包紮傷口,痛得齜牙咧嘴,眼睛通紅,戰意卻仍是高漲:“將軍,弟兄們尚能一戰!再衝殺一陣吧!”

“不必了。”高順搖了搖頭,“不能在這裡把陷陣營打光,我們往北走,在姑墨境內找個地方休養生息。留得有用之身,等我軍主力與之交戰時,有我部在貴霜身後,如芒刺在背,終有派上用場的時候。老侯,你派一個得力的人去龜茲,告知龐帥我部的動向。”

侯成疑惑道:“將軍,如果去姑墨休整的話,我部就不參與龜茲攻防之戰了?”

“有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龐帥肯定已經把他乾城經營得固若金湯,沒什麼好擔心的。”高順胸有成竹地一笑,“更何況,大漢的神威天將軍,應該也快到了。”

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中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七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14章 壯士斷腕計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六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