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兵鋒臨城下

《西征記》

他乾城內,長水營駐地。

從生死沙場存活下來,再次回到闊別兩月有餘的龜茲王城,見到何衝、拓拔封等諸多同袍,趙廣等皆有再世爲人之感。

入夜,往西北接應陷陣營的長水營全軍返城,卻空手而歸。劉潭看着趙廣期盼的眼神,抱歉地搖了搖頭:長水營幾千鐵騎這些天來幾乎耗盡了馬力,卻始終無法從貴霜軍漫長的戰線中尋出穿插的空隙。貴霜大軍過境,人畜不留,西面的消息已經徹底斷絕。陷陣營便好象浮出水面的氣泡一般,憑空消失在他乾城內衆人的視線之中。

陷陣營的生死未卜讓人揪心,但也有好消息傳來:來自大漢國內的第一批援軍,馬超將軍的八千涼州鐵騎終於在入夜前抵達。龐德出身涼州,與馬超素以兄弟相稱,聽到他率軍抵達的消息後大喜過望,連忙吩咐在大營擺開宴席,爲遠道而來的同袍洗塵。

馬超一行人馬離西征軍大營地還有幾條街遠時,龐德已經得到了傳報,趕快率領西征軍幾十位主要將領走出營盤,到大營外邊迎候。彼此相距還有十來丈遠,馬超就跳下馬,一邊向前走一邊向大家連連拱手,大聲說:

“諸位將軍如此大禮相迎,馬某可折罪不起!”

龐德搶前幾步,拉住了迎上來的馬超的手,熱情地說道:“孟起,咱弟兄倆又會合到一起啦!這一路上辛苦了,老哥我信裡怎麼跟你說的?這次來保證有大仗可打。如何?前面有十萬貴霜崽子等着你的鐵騎去收拾哪。沒有食言吧?說話還算數吧?”說畢,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是那麼洪亮,把藏附近枝頭上的一窩黃雀驚得撲嚕嚕飛往別處。隨即他望着一旁的馬休和馬鐵說:“叔堅、季嶽,一晃都快兩年不見了,叫哥哥想得好苦,兄弟幾個都還好?”

馬鐵和馬岱同聲回答:“都好,我們也常在想念大哥。”

龐德用戲謔的眼神瞅着他們說:“好,我想念你們,你們也想念我,咱弟兄們到底是一條心!”又是一陣大笑,接着抓住法正問:“孝直,聽說你去年中驚了馬,手臂掛彩很重,如今不礙事了吧?”

法正含笑回答說:“託大哥洪福,胳膊如今利落着哪,沒落什麼殘疾。”

“那就好,好。俗話說,‘吉人自有天相’。”龐德又轉向馬岱:“季嶽,聽說你那匹照雪獅子在與羌人作戰時死了,如今可有好腳力?”

“我又弄到一匹鮮卑產的黑馬,雖不如原來的那一匹,也還將就可用。”

“嘿,老哥這裡別的沒有,西域良駒倒還頗有幾匹,你過會兒隨便去挑一匹吧。在戰場上,像你這樣的虎將沒有一匹得力的戰馬可不行。”

“謝謝大哥。我現在這匹馬還算得力。倘若不是它,我這一路從長安趕過來還沒這麼快哩。”

對跟在馬超身旁的每個將領,龐德都親熱地寒暄幾句,然後由陪同衆人陪着往前走。營內上百名西征軍將校早已由安夷將軍(從三品雜號將軍)牽招領隊,分作兩行,夾道恭立,迎接馬超等人,十分整肅,鴉雀無聲,但見眉宇間喜氣洋溢——這份喜氣確是他們的真情流露。經過這幾個月的苦戰,如今又面對近十萬的強敵,誰會對今天迎接的強援不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振奮呢?何況西征軍中,本就有不少出自西涼的將校。當馬超走近恭立道旁的衆將時,牽招躬身叉手,帶頭喊道:

“恭迎鎮西將軍!”

各將校隨即跟着叉手行禮,跟着說道:“恭迎鎮西將軍!”,動作聲音十分整齊。馬超望望兩行衆將,又回頭望望龐德,笑着說:

“怎麼,跟我還來這個?你們真是多禮!”他忙向衆將拱手還禮,說:“馬某在你們這兒又不是外人,用不着這一套。再說了,若是照足了禮儀,你們也沒有準備鼓樂哩。”

牽招說:“回稟馬將軍,現在是戰時,不能全禮。下次迎接將軍,一定要放炮,奏樂,鐘鼓齊全。”

馬超點點頭,在牽招的肩頭上重重一拍,大聲說:“好啊,子經!我領你這份情!”

他從路兩旁恭迎的將領中間走過時,不斷地同認識的將領打招呼,甚至開句玩笑,使大家深感到他對人親切,如同一個兄長一般,沒有大將的架子。走到龐會和李信面前時,馬超伸手扳住李信的肩膀,把他拉到近前,親熱地說:

“好小子,兩年多沒見你,你往上猛一躥,差不多跟馬叔一般高了,都長成大人啦。怎麼樣,伯誠,槍法可有長進麼?”

李信破天荒的俊臉一紅,恭敬地回答說:“小侄不斷練習,稍有長進。”

“好,有工夫時叔要考考你。若真有長進,重重有賞。”獻忠放下李信,用兩個指頭擰着龐會的一隻耳朵,擰得他歪着頭直皺眉頭,卻又不敢掙脫“是小黑麼?長這麼魁梧了?最近還常違反軍紀麼?”

“回稟馬將軍,下官現在統領一營,時時以身作則,不敢有絲毫違紀之舉。”

“小傢伙,說話也真像個大人一樣!都打上官腔了。”馬超又擰着龐會的黑臉蛋兒揉了揉,好像想知道他臉上的肌肉瓷實不瓷實。“你瞧,當年在長安時看見你,你才這麼高,”他用手在胸前一比,“是一個半大孩子,整天在街上野,玩泥巴打架。前年在講武堂看見你,你呀,頂多也就到我眼眉高。可是轉眼不見,你就像得了雨水的莊稼,往上猛一躥,長得比馬叔還高啦!喲,連鬍子都生的扎手了。”他轉向龐德問:“怎麼樣,這小傢伙打仗還勇敢麼?”

龐德捋着長鬚回答說:“倒還有種。”

馬超拍着龐會的肩膀道:“看得出來。小黑,到叔帳下幹幾年怎麼樣?我也給你一營人馬帶。在這裡整天對着你爹的黑臉,挺憋屈的吧?呵呵……”

龐德笑着說:“孟起,你要是看得起伯通,儘管把他帶走。不過有來無往非禮也,你也得把季嶽(馬岱的表字)或子敬(孟達的表字)借我使使。”

“我的好大哥,你倒是不願意吃虧啊!”

大家聽了這話,都快活地大笑起來,倒把龐會笑得怪不好意思,黑臉也泛紅了。

從兩行恭迎的衆將中走過以後,馬超在龐德和幾位主要將領的陪伴下往大帳走去。他一邊走一邊說:“可惜仲達沒有出來,他雖然嘴損點,日子久了不見,倒是怪想念他的。”

“要不是醫匠說仲達要靜養不能下牀,我一定叫他來陪你,不會把他強留在帳中。等一下宴會後,你跟我去看看他吧。”

“好。”馬超點點頭,壓低聲音問:“我剛纔來的路上,聽說老高的陷陣營不知下落了?”

龐德露出一絲痛苦之色,“是啊,至今一點消息也沒有,生死很難說。”

“老高雖說行事太梗直,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但卻是一員難得的良將,爲人剛正不阿,更是寧死不降的好男子。”馬超嘆了口氣說。

“所以他堅持說要爲大軍斷後,我一想確實沒有更好的人選,就答應了他。這些天來爲着他的事情,我心中很不好受。”

馬超安慰道:“大哥也不必心中難過。現在貴霜崽子封了路,西面消息不通暢,咱們再多派些斥候探聽消息,說不定他還活着。”

衆人進了大帳,龐德請馬超上座後,轉頭瞧見了馬超的小妹妹馬雲綠,忙招呼道:“幾乎忘了我們還有一員女將,雲綠妹子,恕罪恕罪,一向可好。”

“見過龐大哥。”馬雲綠是馬騰最小的女兒,芳齡二十五歲。她的長相與馬超有七八分相似,本身自然是出色的美女,長年的戎馬生涯更帶給她一股其他女子所少見的英氣勃勃。雲綠十幾歲起就隨兄長征戰,以一介女子領軍,屢立戰功,在西涼聲望甚高,有“天女將軍”之稱。當年作戰之時,雲綠以其美貌和才華,傾倒了許多北疆軍中的年輕才俊,追求者甚多,但她總以中興未成爲由拒絕,從未談婚論嫁。中興之後,她終於不顧多方反對,毅然決然地下嫁時任族中西席、大自己十幾歲的寒門士法正爲妻,在涼州乃至長安城一時間傳得盡人皆知。雲綠婚後夫妻恩愛,育有一子,卻不卸戎裝,將兒子交給大嫂董氏教養,自己仍與丈夫一起在鎮西軍中效力。

“哎呀,妹子!你真是有辦法,聽說當時懷着孩子,還在西海(今青海湖)牽着幾千燒當羌騎團團轉!要不是前年冬天你和孝直在海邊狠狠打了幾仗,馬家軍在金城郡還站不住腳跟哩。”

馬雲綠微笑着說:“大哥,你可不要相信那些流言。若非衆將士們齊心協力,我一個婦道人家有什麼辦法!”

“過謙了過謙了。你這個婦道人家可是不凡,巾幗不讓鬚眉,在戰場上鬥智鬥勇,許多男人也得輸你一着。”

馬雲綠俏臉一紅,輕啐道:“瞎說!幾年不見龐大哥,你倒學會拿妹妹取笑啦。”

晚宴並不奢華,爲作戰需要,甚至只有很少量的美酒,不得暢飲,但席間氣氛仍是熱烈而融洽。龐德代表西征軍歡迎鎮西軍弟兄的加入後,幾名高級將領便一起簡單交流了城防駐紮的事宜。衆將飽餐之餘,紛紛摩拳擦掌,都有些興奮地期待着大戰的到來。

第二天一早,龐德從法正之言,命令將城東門打開,讓城內的商人、僧侶和市民自由離去,只是約法兩條“許出不許再進,出城生死由天。”

趙廣坐在帳中,擦着被鮮血浸染的有些變色的槍頭,默默地想着心事。

隨着鎮西軍的到來,朝廷對之前戰事的嘉獎也一同頒下,立功的將士紛紛得到提升:劉潭擢爲長水校尉(正四品北軍校尉),關平擢爲奮威將軍(從四品雜號將軍),龐會擢爲行平虜中郎將(從四品雜號中郎將),李信擢爲討寇校尉(從四品校尉)……而趙廣也被擢爲騎都尉。

官位提升,但現在哪營都缺人手,趙廣所屬部曲自然無法得到補充。趙能拉下老臉,動用了極隱秘的關係網,這才從新建的龜茲營中挑了兩百精壯士卒。那兩百名龜茲士卒都是一等一的棒小夥,體格強壯,身材高大,皆通騎術,但卻從未上過戰場,戰力比起老兄弟來,自然遠遠不如。但是大戰在即,又沒有時間好好操練,只有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戰爭中以敵我鮮血作爲養分,逐漸的成長了。想到鮮血,趙廣不禁又想起在蔥嶺河大戰中殞命的好友張雄,以及隨陷陣營一起失蹤的張虎、鮮于圭來,心中悲痛而又苦澀:在大戰中倖存的人是如此幸運,然而活下來的人,卻不可避免的因死去的好友而增加了很多精神上的負擔。

正在此時,趙廣忽然感覺有人進來,擡頭一看,來人卻是久違了的安息青年——阿爾達。

“阿爾達,你怎麼還沒離城?”

阿爾達狡黠地一笑,說道:“大人不要忘了,我仍舊是您的僕人呢。主人沒有下令,我怎麼敢走?”

“好吧,我現在正式解除主僕契約,你快帶你的族人離開這個戰亂之地吧。現在騎快馬出東門,往北走去烏孫,運氣好的話,還能躲開貴霜人的大軍;或是直接往東,去高昌城避一避。”趙廣一直對阿爾達單方面締結的“主僕關係”有些苦笑不得,時間久了心裡也漸漸明白,這其實是阿爾達當時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我知道你並非常人,更不是什麼僕從,不過既然你不願透露身份,我也不勉強,快走吧,遲了就走不脫。”

“您是個睿智而又仁慈的人,願火神庇佑您獲得一場偉大的勝利。我的真名叫阿爾達希爾,薩珊的子孫(阿爾達希爾的祖父薩珊,是阿那希特神廟的祭司——後來阿爾達希爾所建立的波斯薩珊帝國便得名於此),是安息國法爾斯省的總督,阿爾達是我的乳名,所以我也並沒有撒謊哦。您在疏勒城殺的那個騎士……算是我的僕人吧,只不過他還幫安息王來監視我而已。”

“呵呵,果然不出所料,你的來頭很不小啊。阿爾達,你雖然渾身透着神秘勁兒,但爲人還不錯,這麼些天相處下來,我早已把你當成朋友。今日一別,但願後會有期!”

阿爾達希爾笑道:“我有一種奇妙的預感,我們肯定還會再見面的。其實我這次來除了告別外,主要是替一位尊貴的大人送一封信,再見了,我的朋友!”說完這話,他鄭重的把一塊仔細摺疊好的縑帛雙手交到趙廣手裡,按胸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趙廣打開縑帛一看,一行熟悉的娟秀字體映入眼簾:

“君去月載,不得鴻雁,妾甚念,嘗夢之,引頸盼與君晤。然烏孫生變,妾族人性命懸發,不得不歸,誠身不由己也。臨走泣書,萬言千語,難將別情丁寧,願來日與君會於烏孫。

唉,我說木頭啊,這麼寫信真累,雖然自己讀了幾遍,但也不知道有沒有寫錯。總之你一切當心,打完這一仗一定要來赤谷城(烏孫國都,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畔)來看我,海雅。”

趙廣細細讀了幾便,合上縑帛,從懷中掏出貼身收藏的另一封信箋,又看了看,嘆了口氣。雖然自離開高昌起,他一直在試圖壓抑自己的情感,但無形之中,佳人臨行前的隻言片語,卻成了他戰鬥時極大的精神寄託。蔥嶺河一役中,聽到關平那句“你成家了沒有”,心裡一時竟滿塞着海雅的靚影。趙廣把兩塊縑帛疊在一起,鄭重地塞入懷中,輕聲自言自語道:“海雅,刀山火海,我也一定活着去烏孫見你,你好生等着我!”

八月初,貴霜大股遊騎開始頻繁出現在他乾城外,越騎校尉淩統領越騎營出城交戰,驅散之,斬首數百。

八月初九,斥候回報,貴霜大軍步騎共九萬餘,已經在他乾城西南五里處集結,開始建築大營。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中)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九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九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捷報入京師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1章 烏孫公主歌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二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