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

郢都。

自從羣臣從章華宮回到郢都,已經過去三天了。

三天來,楚王的風流韻事一直在百姓口中流傳,而且熱度一直不減,彷彿有一直延續下去的意思。

而關於樂君等人逃亡,這等關乎楚國存亡的大事,卻始終沒有吸引百姓的注意力。

對此,許多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中。

但是,楚王滯留章華宮遲遲不回都,監國的太子一味推脫不行動,輔政的屈原態度更是堅決,而同樣輔政的左尹昭常態度曖昧,對此,羣臣全都毫無辦法。

畢竟,楚王有言在先,他們也不能因爲樂君等人的事,直接追到幾十裡外的章華宮裡去。

就在羣臣焦急的等候消息的時候,昭常府上。

“君上,好消息。鄢陵君,南君等人得到君上的信函後,當即便答應出面詢問,並立即上表大王,詢問樂君等人的事情。

我們安排在宮外的探子,剛剛親眼所見,鄢陵君他們派來的信使,已經進宮投遞詢問表文了。”

昭常聞言臉上露出喜色。

“終於來了。百姓愚昧,雖然大王可以用自己的韻事壓制郢都的謠言,但是,大王能引導愚昧的百姓,難道還能阻止其他封君不成。

現在,鄢陵君等人上書詢問樂君等人的事情,這就是向大王表明各地封君已經不穩。如此,大王爲了穩定國中,防止各地封君離心,必然要犧牲令尹昭雎以及司敗羅異來挽回樂君等人。

昭雎一死,脫罪的樂君等人必然對我心懷感激。而且,向大王戰事國中羣臣貴族的力量,也能打消大王變法的念頭。

如此,有了封君的支持,有了朝中羣臣以及貴戚的支持,昭雎之後的人選,誰還能與我競爭,景缺、屈原?這兩人根本不值一提。”

昭常想着,臉上不由露出些許對未來的憧憬。

就在此時,一個門客走了過來,向昭常拱手行禮道:“君上,太子有請。”

“來了。”昭常微微一笑,應道:“告訴太子,常馬上就到。”

“諾。”

楚宮。

太子橫在昭常與屈原放下手中的竹簡後,連忙問道:“左尹左徒,封君上書詢問樂君等人的事情,不知二位以爲我們應該如何回覆。”

“這···”昭常遲疑一下,雖然他早就知道這事,而且也有自己的打算,但他一看旁邊的屈原,卻沒有開口。

此時,屈原卻是被這些上書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聽到太子的詢問,想了想,應道:“太子,三閭大夫去廣陵已有三日,算算時間,十天左右就會有消息傳來,故而,在下以爲何不等此事塵埃落定之後,再給各地封君答覆。”

昭常聞言,心中一笑,嘴上卻是反對道:“不妥,鄢陵君他們的上書已經抵達宮中,而三閭大夫的消息卻還需要十天以上,而且能否說服樂君等人也尚未可知。若是現在我們對鄢陵君他們置之不理,而其後三閭大夫未能說服樂君等人的消息傳來。

如此,在下擔心各地封君會以爲大王逼迫樂君他們在前,而後又無視各地封君,這···”

剩下的話昭常雖然沒說,但太子橫卻立即皺起眉頭。

若果如昭常所說,那楚國一定會分裂的。

想着,太子橫立即開口道:“左尹所言極是,此事不宜拖得太久,十天半月,太長了。”

說完,太子橫看向昭常道:“不知左尹以爲如何處理。”

昭常見太子開口,裝着沉思了一下,纔開口道:“太子,不給封君回覆肯定不行,但若是在事情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也不能直接信口開河,與此同時,臣以爲也不能拖得太久,讓各地封君心生不滿。”

說着,昭常拱手道:“太子,在下以爲此事難以決定,是故,理應向大王請示。”

“不可。”屈原一聽昭常要去章華宮求見楚王,立即反對道:“封君上書詢問國事,這不過是尋常之事,如何需要驚動大王。”

“若是不請示大王,那此事應該如何處理?”

“這···”屈原心中一沉,頓覺十分爲難。

這鄢陵君他們的上書也來的太快了,若是再遲幾天,事情也就差不多結束了,就算沒有結束,他也可以用屈署的接口拖上兩三天。

但,樂君他們纔剛剛逃亡三天,屈署也才走了三天,等屈署的消息最起碼也要十天以上,這樣就沒有正當的理由拖延時間。

另一邊,太子橫同樣也在爲是否去打擾楚王的事情而憂慮。

父王將國事託付於他,臨別前還刻意叮囑,目的就是想要避開羣臣。

結果,他卻只堅持了三天,因爲區區幾封書信而敗下陣來。

這一定會讓他父王看不起他,以爲他無能。

此時,昭常見屈原反對去求見楚王,卻又拿不出解決的辦法來,而太子又在猶豫,再接再厲道:“既然太子左徒全都猶豫不決,不如我等一同邀羣臣前來商議。”

太子橫一聽昭常給了一個臺階,沒有逼迫與他,立即應道:“善。”

另一邊,屈原一聽昭常之言,正想反對,卻聽到太子的聲音,他張了張嘴,反對的話頓時又咽了下去。

太子雖沒有反應過來,他可是知道的,羣臣大都想借此機會向楚王示威,此時此刻如何能召集羣臣商議。

若這裡只有他們三人,他倒是能勉強將昭常懟回去,最不濟也能反對昭常之言,但羣臣一來,尤其是他自己最重要的助手屈署不在的情況下,這次議事就危險了。

只是,封君上書的時機太好,也太快太突然,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以致他一時間拿不出解決的辦法,連連被昭常拿捏。

現在太子召集羣臣,也算給了他緩衝的時間···

不久,郢都中的重臣齊聚一堂。

太子橫坐在王位一側,指着王案上那一堆封君上書道:“諸卿,鄢陵君等人上書父王,因郢都謠言四起,他們難以分辨,是故特意上書詢問樂君等人的事情,詢問父王是不是真的以失地之罪嚴懲樂君他們,詢問樂君他們是否真的逃亡了。

如今鄢陵君的令尹正在郢都等候父王回覆,只是現在父王正在章華宮修養,囑咐我等不要去打擾。是以,因孤與兩位輔政不能決斷,故特請諸卿前來商議,我們應該怎麼回覆鄢陵君他們。”

衆人聞言全都沒有開口,這事不好回覆。

樂君等人的事,乃是楚國現階段最大的事,鄢陵君等封君上書詢問,這不能不回答,否則,這會寒了重封君的心。

可是,若是直言樂君他們逃亡了,這一定會引起封君們的動盪,這對維護楚國穩定不利。封君不穩,楚國不穩,那楚國的話語權就會遭到極大的削弱。所謂小國之君不如大國之卿,楚國衰弱下去,這也是朝中大臣萬萬不能接受的。

故而,樂君他們之所以逃亡之後,跑到鄂君的封地中隱匿,不就是幾個朝中重臣給他們寫了信,告訴他們朝中重臣會全力爲他們周旋的嗎!

畢竟,許多大臣的目的,僅僅只是想通過這事逼迫楚王就範,打消楚王的變法念頭,此外,還有一些人打算順便除掉令尹昭雎,以讓自己人上位。

也正是因爲許多大臣的許諾,這才讓樂君安穩的留在鄂地。否則,樂君他們早就在勳地上船後,便順流而下直接跑得沒影了。

所以說,在樂君他們還沒有直接徹底逃亡之前,羣臣是不會願意將這事公佈的,雖然大家都可以打探到實情,但是朝廷是萬萬不會承認的。

當然,直接否認此事,用謊言打發鄢陵君他們的信使,這事羣臣誰也沒提。

國無信不利,尤其在楚王不在郢都的情況下,誰敢撒這種謊,萬一樂君他們最後真的跑了,那封君質問起來,他們就成了替罪羊。

就在羣臣觀望間,上大夫景邵見羣臣雖然全都沒有開口,但已有不少親自自己的大臣露出躍躍欲試之色,見此,景邵面帶笑容,微微點了點頭。

苦等許久的時機已到矣。

“太子,鄢陵君他們的上書不好回覆,而三閭大夫屈署前去廣陵又還沒有傳回消息。”

說着,景邵面帶難色道:“況且,廣陵遙遠,就算三閭大夫真的找到了樂君他們,而且說服了他們,但這消息從廣陵傳到郢都,最起碼也要十天半月才行。但現在纔過去短短三天時間。”

景邵一開口,依附於其的大臣紛紛附和道:“是極,是極,三閭大夫太遠,而鄢陵君他們的信使就在郢都,此時我們等不了三閭大夫了。”

太子橫聞言皺了皺眉,羣臣的態度多與左尹昭常相似,剛剛答應召集羣臣的建議似乎有些冒失了。

但羣臣的話也在理,此時已是遠水難解近渴,更要命的是,三閭大夫屈署能否傳回好消息也未可知。

想着,太子橫只得一臉正色的看向景邵問道:“上大夫所言極是,不知大夫有何高見。”

景邵見太子垂詢,一股自得之情油然而生,要知道,楚王可是從來沒有這麼謙虛的向他詢問。

想着,景邵頓時對太子橫好感倍增。

於是,景邵立即謙遜的拱手道:“太子,大王之前有言,若國中有事,可讓太子與左尹左徒拿主意,若是太子三人拿不定主意,那就可以稟報大王。是故,在下以爲,既然太子與左尹左徒都無法決斷,何不派人請示大王。”

昭常聞言,眼中露出一絲得意,雖然他沒有與景邵進行溝通,但景邵甚至羣臣的態度卻全都在他意料之中。

另一邊,屈原一聽景邵之言,立即反對道:“不可,大王纔在章華宮修養三日,我們就將這等小事請示大王,這豈不是顯示太子以及我等的無能嗎?”

太子橫聞言立即贊同的點了點頭,左徒這話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之前父王不惜自污,用自己的風流韻事壓下郢都的謠言,才讓郢都安安穩穩的渡過了三日。

現在,他沒有被來勢洶洶的謠言打垮,卻因爲鄢陵君等人的上書而去打擾父王。

這···實在是顯得他太過無能了。

另一邊,景邵見太子橫認同屈原的說辭,急道:“可是太子,若是我們不去請示大王,那我們如何回覆鄢陵君他們。”

屈原立即應道:“就是因爲難以回覆鄢陵君他們,所以才需要我等商議出一個章程來。”

景邵聞言,冷笑道:“現在我們商議了,但誰有解決之道。”

羣臣聞言,頓時全都沉默了。

wωw. тTk Λn. c○

此時,昭常見羣臣都不開口,再次向太子橫拱手行禮道:“太子,既然我們都沒有辦法,不如依上大夫之言,向大王請示。”

太子橫聞言,依然猶豫不決。

此時,屈原心中一橫,黑着臉道:“太子,鄢陵君等人只是臣子,臣子上書詢問,國君豈能立即就給予答覆。況且樂君他們的事情重大,豈能草率給出答覆。故,依在下之見,應該向鄢陵君他們的信使說,樂君還沒有抵達郢都,此事朝中還需查詢,讓他們稍等三五日便可。”

太子橫頓時眼睛一亮。

是啊,雖然樂君他們的事,是能動搖楚國根基的大事,但鄢陵君他們畢竟是臣子,就算他的回覆遲上一兩日,只要不是一直敷衍,那鄢陵君等人也不能說什麼。

想着,太子橫立即向羣臣問道:“諸卿以爲左徒之言如何?”

“這···”昭常皺着額頭,卻沒有回答。

此時,景邵見屈原用權勢壓人,不由在心中冷笑一下。

拖,這還能拖幾天,現在還只是鄢陵君他們上書詢問,在等幾日,等江漢的封君上書都送到郢都,那時還能拖麼。

想着,景邵拱手道:“既如此,那就依左徒,再等三天。”

景邵一開口,其他大臣相互看了看,同時開口道:“既如此,太子,那我們就再等三天。”

羣臣的聲音一落,太子橫還未來的及開口,此時,一道洪亮的聲音從殿外傳來:

“等幾天?不必了,寡人已經回來了。”

太子橫與羣臣聞言,向殿外一看,果見楚王正大步走進來。

見此,衆人所思所想雖各不相同,但所有的人全都露出喜色,紛紛向前行禮道:

“拜見大王。”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