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

“怎麼,難道卿等如此害怕寡人嗎?”

熊槐見樂君他們全都驚恐癱在地上,半響沒有爬起來,不由冷哼一聲,似笑非笑的問道。

衆人聞言,看了看主位上坐着的楚王,又看了看分別站在楚王左右的刺史令陳軫與右司馬鄧陵光,接着眼睛的餘光見周圍冒出來的楚王近衛軍···

一時間,十五個封君頓時從裡到外從外到裡涼了一個通透。

就在衆人心寒膽破之際,突然,弋陽君大哭出聲,接着連滾帶爬的爬到大廳中間,一邊涕淚齊下的連連向楚王頓首,一邊痛哭哀嚎道:“大王冤枉啊,臣一向對大王忠心耿耿,絕無反叛之心。一定是有人在中傷於臣,這才讓大王對臣有所誤會···”

“冤枉啊,大王···”

弋陽君一動,其他封君頓時反應過來,全都不甘人後,紛紛痛哭大喊着跪行向前請罪。

此時,熊槐見所有的封君都在臺下頓首請罪,這才舒了一口,大聲道:“既然你們能從容抵達鄂王城,既然寡人能出現在爾等面前,那寡人自然是知道你們都是冤枉的。”

“否則!”熊槐冷眼看着臺下跪拜在地的封君,冷笑道:“否則你們以爲你們真的能逃到這鄂王城來,否則你們真能進入這鄂王城,否則你們真以爲此刻出現在你們面前的會是寡人,而不是司敗率領的楚軍。”

衆人一聽楚王接連的三個詢問,他們全都一怔。

現在楚王出現在他們面前,這就說明他們的行蹤一直都沒有脫離楚王的視線範圍之外。

如此,若是楚王真要對他們下手,那他們根本就無法從勳地託身,若是楚王真要將他們滅族,那他們肯定就無法進入鄂王城,若是楚王真的要對他們趕盡殺絕,那楚王也不必親來。

可若是楚王沒有要對他們下手的意思,那平城君司馬與菱君司馬口口聲聲說楚王在城中殺了他們司馬,甚至他們自己探子也傳來了同樣的消息。

如果這不是真的,那就是說他們被算計了。

想着,衆人頓時流出一身冷汗,瞬間便侵溼了衣裳。

此時,反應最快的弋陽君大驚道:“大王,難道說是有人算計臣等?”

“你說呢。”熊槐看着弋陽君冷冷一笑。

笑畢,熊槐又從案上拿出兩卷竹簡,仍給樂君道:“樂君,你自己看看這是什麼?”

“啪”的一聲巨響,竹簡落地。

樂君見狀,心中一慌,緩緩拿起身前的一卷竹簡,展開一看,僅僅只是一眼,卻見是以自己的口氣寫給他司馬的謀反信,見此,樂君嚇得手一抖,竹簡“啪”的一聲掉在地上。

隨後,樂君打了一個激靈,立馬又將另一卷竹撿起來展開一看,卻見是他司馬寫給他的謀反信。

見此,樂君嚇得面無血色,急忙以頭搶地,連叩數下,一連發出數聲“砰砰”的大響,直到地上出現血跡,直到樂君明顯感到一股暖流從頭上流下來,這才悲慼的痛哭道:

“大王冤枉啊,臣對大王忠心耿耿,從來沒有這等謀逆之舉,還請大王明察。”

弋陽君等人見狀,不知樂君剛剛看得竹簡裡面寫着什麼,竟讓樂君如此驚恐。

想着,弋陽君將伸手拿過一卷竹簡,展開一看,卻是樂君寫給樂君司馬的謀逆之事。

見此,弋陽君心中一驚,然後看了看竹簡,卻見竹簡的原材料正是穎水流域的竹子所制,還是樂君日常所用的上等竹簡,且看竹簡的磨損,卻是有一段時日了。

接着,弋陽君又看了看竹簡上的筆墨,墨跡乾枯,也不是新近的。

看來這並非是楚王最近僞造的。

難道樂君真的反了?

可是不對啊,樂君爲什麼要反,要知道在勳地時,樂君是主張逃亡,而不是主張反叛的。

想着,弋陽君用餘光瞄了一眼樂君,雖不知樂君是否真的反了,但···

於是,他默默的用膝蓋平移了兩步,拉開了他與樂君的距離。

與此同時,樂君另一側的相君,同樣也放下了竹簡,然後做了與弋陽君同樣的事。

此時,樂君見自己兩側的弋陽君與相君同時拉開與自己的距離,頓時羞怒委屈交加,然後再次以頭搶地道:“大王,臣冤枉啊,這不是臣寫的。”

熊槐見樂君再次重重的磕在地上,血濺一地,擔心樂君真的磕死在自己面前,立即安撫道:“樂君不必如此,寡人當然是知道樂君你的忠心的,否則,卿看到這些竹簡的時候,就不是在這裡,而是在廷理的大牢裡。”

樂君一聽楚王並不相信竹簡上的內容,頓時鬆了一口,心悅誠服地拜道:“大王英明,臣雖九死也難以報答大王的恩情。”

熊槐點了點頭,見樂君直起身軀後,開口問道:“樂君可知這些竹簡寡人從哪裡獲得的?”

樂君一怔,搖頭道:“臣愚鈍,不知何人陷害於臣。”

熊槐嘆道:“這是司敗得知楚軍圍殺了賢卿司馬後,從賢卿司馬的住所找到的。”

“什麼?”樂君大驚失色:“這···這···大王,臣冤哪!”

“你一點都不冤。”熊槐搖頭一嘆,憐憫的看着樂君,若是齊國那邊有確切消息傳來,恐怕這樂君致死也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想着,熊槐嘆道:“卿可知樂地失守後,你司馬的家人都受到了齊人禮遇,被送往齊國了。”

樂君一怔:“什麼,這麼說是司馬背叛了臣。”

其他人此時也都看笑話一樣的看着樂君,自從封君的令尹由楚王派遣之後,司馬就成了封君最親近的人,被最親近信任的人背叛,這真是有眼無珠,識人不明。

此時,熊槐又道:“樂君你又是否知道,卿的司馬在被楚軍殺死之前,還曾邀請弋陽君司馬、相君之弟等七人相聚,然後又在相聚時將他們全都殺害了,造成了他們被楚軍殺害的假象。”

“什麼,這···不可能!”樂君聞言,不禁心中一慌。

封君司馬,封君親弟,這都是封君親近信任的人,若是他們全都是被自己司馬殺死的,那···

果然,樂君偷偷的向身側的弋陽君他們瞄過去,正見他們正憤怒的看着自己。

見此,樂君猛然一縮脖子,然後長拜道:“大王,臣有罪。”

說完,樂君深伏於地,不敢起身,更不敢擡頭看楚王,甚至弋陽君他們。

事情到了現在,他已經明白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與此同時,其他封君一聽死掉的親信全都是被樂君所殺,頓時便知自己等人中計了。

不是他們沒有懷疑楚王的話,而是此時此刻,楚王根本沒有說謊的必要。

而且,正如楚王所說,若是楚王之前已經決定殺掉他們了,此時就不會從郢都來見他們,更不會開口向他們解釋。

甚至還可以借逃亡的罪責,正大光明的將他們滅族。

想到這,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齊聲拜道:“大王,臣等有罪。”

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