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

“楚王忽然回到郢都,樂君等十五人突然出現在宮外,並集體在宮外長跪請罪。”

“楚王召見樂君等人,並予以重處,樂君等人全都認罪受罰。”

“封君的事情塵埃落定,郢都關於樂君等人的謠言已經平息,現在郢都羣臣百姓都在痛罵我等各國多事,惡言離間楚國君臣。”

馮喜聽着探子傳來的一系列壞消息,錯愕的道:“也就是說,樂君他們一回都,我們所有的計劃就全都失敗了,給楚臣送的禮全都白送了,散佈謠言製造混亂的死士也都白死了,安插的內應也白死了,我們四國的情報網也都白白的浪費了。”

蘇代三人聞言,全都臉色一白。

其他的還好說,關鍵是最後一條,四國在郢都的情報網全都被他們主動賣了,四國要再想在郢都建立完善的情報網,非得耗費萬金巨資還有數年之功不可。

代價太大,而收穫卻幾近於無,這無疑會讓他們的國君以爲他們無能。

此時,一人匆匆走進房間,然後傳給蘇代一根竹簡,蘇代接過一看,卻見竹簡上寫着:楚王見諸君於鄂。

見此,蘇代臉色一沉:“好一個楚王,好一個老謀深算的楚王,好一個連環計,一環扣一環,使我等落入環中而不自知,直到塵埃落定,直到事情結束才明白過來,這次我們輸的不冤。”

說着,蘇代見三人全都急切的看着他,於是便將手中的竹簡傳給三人。

三人一見竹簡上的內容,全都一怔。

張平囔囔道:“好一個楚王,好一個淡定的楚王,難怪楚王面對洶涌澎湃的謠言都能穩得住,原來樂君他們一直都沒有脫離楚王的掌控。”

馮喜感嘆道:“在下之前本以爲楚王的手段已經很高明瞭,夜宴羣臣,不僅控制羣臣更是麻痹羣臣,然後將羣臣帶往雲夢狩獵,讓所有人都以爲楚王去雲夢是爲了進一步控制羣臣。但,結果楚王去雲夢不僅是在控制羣臣,更是在事情惡化之後避開羣臣。

當羣臣以爲楚王去雲夢是在躲避他們時,卻發現楚王留在雲夢,乃是是爲了一舉奪取郢都百姓的話語權,用楚王自己的韻事擊垮了所有對楚國不利的謠言。

當羣臣以爲楚王留在雲夢是爲了郢都話語權的時候,卻不想楚王留在雲夢的真正原因,卻是雲夢水路方便,而且更加方便隱匿行蹤,一個簡簡單單的金蟬脫殼,便瞞住了所有人三天。

當所有人以爲楚王還在章華宮觀望的時候,卻不想楚王已經花費了一天功夫趕到了鄂地,然後又花費了兩天時間返回郢都。

當楚王返回郢都,卻是大局已定,所有的陰謀詭計全都在瞬間失敗。

不管什麼陰謀詭計,不管什麼人出招,楚王都能透過重重迷霧看到事情的本質,可見楚王的智慧非常人所能及啊。”

翟章聽了馮喜的言論,似乎在拍楚王馬屁又似乎在推卸責任,想了想,長長一嘆:“事已至此,我等的任務已經徹底失敗。”

說着。翟章一臉悲哀道:“諸位,我等還是儘快回國請罪吧。”

“唉···”馮喜張平同時發出一聲哀嘆,露出落幕之色。

無論怎麼說,現在他們的任務都失敗了。

此時,蘇代見三人露出心灰意冷之色,已然已經承認了這次任務的失敗,見此,蘇代心中大恐。

自齊王地即位之後,齊王同時任命孟嘗君田文與季子做丞相,導致齊國內部宗室與稷下學宮的爭鬥不斷,羣臣見鬥爭異常激烈。

這次他耗費了巨大的代價,纔在羣臣相爭中,爭取到這次來楚國的機會。

結果,身負齊王重託的他,卻失敗而歸。

這···他絕不能接受這種結果。

想着,蘇代定了定神,大聲道:“不,諸位,雖然我們離間楚王與各地封君關係的計劃失敗了,但是···但是昭雎一定要死。”

馮喜聞言,皺了皺眉頭:“蘇子,現在切切相關的樂君他們都向楚王認罪了,連楚國大臣都偃旗息鼓了,就憑我們的力量如何能殺得了昭雎?總不能等大軍圍困巨陽,攻破巨陽之後再圍殺昭雎吧。”

蘇代聞言冷冷一笑:“先生此言差矣,豈不聞言語也能殺人嗎?”

“還是謠言?”馮喜三人用古怪的眼神看着蘇代。

那眼神分明在說,你能不能有點新意有點長進。

蘇代見三人不信,直接接下自己腰間寶劍,拔出來向三人展示道:“三位看我這把寶劍如何?”

張平看了一眼蘇代的佩劍,微微頷首道:“越國上等寶劍,價值數百金。”

蘇代笑道:“三位信不信,昭雎必死於此劍之下。”

張平三人面面相覷,然後用看瘋子一樣的眼神看着蘇代。

次日。

昭雎嫡長孫昭翼前往太學就學,到了太學,一下馬車,見到自己的好友,正要打招呼,卻見好友看到他後,鄙夷的搖了搖頭,然後直接繞道走了。

昭翼見狀不禁心中微怒。

接着,昭翼又見一位前來就學的同窗,正欲去打招呼,卻見那人厭惡的看了他一眼,然後轉身就走。

昭翼一怔。

接着,昭翼進入太學後,卻見大多數的人全都避着他走,即便沒有避着他的,也是匆匆從他身邊走過。

見此,昭翼心中又驚又恐。

不久,一個跟班小心翼翼的來到昭翼身邊,驚恐的稟報道:“少主,臣剛剛打探到···打探到···”

“你打探到什麼了,還不快說。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在暗算我。”昭翼急切的問道。

“少主,今日一大早就有一些謠言在太學學子中謠傳。他們說,陳城之敗,雖然責任不在令尹,雖然大王也沒有責罰令尹,但是,令尹應該有自知之明,應該效仿前人莫敖屈瑕,令尹成得臣,司馬公子側,以死謝罪。

而且,現在大家都在說,令尹不死,是因爲貪婪權勢,貪生怕死···

所以,衆人羞,不願與少主爲伍。”

“什麼?”昭翼一怔,久久不語。

屈瑕也是楚相,是屈氏先祖,攻打羅地時失利自殺。成得臣乃楚共王令尹,城濮之戰戰敗,成得臣自殺,公子側乃楚共王司馬,也是楚共王親叔叔,楚共王親自指揮的鄢陵之戰中楚軍大敗,在楚共王的再三安撫下,擔負戰敗次要責任公子側依舊自殺謝罪。

這幾個自殺的楚將,有的是令尹,有的司馬,有的是主將,有的是副將,但面對戰敗時,都選擇了自殺謝罪,而楚國敗軍殺將的傳統,也從這三人開始。

而現在的陳城之敗,昭雎面臨的處境正與這三人類同···

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四百章 往燕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四百章 往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