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

“之前燕王得知齊趙兩國聯姻,震恐異常,爲了防止齊趙兩國圖謀燕國,燕王重禮行賄在齊國的蘇代,然後將南部兩百里地割給齊國,以作爲之前燕國攻打中山國的歉意。並且,燕王還派出郭隗去齊國,向齊王稱臣。

而齊國那邊,在蘇代的遊說下,齊王全部答應了燕王的請求。如今,齊燕兩國已經正式講和,燕王向齊王稱臣。”

熊槐聽到這個消息不禁皺了皺眉。

之前楚國下大力氣救援燕國,就是想要讓燕國能在齊國背後堅持下去,牽扯住齊國一部分力量。結果,齊趙兩國一聯姻,燕王就直接慫了,不僅稱臣,而且還直接送出去了兩百里地。

燕王這麼做置楚國於何地,早知道燕王會這麼幹,楚國又何必救援燕國呢,何必爲了燕國惡了齊國。

不過,雖然燕王不地道,但是燕國畢竟太遠,楚國也無可奈何。

而齊國,纔是楚國可以預測的威脅。

現在齊國壓服了燕國,並且與趙魏兩國結爲盟友,遠方還有一個秦國引以爲援。

如此一來,未來楚國的壓力極大啊。

好在楚國還有韓國這個盟友,並且,不久前纔將宋太子送回商丘,驅逐了齊人田不禮,宋國短時間內還不會叛變到齊國。

若非如此,恐怕齊國糾結各國伐楚就在眼前。

想着,熊槐頓時長長一嘆,而後在心中嘆道:外表依舊強大的楚國,實則已經陷入虛弱,內憂外患,國之難也。

頓了頓,陳軫見楚王消化了這個消息後,再次開口道:“大王,鄂君還傳來一個消息,燕王爲答謝之前楚軍救援,打算將遼西一處百里大小的牧場獻給大王做爲湯沐邑。不過,燕王顧及齊趙兩國,不敢明着獻地,故而燕王希望能封鄂君爲谷陽君,以谷山之南的百里之地做爲封地。”

熊槐一聽,不禁莞爾一笑,笑畢,這才點頭道:“真是難爲燕王了,堂堂一國之君,連獻地都不敢直接獻,還要如此拐彎抹角,可見燕國局勢,困頓如斯啊。如此,寡人還有什麼可以苛刻的呢!

傳訊給鄂君,就說寡人答應他做燕國谷陽君的時情,並代寡人向燕王表達問候。還有,告訴鄂君,國中一切安好,讓鄂君不必擔心國中。”

“唯!”陳軫點了點頭。

······

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快,王后與景翠的喪事就已經舉行了五個月,到了正式安葬的日子。

南後出殯之日,熊槐並沒有出面,而是讓太子橫主持所有的事情。

老夫妻一方去世,在出殯之日另一方則不到現場。

這並非對方一死,往日的情分就徹底消失。實則是擔心感情太深,在出殯之時目送另一方離去,一想到這是永別,而悲痛欲絕,最糟糕的就是活着的人在現場悲痛的昏死過去,既耽誤了死者的吉時,也連累自己的子女親友。

熊槐身爲楚王,是楚人的表率,雖然有心送王后,但最終還是選擇沒有出面。

雖然出面能體現夫妻情深,國人也只會稱讚楚王重情重義,可是,若是國人因此效仿···萬一那些身子弱的人,受不得打擊,情濃之時激動之際一命嗚呼,這就是他楚王的過錯。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身爲楚王自然要有所剋制,不能率性而爲。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大德不德吧。

此時,熊槐哀傷的坐在自己寢宮中,聽着前殿傳來的陣陣哀樂聲,想起了自己與南後的往事,心中充滿着濃郁的悲傷。

突然,外面傳來陣陣痛哭之聲,很快,痛哭之聲便漸漸變小了。

熊槐知道,這並非哭聲變小,而是哭聲正在遠去。

“王后走了嗎?”

“回大王,已經到出殯的吉時了。”

“到時間了啊!”熊槐輕輕應了一聲。

接着,又過了一會兒,耳邊的哀樂也漸漸的變小了。

此時,熊槐心中一慌,若有所亡,情不自禁的走出寢宮,接着又走過前殿,來到宮牆之上,看着出殯的隊伍遠去。

隊伍漸行漸遠,很快便徹底消失在遠處,但熊槐站在牆頭,久久沒有動靜。

“大王,還請節哀,如今的楚國形勢大變,戰事一觸即發,此時此刻,楚國可萬萬不能沒有大王,還請大王保重身體。”

這聲音來的突然,而且還有些熟悉,讓熊槐微微一驚。

誰敢在他思念王后的時候打擾他?

然後,熊槐轉頭向聲音傳來的地方看去,卻見一個宮中守衛打扮的人不遠處行禮。

待其直起腰來,卻是昭滑。

“昭將軍,怎麼賢卿沒有去爲王后送行。”熊槐壓抑着心中的怒火,奇怪的問道。

昭滑身爲昭氏之人,理應在送行的隊伍裡纔是。

“回大王,如今臣已不是將軍,而是宮中什長,並無爵位在身,按照規定,臣是沒有資格爲王后送行的。”

熊槐一愣,然後纔想起來,不久前他遭遇刺殺,昭滑遭到波及,不僅被免去將軍之職,而且連爵位也被剝奪了。

沒有爵位在身,地位自然也就低下,去給王后送行這種大事,自然也就輪不上他。

想着,熊槐先是點了點頭,心中怒火也在這一瞬間散去,頓了頓,又奇怪的看着昭滑道:“將軍怎麼會在宮中做了什長。”

昭滑聞言,露出一絲羞愧:“滑本應遵守王命,在家中靜思己過。然滑每每思及因爲自己的緣故,而連累大王,滑萬死難辭其咎,故,滑痛定思痛,決定日後爲大王守衛宮門,護衛大王,以贖已罪。故而向左尹請求,做了什長。”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接着,便發現自己跟昭滑說了一下話,注意力一被轉走,心中的憂思便稍稍得到緩解。

見此,熊槐嘆道:“將軍,寡人此刻心中煩亂,將軍跟寡人走走吧。”

“唯。”

接着,熊槐在前,昭滑在後,便在宮牆上走着。

“將軍方纔說楚國局勢大變,一觸即發,寡人可以問一下這是爲什麼嗎?”

“回大王,之前臣聽說燕國割地給齊國,向齊國臣服了。燕國的臣服,這就是我楚國危難的開始。

如今天下各國羣雄並起,其中有以我楚國最強,尤其是大王滅越之後,這種情況更加明顯。齊魏聯盟,齊秦聯姻,齊趙聯姻,如是種種,都是爲了限制我楚國。

如今齊國新王即位,大破燕軍主力,有獲得燕地兩百里,趙地一百五十里,國力大增,威望大長。

且燕趙兩國的割地,無不說明齊國已經解除了後顧之憂。至此,與齊國相鄰的國家,燕國臣服,趙魏兩國與齊國結盟,魯國等國是齊國的附屬國,宋國保持中立。

一旦齊王穩定國中,打算向外用兵,那麼齊國的出兵方向只有兩國,一個是強大的楚國,另一個就是保持中立的宋國。

如果齊王不糊塗,那麼齊王一定會攜齊魏趙三國之力逼服宋王,然後聯合各國攻打楚國,以獲取霸主地位。

所以,臣方纔見大王十分悲傷,這纔開口相勸。值此危難之際,還請大王保重身體,萬萬不可悲傷過渡。”

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