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

左成話音一落,殿中宋臣再看向左成,頓時敵意全消,並且還透着絲絲親近。

接着,殿中羣臣便口耳相接的議論開來。

此時,宋王聽着羣臣的議論聲,雖然不知道他的那些大臣們在說些什麼,但是,從他們的臉上,宋王分明看出了贊同之色。

見此,宋王臉色極爲沉重。

誠然,楚王爲了解除之前的誤會,的確誠意滿滿,只要收下楚國的兩百里地,那麼楚宋兩國必然重歸於好。

但是···然後呢?

宋王已經可以預見,只要宋國收下楚國的歉意,那麼齊魏兩國得知這件事後,必然會以爲宋國已經倒向楚國。

如此,宋國之前花費重金,請求齊魏兩國援助宋國的事情,不僅不能獲得齊魏兩國的好感,反而還會讓齊魏兩國對宋國不滿。

雖然前腳求援,後腳立即媾和,的確有些不地道。但是這事還好說,畢竟齊魏兩國也還沒有正式答應援助宋國。

宋王皺了皺眉頭,他心中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還在淮北的太子。

之前爲了眼不見爲淨,爲了將太子趕出商丘,宋王將之前從楚國獲得的淮北之地兩百里全都交給了太子。

而現在,剛剛左成的話很清晰,這淮北之地兩百里,乃是專門送給太子貞的。

若是答應下來,那麼太子手中就掌握了四百里土地。

四百里···

宋王一想起這個數字,心中立即沉甸甸的。

四百里土地雖然不大,但是跟宋國一比,那也不小了。要知道,宋國本土也才五百里,歷代先君的努力,再加上他近三十年的嘔心瀝血,不算從楚國哪裡獲取的土地,宋國現在也纔不到九百里大小,依然不足千里。

雖然淮北之地沒有宋國富饒,但是淮北哪裡也不貧瘠。

若是太子掌握了這麼大一塊地盤,那他這個宋王接下來還怎麼廢太子。

宋王可以肯定,只要他敢廢太子,那麼肯定前腳廢太子,在淮北的太子,就會後腳起兵反抗。

若是他出兵攻打太子,那麼楚國一定會插手,若是太子起兵攻打他,那麼天下各國就會看宋國的笑話,並趁機支助太子,削弱宋國。

若是不廢太子···

宋王一想起宋王頭上白髮,心中立即浮現出一絲煩躁,一股怒火便無緣無故的涌了上來,壓都壓不住。

想着,宋王頓時就想開口拒絕。

但···

開口的一瞬間,宋王一看羣臣臉上的喜色,怒火中燒的心頓時一寒,接着寒冷的心徑直往下沉。

原本楚國使者出言不遜,辱及宋國,故而宋國羣臣百姓大怒,紛紛欲與楚國死戰。

但現在,楚國前來道歉,並且還要送出兩百里土地,希望楚宋兩國重歸於好。

這種情況下,若是開口拒絕,便是得罪了楚國,楚國就有了名正言順的伐宋藉口。

那時候,宋國上下,心中埋怨他宋王不接受楚國好意,怨恨他將宋國羣臣百姓送上戰場,去打一場本不應該打的戰。

此時,誰還會爲他宋王拼死一戰呢?

一旦戰爭爆發,太子與楚國沆瀣一氣,他十有八九頂不住。

想着,宋王張了張口,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此時,宋國的羣臣見宋王坐在王位上,神遊物外,既不開口拒絕,又不開口答應,頓時紛紛瞪着宋王沉默下來。

很快,殿中再次鴉雀無聲。

殿中氣氛一變,宋王瞬間便察覺到了。

接着,宋王想了想,而後無視了那些太子黨羽,以及那些親楚派大臣,然後將目光投向自己的那些重臣,希望他們能開口拒絕。

此時,司徒戴克見宋王看了過來,一副要他開口拒絕的樣子。

見此,戴克立即低下頭。

他雖是公族,但這種明顯得罪楚國,得罪國中父老的事情,他可不願意做,萬一宋國作戰失利,太子即位後,一定會拿他全族討好楚國。

宋王見司徒低下頭後,身體微微一僵。接着,又將目光轉向司空,這次司空沒有低下頭,卻反過來給他使了一個眼色,勸他趕緊答應下來。

見此,宋王頓時一滯,然後目光立即從司空身上移開,然後轉向其他人。

此時,左成見宋王左顧右盼,遲遲沒有迴應,立即拱手道:“大王,臣知道此刻宋國對敝國還有疑慮,這臣也能理解。是故,爲了表達敝國的誠意,臣願意暫時留在城中,靜候大王的決定。”

宋王聞言,愣了愣,然後立即應道:“好,此事寡人還需與羣臣商議一番,還請使者暫留,寡人稍後幾日再給使者答覆。”

“唯。”左成拱手一禮,然後立即退出大殿,將大殿留給宋國君臣。

左成一走,那邊,殿中的宋臣立即議論開來。

“大王,楚強宋弱,如今楚國主動爲之前的事前來道歉,此時不答應,還更待何時?”

“不錯···”

宋王聽着羣臣的議論聲,見大多數人全都持贊同態度,一顆心頓時沉了下去。

頓了頓,宋王輕咳了兩聲,打斷羣臣之後,看向一直保持沉默的宋相仇液問道:“相國,卿以爲如何。”

仇液聞言,不假思索的應道:“大王,臣以爲應該答應楚國的講和。”

宋王一聽,點了點頭,趙國也不希望楚宋開戰。

接着,宋王看着田不禮問道:“賢卿,你以爲如何?”

田不禮聞言,理所當然的道:“大王,臣以爲此時還需慎重?說不定這是楚國的陰謀!”

“胡扯!”田不禮還未說完,將軍臧信便大罵道:“陰謀,我看這不是楚國的陰謀,而是齊國的陰謀,齊國是希望我宋國吸引楚國的兵鋒,好讓齊王從容渡過危機吧!”

“你···”

田不禮話剛剛出口,便被司空打斷。

“臧將軍言之有理,楚國這次送出淮北之地兩百里,分明是想與我宋國交好。如果說楚國有陰謀,那一定也是想聯合我宋國,一同聚兵伐齊,就跟之前楚宋兩國做的一樣。如今齊王齊相全都去世,齊國國中混亂,必能一戰而成。

先生唆使大王拒絕楚國好意,莫不是想要讓我宋國爲齊國擋住楚國兵鋒,以好讓齊國漁翁得利?”

“我···”

“司空所言極是···”

宋王見田不禮一開口反對,立即便遭到羣臣圍攻,而其他親齊派大臣見此,紛紛閉上了嘴巴。

見此,宋王不禁搖了搖頭。

此時此刻,楚國的禮物與好意宋國無法拒絕,但是,答應了之後,如何處理太子的事情呢?

一時間,宋王陷入了沉思。

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