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

熊槐見太子貞相信了自己的說辭,心中已經不如初見之時那麼抗拒楚國,頓時鬆了一口氣。

楚國對宋國的干預,還得有一個合理的藉口,還需得到太子貞的配合。

否則師出無名,計劃還沒有開始,那就是已經失敗了一半。

想着,熊槐微微一笑,看着太子貞繼續道:“太子,雖然寡人之前送太子回都的計劃失敗,但是,爲了美人,更爲了挽救楚宋兩國的友好關係,寡人才親自來到淮陰,希望能讓宋王召太子回都,並讓楚宋兩國繼續交好。”

太子貞聞言一怔,詫異的看着楚王。

此時此刻,在宋國已經對楚國飽含戒心,並直接兵聚彭城以備楚軍的情況下,如此才能讓他返回商丘,並讓楚宋兩國繼續交好?

想着,太子貞心中一震,頓時涌懷疑的目光看着楚王。

難道楚王打算用武力送他回都,並逼迫宋國屈服。

這···

太子貞心中生出陣陣抗拒,他在宋國經營近三十年,無論是羣臣之中,還是百姓之中,亦或者是宋軍之中,全都風評俱佳,聲望極高。

若是此時楚國以他的名義伐宋,即便成功了,也讓他數十年的努力毀於一旦。而若是失敗了,那他在宋國的根基就毀了。

宋國的父老兄弟,肯定不會接受一個背父叛國的人做宋王。

除非楚軍能兵圍商丘,打退其他國家的干預,並逼的宋國上下沒有辦法。

可是,以楚國目前的情況,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想着,太子貞一臉震驚,以爲楚王要挾持於他,用他的名義伐宋,以做最後一搏。

於是露出警惕之色,語氣變得有些疏遠的問道:“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一見太子貞露出警惕之色,立即解釋道:“太子不要誤會,楚宋兩國一向交好,寡人可沒有與宋國兵戎相見的意思。”

太子貞立即遲疑問道:“那大王是說?”

熊槐笑了笑:“寡人的意思是,再派一個使者去勸說宋王。”

“再派一個使者?”太子貞一怔,狐疑的看着楚王。

之前上官大夫已經把事情搞砸了,現在宋國上下全都充斥着對楚國的不信任,此時此刻,宋國還是一個使者能說服的嗎?

就算楚國現在向宋國服軟,恐怕宋國上下也不會相信吧。

就算楚宋兩國能講和,而他卻也難以回到商丘了。

想着,太子貞搖頭道:“大王,僅僅再派一個使者,這恐怕難以達到目的吧!”

“當然!”熊槐點了點頭,然後笑道:“若是再加上寡人送宋國一份大禮,將上次宋國歸還的兩百里地也送給宋國呢?”

“兩百里地?”太子貞一怔,想了想,搖頭道:“恐怕還不行,此時大王送地給我宋國,敝國朝野一定會以爲大王別有所圖。”

熊槐笑了笑:“寡人也是這麼認爲,但是,若是寡人跟宋王說,這是寡人回報宋美人的禮物,打算將這兩百里土地作爲救命之恩,送給在淮北築城的太子你呢?”

“去跟我父王說,送地給我?”太子貞一愣。

商丘宋宮。

宋王看着殿中的左成,不禁皺起眉頭。

本來上次上官大夫離去後,宋王以爲楚國的攻擊很快就會到來,但是一晃二十天過去了,預想中的攻擊卻遲遲沒有到來。

而且楚王駕臨淮陰,僅僅只是帶了五萬楚軍,並且,楚國淮南依舊沒有聚集兵力的跡象。

淮水的楚國水師還是防備齊國,淮陰的三萬楚軍同樣也要防備清河的匡章。

如此,就憑楚國的五萬大軍,如何能攻打宋國?

要知道,現在宋國已經在彭城駐紮了十幾萬大軍,憑藉彭城的堅固,足以在數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堅守年餘,堅持到各國援軍的到來。

正是因爲楚國的反常,令宋國上下全都猜不透,現在楚王究竟在打什麼注意。

心中想着,宋王漸漸收攏思緒,臉上帶着淡淡的冷漠問道:“使者,不知楚王此番派使者前來敝國所謂何事,莫非是來宣戰的嗎?”

左成一聽宋王開口,話中便夾槍帶棒,而且殿中宋國羣臣看他的眼神也極爲冷漠與排斥。對此,他臉上沒有絲毫異色,依舊笑容滿面。

他知道,這是上次上官大夫留下的後遺症,並且,在宋國已經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這是宋國上下在向他表示,宋國有不惜一戰的決心。

不過,從宋國接待他的禮儀來看,這更上次上官大夫來宋之時,並沒有什麼區別。

由此左成便察覺到,雖然宋國已經做好戰爭的準備,也不怕戰爭。但是,宋國也未必願意在此時跟楚國開戰。

想着,左成笑容更盛了。

“大王,寡君這次派臣來宋,特爲解除不久前的誤會而來。因爲上官大夫以個人之私,以致大王對寡君有所誤會,並且讓兩國走到戰爭的邊緣。寡君得知此事,心中極爲悔恨,感嘆識人不明。

爲消除大王對敝國的誤會,寡君已經重處了罪魁禍首,並讓臣來商丘向大王表示歉意。”

宋王一怔,詫異的看着殿中畢恭畢敬的左成,心中卻在不斷懷疑楚國的用意。

這是真的來道歉的?還是僅僅只是爲了麻痹寡人?

不管宋王此時心中如何猜測,而此時殿中不少大臣,見左成從頭到尾都是一副恭敬模樣,而沒有半分上一個使者的傲意,好像真的是來講和一樣,心中頓時隱隱鬆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楚強宋弱,能不打最好不要打。

尤其是現在取齊魏兩國求援的使者,還沒有傳回兩國願意援助宋國的情況下。

當然,就算兩國已經答應出兵援救,宋國上下同樣也不敢掉以輕心,當年齊國答應援助趙韓兩國,可是把趙韓兩國害慘了。

想着,殿中的緊張的氣氛漸漸緩解下來。

此時,正注視着左成的宋王,察覺到殿中的氣氛變化,頓時一愣,然後笑了笑道:“善,戰爭也是寡人所厭惡的,既然楚王有意與寡人重新講和,那寡人豈敢不從命。”

左成聞言,立即拜道:“多謝大王。”

說着,左成直起身體後,再拱手道:“大王,臣這次來宋,寡君還交付了臣一個使命,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准許。”

宋王一聽,心中不由嘀咕了一下:寡人就知道楚王不會這麼輕易就放過宋國。

想着,宋王面色不變,笑道:“不知楚王有什麼指教嗎?”

“不敢。”左成行禮道:“大王,之前寡君在江東遇刺,危急關頭,幸得宋美人相救,這才倖免於難。”

宋王聽着,不禁點了點頭,這事當時還鬧得沸沸揚揚,消息傳到宋國,他還嘆恨宋美人胡亂插手,讓楚王躲過一劫。

此時,殿中的左成繼續道:“寡君得宋美人搭救,心中感激,一直想要有所回報,然宋美人已是寡君寵妃,乃我楚國之人,是以寡君決定將救命之恩回報給宋國。”

說着,左成看了看宋王,又看了看宋國羣臣,大聲道:“故,寡君決定將分淮北之地兩百里,封宋美人之父宋太子貞爲淮北君。”

此言一出,宋國上下大吃一驚,宋國太子成爲楚國淮北君,這算是什麼事?

就在宋國大臣打算出口拒絕之際,那邊,左成繼續道:

“然太子貞以身爲宋國太子,不願私自接受寡君的報答。是故,寡君感其忠義,爲了能報答宋美人,也爲了不讓太子貞爲難,打算以兩百里地贈與宋國,並希望通過大王轉封太子貞,以成全寡君的拳拳之義。”

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