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

上官大夫猛然被木簡打臉,又聽見楚王如此言語,顧不得頭上的疼痛,立即拾起地上的木簡一看,見是自己在宋國的所作所爲,頓時渾身一僵。

接着,心中大恐。

這怎麼可能,我自離開商丘,日夜兼程返回會稽,宋國的情報怎麼可能這麼快,竟趕在我的前面傳到會稽,以致先入爲主,造成既成事實的目標失敗!

想着,上官大夫瞥見一旁的陳軫,頓時心中大恨。

但,一瞥間楚王滿臉怒色,只能連連叩首請罪:“大王,臣有罪···有罪。”

熊槐聞言,冷哼一聲,然後直接下令道:“傳詔,上官大夫因私廢公,誤國誤民,免去其所有官職,着令其立即返回封地靜思己過。”

“大王···”上官大夫聞言大恐。

熊槐沒有理會上官大夫,繼續下令道:“傳詔,寡人決定在江東設江東郡,下轄江東二十六縣,以司馬唐昧暫代郡守一職,總領江東所有事物。”

唐昧聞言立即應道:“臣領命。”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看着昭雎道:“柱國,因宋國事變,寡人決定率五萬楚軍前往巡視淮陰壽縣,柱國隨駕主持軍事。”

昭雎昨日已經得到楚王的命令,現在一聽楚王的正式詔令,立即應道:“臣領命。”

熊槐微微頷首,然後看着羣臣道:“傳詔,三日後啓程前往淮陰!”

“唯。”

三日後,在會稽呆了數月的楚王,終於啓程離開會稽,帶着五萬楚軍北返。

熊槐一路北上,過餘杭,路吳城,經延陵,全都沒有半點停留,十天之後,船隊抵達江水。

此時,熊槐站在江水之上,看着天空不斷飄落的鵝毛雪花,吐出一口長長的白霧,驚歎道:“好大的雪啊,之前在會稽之時,善不明顯,不想,到了江水,似乎今年的天氣異常寒冷,連江水之側也下起了如此大的雪。”

說着,熊槐不由裹了裹身上的皮襖。

一旁隨侍的昭雎與陳軫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接着昭雎附和道:“大王所言極是,往年天降大雪,往往只在淮水,江水之側,雪花異常罕見。不想,今年連江水這邊也降下大雪了,臣這數十年來,還是第一次見。”

熊槐點了點頭,現在這個年代的氣溫可比後世高的多,郢都在江水之北,臨近江水。可是他在郢都呆了十幾年,別說江水之南,就是江水之北的郢都,也很少見雪花,更別說這麼大的雪。

要知道,現在竹子在河水邊到處都是,楚國的犀牛大象到處都有,這下雪下到江南來,就跟後世廣州下雪一般,異常罕見。

此時,陳軫搓了搓冰冷的雙手,勸道:“大王,天氣寒冷,艙外風寒,還是進入船艙避寒吧!”

熊槐聞言,見陳軫臉色不是很好,立即點了點頭。

進入船艙後,一股熱氣涌來,瞬間驅散了周身的寒冷。

接着,熊槐坐下後,看着艙中四處的炭爐,不僅皺了皺眉。

抖了抖衣袍的昭雎見狀,立即問道:“不知大王有何憂慮,是否擔心天降大雪,會讓宋王以爲自得上天庇護,而愈加囂張?”

“唉!”熊槐搖了搖頭,憂心忡忡的道:“非也,寡人這次去巡視淮水,本來就沒打算出兵宋國,而是打算用其他辦法使宋王屈服。故而天降大雪,無法用兵,也不是什麼大事。

寡人所憂心的是,今年的冬天太過寒冷,江水兩側的百姓騶然遇到這等天氣,似乎沒有準備,恐怕會出現死傷啊。”

說着,熊槐扯了扯自己身上厚厚的皮襖道:“寡人身爲楚國之君,穿着厚重的皮襖,周邊燒着六個炭爐,依然還感覺寒冷。更別說那些身穿麻衣,薄被裹身,家中很少準備過冬物資的普通百姓了。”

昭雎陳軫對視了一眼,然後一同行禮道:“大王仁義。”

熊槐擺了擺手,然後開口道:“現在連江水之側也下起了大雪,陳蔡那邊更不用說了。”

說着,沉吟了一下,看向陳軫道:“賢卿,傳詔,開放各地國家山林,准許各地百姓自由伐木取暖。另,城中百姓伐木不便,着令各城匠營暫停打造器具,將用於打造器具的木炭優先散發給城中孤寡百姓。

傳詔各地縣尹,組織各縣百姓出城伐木,以度嚴冬。”

陳軫聞言,立即點頭應道:“唯。”

陳軫離去沒多久,三閭大夫屈署又急匆匆的走了進來,還未到熊槐面前,便急道:“大王,左徒從郢都發來急報。”

“嗯?”熊槐一驚,接過屈署奉上的木簡打開一看,立即皺起眉頭。

昭雎見狀,立即問道:“大王,郢都可是發生什麼大事?”

熊槐嘆道:“左徒來報,郢都連下三日大雪,因準備不足,且城中百姓數量衆多,郢都木炭耗盡,依舊還有極大的不足,還有郢都附近的那些城池,也都遭遇到了雪災。左徒請求寡人開放郢都附近的雲夢園林,讓周邊幾座城池的百姓伐木取暖。”

昭雎聞言,頓時皺起眉頭。

雲夢園林非同一般,乃是楚國最華麗的章華宮所在,章華宮連宮帶苑近四十里大小,其豪華程度還要超過郢都的王宮,其中的章華臺更是號稱天下第一臺,乃兩百多年前楚國以舉國之力,耗費數年時間,才營造而成。

而建成章華宮的楚靈王,即位十一年後,率軍攻打徐國的過程中,捷報傳來之際,突然聽到國中動亂,接着大軍拋下楚靈王一鬨而散,只剩下楚靈王自己留在國外,在衆叛親離中、飢寒交迫中,絕望的自殺了。

想起章華宮的奢華,這要是讓百姓把林苑中的樹木給砍了,章華宮的美景就去了一半。

想着,昭雎滿臉心痛之色的道:“大王,此事···”

熊槐聞言一擡手,打斷道:“柱國不必多說,若是左徒還有辦法,想來也不會上書求寡人開放雲夢。區區一些樹木,哪裡比得上寡人的子民重要,砍就砍了吧。只要能救得百姓,別說樹木,就是拆了章華宮,又有何不可。”

昭雎聞言,感動道:“大王仁義,這是百姓之福。”

此時,熊槐嘆氣道:“寡人方纔不是在爲雲夢園林心痛,而是在爲令尹擔憂啊。”

“令尹?”昭雎一怔。

熊槐擔憂的道:“左徒信上說,大雪降下的第二天,令尹處理完國事後,回府途中遭受風寒,已經臥病在牀了。”

“什麼?”昭雎大驚,接着驚疑不定的道:“大王,令尹病重,國中無人主持大局,臣請停止北上,立即返回郢都。”

熊槐遲疑了一下,搖頭道:“不妥,眼下寡人還得去淮水,至於國中,雖然令尹無法理事,但不是還有左徒嗎?”

說着,熊槐堅定不移的道:“繼續北上淮陰。”

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