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

這一日。

李仲一大早起來,先是無精打采去自己負責的田裡轉了轉,確定沒問題後,然後回家做飯,母子二人正在享用朝食之時,屋外突然傳來一陣喧譁之聲。

正當李仲感到奇怪之際,外面傳來一陣大呼聲:“溪水邊家的老二,趕快出來迎接貴人,苦竹縣的梁氏族長來看望你們母子了。”

“梁氏。”李仲大驚,接着母子二人對視了一樣,全都露出震驚之色。

苦竹縣就一個梁氏,還是他母親的本族,乃是苦竹縣與陳氏並駕齊驅的大家族。

此時,李母一聽自己本族的族長到了,露出激動興奮之色,急忙開口道:“快,小二,快扶爲娘出去迎接貴人。”

“是,娘。”

母子一出門,就見一大羣人圍在屋外,其中正中的就是一羣身穿錦衣的貴人,而兩側則是附近的鄰居。

“大哥!”李母激動的道。

她不認得哪位貴人是梁氏族長,但自己貴人身側的大哥卻一眼認了出來。

“二···妹,這···是梁氏族長,快來拜見貴人。”李母之兄同樣也認出了自己妹妹,沒有敘舊,而是立即結結巴巴的指着一個貴人介紹着。

很快,待李仲母子跪拜之後,梁氏族長樑稜笑着將二人扶起,然後看了看李仲行動不便的李母,點了點頭,大讚道:“好好好,不愧是深得我梁氏家風,果然孝行過人。”

說着,樑稜看了看周圍的百姓,搖頭晃腦的大聲道:“李仲孝行過人,美名傳於大王之前,被大王贊之曰‘善’,並讓縣尹大賞李仲。因縣尹不知李仲家在何方,故讓老朽先來探路。”

樑稜說着,心中暗暗欣喜。

他知道,縣尹讓他來探路,可不是因爲縣尹不認識路,而是這羣庶人根本不認識縣尹,也不知縣尹爲何物。故而縣尹知道李仲之母是梁氏的族屬,這才讓他前來提前宣揚縣尹的威名。

縣尹有命,他自然不得不從,而且,縣尹讓他來探路,正是討好縣尹的大好機會。

另一邊,周圍的百姓雖然沒有聽明白樑稜說的是什麼,但是大王讚賞李仲的事情,還是聽明白了。

“天哪,大王!”

“大王知道李仲了。”

“李仲是誰?”

“就是老二,他在軍隊中,就是叫李仲。”

···

就在周圍一羣人的議論中,苦竹縣尹艾羣帶着一大羣人到了近處。

此時,樑稜見縣尹到來,立即帶着周圍的人迎了上去,讓身側的其他人全都拜伏於地後,這纔來到艾羣身前行禮,然後指着人羣中間跪拜的李仲母子道:“縣公,他就是李仲。”

此時,周圍的百姓見梁氏族長這個大貴人,竟然還要給那個什麼縣公行禮,頓時心中驚訝無以復加。

沒想到縣尹比梁氏族長還要尊貴的大貴人!

另一邊,艾羣得到樑稜的示意後,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李仲是被他舉薦上去的,但是他可沒提前見過這個李仲。

當初苦竹縣各地給他報了數十人,他再三甄別真實之後,才從數十人中選出李仲這個典型,窮的連老婆都娶不起,還能侍奉癱瘓多年老母,的確難爲可貴。

身份地位財富再加上行爲全都符合楚王的要求,於是,他就將仁孝的名額給了李仲。果然,他上報會稽沒多久,就得到了司馬唐昧的回覆,仁孝的名額就是這個李仲了。

接着,艾羣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露出一陣笑容,輕咳了兩聲,大聲道:“茲有李仲其人,安貧樂道,侍奉病母,數年一致,毫無怨言,大王聽之,讚歎其行,爲表鼓勵,引民行孝,特賞耕牛一頭,鐵犁一副。”

說完,便一招手,讓人將帶來的賞賜送到李仲面前。

“···”

艾羣說完,一連三個呼吸,周圍鴉雀無聲。

周圍百姓根本搞不清楚他在說些什麼。

樑稜見狀,立即開口道:“李仲、李母,還不快拜謝大王!大王聽說李仲孝敬母親,大爲稱讚,決定賞給你家一頭牛以及一具全新的鐵犁。”

李仲一聽,大感意外道:“大王聽說我孝敬母親,就賞給我一頭牛一具犁?”

此時艾羣也反應過來了,立即應道:“不錯,就是這樣。”

“孝敬母親會得到大王的賞賜?”李仲聽到這個比梁氏族長還貴的縣公的確認,依舊難以置信。

之前大王要賞賜越地百姓的事鬧得沸沸揚揚,許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因爲每縣只有兩人,李仲本以爲楚王會賞賜梁氏等貴人,就跟以前越國一樣,所有的賞賜都歸貴族,沒有他們份。對此,他也沒有放在心上。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賞賜竟然會落在他頭上。

此時,艾羣見李仲以及其他的百姓全都難以置信,笑了笑道:“李仲你家貧,努力耕種五年,卻連老婆也娶不上,家裡可謂十分貧苦了。而你母癱瘓,無力勞作,但是你卻能侍奉母親五年如一日,將母親照顧的好好的。這等孝行,非常人能夠做到,實在難能可貴。

所以,本縣公聽到了你的孝行,特將你的事蹟上報大王,大王聽說後也讚歎你的行爲。另外,大王不願意看到有道行的人貧苦難依,爲了能讓你更好的侍奉母親,特命本縣公給你送來一頭牛,以及一副犁,希望你能繼續侍奉母親,以盡人子之孝。”

“天哪,大王賞了老二一頭牛。”

“我們這裡,除了李氏,誰還有牛,現在老二有了自己的牛了。”

“不,還有犁具。”

“這···老二以後耕地就不用等着李氏的牛,也不用自己拉犁了。”

“老二負責的地少,或許以後我們家可以借牛···”

此時,艾羣見周圍的人驚歎不及,同時看着李仲身前的牛與犁具,露出羨慕之色,再次大聲道:“李仲,從今天開始,這頭牛還有這副犁具,就是你的了,還不快接受大王賞賜!”

“這頭牛就是我的了!”李仲聞言,看着近在咫尺的耕牛,良久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李母拉了拉他的手,母子二人這纔對艾羣連連頓首。

艾羣立即上前三步,將二人扶起道:“二位不必謝我,要謝就謝大王吧!這是大王的恩賜。”

李仲母子聞言,不知如何感謝大王,只能對着艾羣連連開口道:“謝大王··謝大王···”

艾羣微微搖了搖頭,接着見周圍已經聚集了數百個看熱鬧的百姓,立即大聲咳了兩聲,然後大聲道:“諸位父老兄弟,大王不僅對李仲有所賞賜,而且對你們都有所賞賜。大王有詔,半年前許諾的今年免稅一事,現在依舊有效。

也就是說,李氏的田被收歸王田後,今年你們秋收之後,從自己負責耕種的田裡所收穫的糧食,全都歸你們自己所有,不必揹着糧食去交糧了。”

周圍的百姓聞言,頓時一片譁然。

其他人話他們不相信,但是現在有梁氏貴人作保,還是比梁氏族長還要尊貴的縣公開口,頓時信了一大半。

尤其是看到李仲面前實實在在的耕牛犁具之後,心中立即信了九成九。

艾羣見狀,再接再厲,繼續道:“不僅如此,大王不久前在錢塘江畔見海浪洶涌,百姓深受其害,爲讓百姓休養生息,還決定明年也免稅一年。”

衆人聞言,頓時心花怒放,心中的感覺無以言表,頓了頓,齊聲道:“大王仁義···”

與此同時,同樣的情況也在江東二十六縣其他地方上演,江東二十六個縣尹,正在賣力的向百姓宣揚楚王的仁德。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章 出兵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