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

封賞的事說完後,熊槐輕咳了兩聲,將羣臣的目光全都吸引過來後,笑道:“諸卿,寡人今日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公佈。不久前,燕王派公子安來楚,除了運輸軍資意外,還送給寡人兩件神器。”

“神器?”羣臣聞言,立即想起楚國的五色石來,不少人開始議論紛紛來。

當然,也有不少已經知道詳情的大臣,在原地不爲所動。

此時,熊槐繼續道:“這兩件神器,不是別的,正是能將麥米制成麪粉的神器,一爲石磨一爲石碾,用這兩件神器製作麪粉,比起舂制來,其利百倍。

自從燕王送來這兩件神器之後,寡人讓工尹進行試製並加以驗證,果如燕王所說,功效百倍。

確定功效後,寡人便命工尹開始大量製作石磨,兩月之間,得大小石磨近千。”

說到這,熊槐笑道:“然製作麪粉,不僅是國家所需,更是百姓所急,故而寡人不敢獨享,決定將石磨公之於衆。”

羣臣聞言,頓時一片譁然。

麪粉這東西,口感遠遠超過粟米,但是用舂制的辦法制作,實在是太消耗人力。而且,這些年楚國爲囤糧備戰,還將麥米的價格擡高,保持跟粟米一致。

價格不便宜,再加上還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如此,即便是朝中重臣,享用麪粉也得精打細算,只能將麪粉稻米輪着來,而不敢頓頓吃麪粉。

若是石磨石碾真如大王所說,製作麪粉功效百倍,那麼可以預料,不久的將來,他們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天天吃也無妨。

而且,麪粉恐怕再也不是難得可貴之物了。

想着,羣臣同時拜道:“大王仁德!”

熊槐笑了笑,然後看向羣臣已齒道:“工尹!”

“臣在!”

“有勞賢卿下朝後,立即在郢都之中部署三十個石磨,以供全城百姓磨製麪粉。當然,爲了維護石磨,以及爲了給拉磨的牛馬提供糧草,每個使用石磨的百姓,每石收取一錢費用。”

“唯。”

“太府尹。”

“臣在。”

“郢都人口衆多,石磨不過區區三十餘,爲了避免大量百姓集中前去磨製麪粉。從今天開始,郢都各處出售麪粉的商鋪開始降價,從今往後,每石麪粉的價格,固定爲比每石麥米多三錢。”

“唯。”鬥由點了點頭,這個消息他幾天前就已經知道了,是以這幾天來,郢都出售麪粉的店鋪都沒有賣麪粉了。

“還有,郢都出售麪粉的商鋪,從今天開始也出售小型石磨,以供富裕百姓購買自行磨製麪粉。稍後,請工尹派人將小石磨送至郢都商鋪。”

“唯!”鬥由與已齒一同拱手應道。

“司敗!”

“臣在。”

“稍後派人前往郢都各地石磨處維持次序,石磨剛剛公佈,必然會引起大量百姓圍觀,不可讓意外事故發生。凡是起鬨作亂的人,抓起來罰做苦役三日。”

“唯。”

接着,熊槐看向羣臣道:“諸卿,石磨乃國之神器,寡人不敢獨享,關於其製作之法,若是諸卿有意,可以自行派人前往製作石磨的石場學習。”

羣臣一聽,立即再拜道:“大王仁德。”

熊槐微微頷首,然後看向景翠道:“令尹。”

“臣在。”

“下朝後立即傳詔各地,讓各縣以及各封君立即派一個石匠前來郢都,讓他們學習製作石磨。寡人的意思是,凡是楚國江水以北的地方,凡是種植麥米的地方,每一座縣城,都必須要有兩個石磨,每一座城池,最起碼要有一個石磨。”

“唯。”

熊槐點了點頭,接着再次看向已齒道:“工尹,石磨製作麪粉,唯有大量推廣才能將麥米轉化爲食物,而江淮一帶,種植的麥米還要超過江漢。故,爲了儘快在江淮推廣石磨,稍後請卿分出三分之一的工匠,派他們前往江淮各地,教授百姓製作石磨的辦法。”

“唯。”

將石磨的事情安排妥當後,熊槐看向羣臣中的公子安道:“客卿。”

“臣在。”公子安見楚王看過來,立即出列應道。

“卿不遠千里從燕國送來石磨,讓我楚國能將麥米轉化爲可口的麪粉,功莫大焉。是以,寡人決定封卿爲安石君,賜食邑五百戶。”

公子安一怔,接着頓時大喜過望,急忙拜道:“謝大王恩賜!”

······

中午時分,一對由士卒護送,全都拉着巨大石塊的馬車進入郢都,入城後,馬車立即散開,每八個士卒護送着一輛馬車向城中各處駛去。

這支一進城,便四散的車隊,頓時引起了百姓的注意。

什麼石頭居然需要軍隊護送?

很快,最後進入郢都的馬車便在城門不遠處停下。

這裡就是早已準備好,用來安置石磨的地方。

接着,八個士卒合力將石磨安置好,看了看周圍觀望的觀望的百姓,也不多說,直接從車上拿下一袋麥米,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將麥米倒入石磨中,然後驅使拉磨的馬開始拉起磨來。

“怎麼回事,爲何將麥米倒入石中?”

“莫非這巨石有異,需要投喂麥米。”

“不,這應該是在舉行祭祀。”

就在周圍的百姓議論紛紛之際,石磨四周開始出現麪粉,然後被一個士卒收集起來。

剛開始百姓還不知道士卒收集起來的東西是什麼,直到其中一個人反應過來,難以置信的小聲道:“這巨石磨出來的東西,似乎好像是麪粉。”

周圍的百姓聞言,頓時一驚,接着全都踮起腳跟,伸長脖子,向深思麪粉的東西看去。

麪粉雖是難得之物,但是麥米卻不是,自從麪粉出世以來,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會在閒時自行製作了一些,以在節日祭祀祖先以及自己享用。

此時,百姓越看此物越像麪粉。

“好像真的是麪粉?”

“不假,跟我祭祀祖先的麪粉一模一樣。”

“這巨石是何物,爲何能如此快捷輕便的舂制面粉?”

尋常百姓,需要舂制十幾天,才能獲得一頓飯所需麪粉。而眼前的巨石,卻僅僅只是這麼一會兒功夫,就產出如此多的麪粉,這簡直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一時間,周圍觀望的百姓紛紛屏住呼吸,目不轉睛的看着那巨大石塊,想要看出個所以然來。

若是自己也能如此快捷的製作麪粉,豈不是每天都能吃上一頓麪粉!

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三百章 會盟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