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

陳軫聞言露出幾屢遲疑:“大王,原本令尹未到壽縣之前,江淮各地的縣兵以及封君的私兵,行動全都較爲遲緩,以致出現六君逯君等人遲遲不到的情況。但是,自令尹到後,情況便截然不同。

不僅各地封君的行動變得迅速起來,而且,原本有所欠缺的軍資也很快變得充裕起來。

另,據令尹傳來的消息,諸將紛紛請戰,軍心可用。

只是···”

說着,陳軫停頓了一下,繼續道:“軍中的探子來報,這次江淮封君帶來的軍隊,其中精銳也只有三成左右。”

“三成?”熊槐聞言臉色一冷。

之前江淮封君們率軍抵抗齊魏圍攻陳地時,損失雖然交好,但是並沒有經歷丹淅那樣的潰敗。

再加上封君出戰,一般都是帶一半精銳一半徵召的百姓,其中老弱壯丁不一。

所以,上次封君損失雖大,但是元氣還在。

這次卻只帶三成精銳士卒去壽縣,精銳數量連損失慘重的漢南封君都比不上。

想着,熊槐語氣略微帶着寒意的道:“看來他們心中還是對寡人有怨言啊。”

說到這,想起景翠道壽縣後,封君們的態度立即發生轉變,心中略一沉吟,熊槐又笑道:“不過,好在他們心中還算有寡人這個楚王,沒敢生出異心,有此一點,那就足夠了。”

說着,熊槐心中略有期待問道:“陳卿,那麼寡人這次徵召士卒,各地的情況如何?”

陳軫聞言點了點頭,他知道楚王在問什麼,只是想起各地陸續傳來的情報,又搖了搖頭道:“大王,這次的計劃到目前爲止,只成功了一半!”

“一半?”熊槐一怔。

“大王,自從大王的詔令下達後,各縣立即在縣中徵兵,待兵力聚集之後,便在縣尉的率領下,前往各地匯合。所以,大王打算分走縣尹兵權的計劃已經基本成功了。”

熊槐欣慰的點了點頭。

這次在變法剛剛開始之際,就動員全國,發動對南鄭的攻勢,其目的有四。

其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攻略南鄭,趁機解決楚國面對秦國地利上極其不利的局面。

目前來看,這個目的已經失敗,在司馬錯抵達南鄭的那一刻起,攻下南鄭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

其二,那就是剛剛給各地縣尹封君派出了左膀右臂,熊槐想要趁機查看一下各地對中央態度。

結果,種種跡象表明,沒有一個封君的漢北三郡響應速度最快,基本上是他這個楚王一下令,那邊便立即展開行動,足以向楚王表明他們的忠心,同樣也想楚王表明,漢北三郡已經被楚王控制。

接着是不快不慢的漢南。或許他們心中有些怨氣,但是,最起碼他們沒有表現出來。

對熊槐來說,沒有表現出來,這就足夠了。

最後是江淮的那些封君,他們已經在這次行動之處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但是景翠一到,他們態度立即轉變,這也說明他們心中縱有不滿與怨氣,但是還沒有到離心的程度。

對此,熊槐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的變法已經走出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步,而整個楚國依舊還在他的控制之下,接下來就可徐徐圖之,一步一步的將變法深入下去。

而這第三個目的,那就是向各國露一露楚國的肌肉。

這次他大肆針對國中封君,一口氣將漢北的封君封地全部收回,又殺掉了幾十個封君,國中鬧得沸沸揚揚,天下各國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或許各國全都以爲楚國即將陷入內亂。

趙國的背叛,齊魏兩國聞風而動,無不說明各國都對楚國有想法。

他這次一口氣從國中徵調了近五十萬大軍,其目的就是爲了向各國表明,楚國依然還有一戰之力,各國想要佔楚國的便宜,還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至於這次全國的動員的最後一個目的,則是趁各地縣丞縣尉還有令尹新官上任之際,分化縣尹封君的權力。

大軍聚集,縣尉率軍出征,有了這一次的成功典範,縣尹的兵權無疑已經被縣尉分走。

那麼未來,各地面對楚王的步步緊逼,熊槐已經可以大笑的宣佈,最起碼他這個楚王可以保證楚國大多數的縣不會起兵反抗。

只要楚國各縣能穩住,那些手握大軍的封君,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到目前爲止,前三個目的都已經出結果了,而最後一個目的卻只成功了一半。

既然各縣那邊情況良好,許多縣尉已經成功掌軍,那麼問題顯而易見,肯定是封君那邊出問題了。

想着,熊槐看着陳軫問道:“陳卿,如此說來,各地封君在這次大戰中,並沒有給他們的令尹權力了。”

陳軫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據各地來報,無論是江淮的封君,還是江漢的封君,在選擇出兵時,要麼是自己率軍出征,然後將令尹帶着身邊隨軍而動,要麼是讓子嗣率軍出征,而自己與令尹一同留在封地。

故而,我們打算通過這一戰讓令尹從封君那裡獲得權力的計劃,顯然並沒有成功。”

熊槐聞言面色不變。

他往各地封君哪裡插釘子,封君雖然無力反抗,但是同樣也會嚴防死守,讓令尹成爲有名無實的閒人。

而且,封君們無法反抗他這個楚王,同樣,封君的令尹也無力反抗封君。

所以,各地令尹想要掌握權力,任重道遠啊。

想着,熊槐輕笑道:“好,既然封君們戒心甚嚴,那麼這次就算了。下次,我們再繼續!”

此時,陳軫又拱手道:“大王,還有一事,封君們雖然沒有給令尹權力,但是,不久前,江淮各地的令尹哪裡又傳回消息,江淮封君以連年征戰,錢糧短缺爲由,讓令尹去徵收今年的稅收了。”

熊槐一怔,隨後反應過來,笑道:“他們這是在向寡人訴苦啊!”

陳軫提醒道:“不僅如此,大王之前下詔全國免稅後,封君們曾向領地百姓許諾,今年的稅收可以不必上交。但是,現在封君撕毀諾言,卻讓令尹去徵收稅收。

臣擔心,封君們會將出爾反爾的惡名推給各地令尹。只要各地令尹被當地的百姓厭惡,那麼他們的所有工作都將無法展開,即便日後封地有變,各地令尹獲取了權力,恐怕也不能持久。”

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