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

另一邊,桓臧率領五千餘士卒一路急趕,終於在下午時分殺到鄖縣外。

鄖縣原本有一千士卒,但是大戰爆發後,被都慰趙平調走了五百人,故而因爲縣中兵力不足,這纔不得已徵召民夫運糧,並用一屯士卒押運。

以致於此時楚軍壓境,城中卻只有四百多人防守,若是隻是震懾城中楚人,那倒勉強夠了。但是,此刻楚人大軍壓境,城牆上的秦人全都戰戰兢兢,面無血色。

“楚人殺至,且爲之奈何?”城牆上,縣令看着城外正準備攻城的楚軍,聲音有些顫抖的向縣尉問道。

縣尉嚥了咽口水:“我等堅守城池,若是城中百姓不反,還可堅守待援,請郡守從鄖關派出援軍。若是城中···”

剩下的話縣尉沒有,但是縣令已然明白。

縣令回頭向城中看了一眼,然後長長一嘆,秦國這才佔領上庸多久,城中百姓全都心向楚國,此時要想城中百姓安心做秦國的百姓,這怎麼可能。

就在縣令縣尉在城牆上長吁短嘆的時候,城外的桓臧已經準備就緒。

桓臧劍鋒向鄖縣一指:“擂鼓,攻城!”

而後,伴隨着戰鼓聲,前面的楚軍立即在將領的驅使下,拿着梯子向鄖縣殺去。

城牆上,縣尉見楚軍殺來,毫不示弱地大喊:“殺敵!”

只是,兩百士卒散佈一百五多丈的城牆上,大部分的士卒都沒有聽到縣尉的大喊,應着了了,卻顯得秦軍格外勢弱。

與此同時,城中楚人聽到戰鼓聲,紛紛側耳傾聽。

雖然城中百姓大部分都不知道此時是何人攻城,但是,上庸之地,不用想也知道,攻城的肯定是楚人。

想到這,不少楚人便小心翼翼的向門外窺去。

而此時,早就得到消息的楚國富戶,一聽到戰鼓聲,頓時大喜過望。

楚軍殺回來了。

接着,又聽見城北傳來陣陣廝殺聲,顯示楚軍已經攻城了。

至此,城中的富戶便不再等待,立即帶着家僕出門而去。

此時,街道上巡邏的秦軍士卒已經全都被拉到城牆上防守。

楚人從家中出來,見街上無人防守,立即就有人大喊:“去北門,迎接楚軍進城。”

很快,六七家富戶二百多丁壯,便不約而同地殺到北門。

此時,衆人見北門門洞處只有二十多個秦軍士卒防守,立即士氣大振。

“殺!”

城牆上,此時縣令與縣尉聽着城中百姓的大喊聲,全都露出絕望之色。

接着二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直接轉身就走。

縣令縣尉率先逃亡後,城牆上的秦軍見狀,也不再抵抗,紛紛跟着逃亡。

城外,桓臧見城池已破,又看了看天色,卻見日頭已經開始偏西,此時率軍殺到鄖關外,今日已經來不及了。

“冬天的白天總是短一些。”桓臧輕輕一嘆,然後下令道:“傳令,前鋒五百人入城,其他人立即在城外休整。”

說着,便帶着軍隊向鄖縣而去。

而後桓臧帶着楚軍長驅直入,一路暢通無阻的殺到縣令府。

桓臧進入府中沒多久,一個士卒來報:

“報,將軍,我軍已經控制縣中府庫。”

“將軍,我軍已經控制四門。”

“將軍,我軍已經肅清城中秦人。”

很快,城中各處消息傳來,鄖縣再次回到楚國手中。

接着,待城中稍稍穩定下來,桓臧立即下令:

“傳令,立即徵召百姓,全城丁壯全部整編入伍,凡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者,編入軍隊,其他十四歲以上者,全都安排守城。”

“諾!”

“傳令,打開武庫,向百姓發放武器。”

“諾。”

“傳令,立即派人去鄖關外通知柱國,就說鄖縣已下,明日本將會全力從鄖關之後攻擊秦軍後陣。”

“諾。”

“傳令,讓城中響應我軍的楚人前來見本將。”

“諾!”

不多時,方纔起事接應的七個楚人快步來到桓臧戰車前,齊聲道:“拜見將軍。”

“免禮!”桓臧點了點頭,然後看着衆人道:“諸位國事艱難,如今柱國還在鄖關之外,本將欲盡起城中丁壯,以接應柱國進入上庸。只是,在下初來,對鄖縣之事不熟,故還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對城中的百姓稍稍安撫一二。事成之後,在下一定向柱國爲諸位請功。”

七人大喜,齊聲道:“願爲將軍效力。”

“好!”

就在鄖縣正緊張的將百姓編制入伍的時候,一個信使快馬從西面趕來,接着來到桓臧跟前稟報道:“桓將軍,在下奉上庸刺史之命,特來告知將軍,方纔長利縣楚人暴動,如今城中楚人已經驅逐秦人。

刺史說,他已在長利縣中徵召百姓,明日就會率領城中丁壯前往鄖關,還請將軍放心。”

“好!”桓臧大喜過望。

鄖關西部的上庸五縣,鄖縣長利縣位於北部,而房縣上庸武陵三縣全在南部。如今北部兩縣全都被楚國收復,可以說,這次攻略上庸的戰事已經成功了一半,只要明日攻克鄖關,楚國大軍全部進入上庸,那麼上庸之戰大局已定。

想着,桓臧便笑着應道:“好,有勞閣下恢復刺史,就說明日本將會先去鄖關,請刺史做本將後援。”

“諾。”信使應聲而去。

接着,桓臧再次吩咐道:“來人,速速通知柱國,長利已復。”

此時,鄖關中,宋墨對鄖關的慘烈攻防戰全然沒有半點反應,只是瞪着眼前的鄖縣信使,驚恐的怒道:“這怎麼可能,仞山小道有一千大軍防守,楚軍如何能突然我軍防守,突然殺到運限外。”

信使搖頭道:“將軍,仞山的我軍防線肯定已經被破,楚軍五千餘人從北面突然殺到鄖縣,然後鄖縣百姓反叛,城池頓時失守。”

“這···這···”宋墨聞言猛然後退數步,然後難以置信的道:“這怎麼可能。”

說着,想起阻截楚軍水師的軍隊來,臉色在變道:“不好,中計了,昭雎根本就沒打算從水路攻入上庸,他至始至終的目標就是鄖關。”

接着,宋墨身體微微一軟,勉強站立住後,大急道:“如今各縣的士卒全在南方水道阻截楚軍,就算現在我軍已經大勝楚軍,此時派出信使求援,然後等大軍趕到,這一來一回,恐怕最快也要兩日功夫。若是此時大軍正在四處圍剿上庸的山賊,等消息傳達,大軍聚集,再趕來上庸···”

說着,宋墨面無血色。

“不行,時間來不及了,明日楚軍必然會強攻鄖關。而且,現在殺到鄖縣的那一股楚軍遲遲沒有殺到鄖關,想來他們一定是在徵召城中百姓。鄖縣縣城之中有百姓近三千戶,一戶一丁便是三千人,如此明日殺到鄖關外的楚軍就超過八千。

如此,我鄖關還能堅持多久。”

就在宋墨遲疑不決之際,又一個信使跑來:“報將軍,長利縣楚人暴動,我軍不敵,長利縣已經失守了。”

“什麼?”宋墨大恐:“這···這···還有武陵上庸房縣,這三地···”

說着,宋墨立即下定決心:“不行,這鄖關不能呆了!”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章 出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