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

就在前方桓臧不斷派人對城牆保持壓力的時候,秦營中,原本包圍楚軍的四百秦軍,隨着黃克安排的後手兩百多人,沒過多少時間,便在楚人的前後夾擊下被殺崩。

近四百人會師後,黃克沒有理會散走的秦軍士卒,直接帶着衆人向前方殺去。

就在秦軍擊破了楚軍近十幾個盾陣時,身後突然傳來一陣廝殺聲。接着,一大波楚人從身後殺到城牆上。

城牆上的秦人正拼命的向外射擊,根本沒注意道楚人的到來。

等反應過來,便已經被楚人擊殺了二十餘人。

剩下的秦人見狀,頓時驚慌失措,紛紛捨棄了手中的弓箭,拿起長矛就轉身而戰。

營外,桓臧見城牆上的秦人大亂,強弩也不再向外射擊,頓時鬆了一口氣,緊繃的臉也微微一緩。

攻城沒多久,楚軍就已經戰死了六百多人,楚人的鮮血已經前方一百六十餘步的小道染紅,而秦人別說死人,連受傷的都沒有一個。

想着,心中大恨,怒道:“秦營已破,豎盾,殺。”

衆將士一聽,全都大吼着舉盾上前。

沒有強弩的干擾,這一次,楚軍很快殺到城牆下,然後順着梯子便向城牆上爬去。

不多時,城牆上的秦軍被清理乾淨,桓臧進入秦營,見到黃克後,立即開口道:“黃刺史,本將還需奪取鄖縣,然後接應柱國進入上庸。”

說着,桓臧看了看山頭上據守秦軍弓弩手,開口道:“刺史,這山上的秦人,就有勞刺史的人將他們堵在仞山小道,本將這就去攻取鄖縣。”

黃克點了點頭:“可,桓將軍,鄖縣那邊在下已經安排內應,將軍自去便可,只要將軍大軍一到,城中的貴族豪商便會率領家僕響應,迎接將軍入城。至於在下,還要去其他各縣通知各地的楚人起事,就不隨將軍去鄖縣了。”

“好,多謝刺史相助。”桓臧拱手一禮。

接着,二人便各自率軍而走。

就在桓臧快速殺向鄖縣的時候,另一邊,楚軍五十條大船,一百多艘小船,以及身後跟着的上千艘民船,已經與漢水的三千秦軍大戰多時,而且大戰已經進入最激烈的時候。

此時,楚軍已經有不少人登上河岸,正與守衛河岸的秦軍的廝殺。

秦軍盾矛手之後,還有大量的弓箭手正在朝不斷衝向岸上的楚軍射擊。

與此同時,楚軍大船上,也有大量的楚軍弓箭手朝岸上射擊。

大戰正酣,突然,秦軍身後殺出近兩千人。

這羣人正是襄成君司馬鄭當以及長利縣尉魯奉的隊伍。

此時,戰船上指揮大軍的潘獻見援軍已至,立即大喜的下令道:“援軍已至,殺。”

接着,戰船上的旗號一變,便有大股楚軍向岸上殺去,正有夾擊秦軍,然後一舉攻破秦軍防線的架勢。

另一邊,秦軍見身後殺出一大股楚人,也不見慌亂,當下分出數百人阻截。

隨着埋伏的楚人殺到近前,眼見便可前後夾擊攻破殺崩秦人,鄭當興奮的大吼一聲,然後率先向秦人殺去。

“殺!”

只是,鄭當才跑了三四步,前進的步伐頓時一滯,而後面如死灰的看着胸口冒出來的劍尖,回頭一看,刺殺殺自己的人卻是長利縣尉魯奉。

而且此時魯奉身邊的人正在對自己帶來的人下毒手。

魯奉背叛了。

“爲什麼?”

鄭當雙目死死的瞪着魯奉,想不通他爲什麼會突然對自己下次毒手。更想不通,明明上庸即將回到楚國的懷抱,魯奉在這關鍵時刻,竟然反了。

魯奉看着鄭當的雙眼,覺得他的目光有些刺眼,不由將目光移到他處,然後像是囔囔自語,又像是在解釋:“鄭司馬你還有主君,襄成君現在還在郢都好好的呆着。但是,我早就沒有主君了,我的主君長利縣尹早在長利被攻破時就與城同亡。

從公孫衍殺退秦軍,然後又從丹口撤軍的那一刻開始,我就不在是楚人,而是一個失去主君無處可依的流浪者。面對秦人的招攬,我沒得選擇!”

鄭當聞言,心中閃過一絲明悟:魯奉不是楚人,他是來楚遊仕的說客,在楚國的身份僅僅只是長利縣尹的門客,是被長利縣尹任命的縣尉,他只需對長利縣尹負責。所以,從長利縣尹死亡的那一刻起,他就無需對楚國負責。

此時,鄭當莫名想起不久前他聽到的那個令他憤憤不平的消息,楚王竟然聽從了屈原的讒言,竟然向各地派出縣尉與縣丞,還向各地封君派出了令尹。

原本他還憤憤不已,但是,現在···

原來左徒還是那個聞名天下的左徒

或許,大王早就看出了楚國各地的隱患,故而才聽從左徒的建議。

只是,如果左徒早點從襄陽回郢都,如果大王在上庸被攻克之前就向各地派出縣丞縣尉,或許,這一次,他就不會死了。

想着,想着,鄭當的思緒飄了很遠,然後眼前漸漸陷入黑暗。

鄭當倒下之後,魯奉立即帶着身邊的人向其他楚人殺去。

剛剛還是盟友,轉瞬之間,盟友就變成了要命的大司命。近兩千楚人,突然發現身邊誰也不能信,於是,立即陷入廝殺自保之中。

兩千楚人還未與秦軍接戰,便已經大亂而崩。

接着,秦國上庸郡都慰趙平帶着兩千秦軍殺到楚軍之後,見楚軍大亂而崩,頓時大笑道:“此戰我軍已勝,楚國柱國昭雎也不過如此!哈哈哈哈···”

大笑着,趙平向前一指,身側的秦軍立即向混亂中的楚軍殺去。

對面,魯奉叛亂,鄭當身死,早已每人指揮的楚軍,見秦軍殺來,還未接戰,立即潰敗四散。

趙平見此,大吼道:“傳令,全力絞殺這羣山賊,不要讓他們跑回山裡。”

另一邊,水師主將潘獻早就察覺到援軍的異常,此時,見秦軍還有伏兵,哪能不知自己已經遭到算計了呢!

接着,又見援軍潰散,立知大勢已去,於是,立即下令道:“傳令,鳴金收兵,退!”

話音,鳴金聲還未響起,身邊突然傳來一聲驚恐聲:“將軍,快看,漢水上游!”

潘獻轉頭一看,頓時面無血色,之見上游突然出現數百隻小船,而且還是冒着大火的小船,正順風順水的向他們這裡飛馳而來。

見此,潘獻顧不得還在岸上與秦軍的楚軍,直接大吼道:“退,快退。”

只是,大船轉向困難,而且身後還有上千民船正在搖旗吶喊,根本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

潘獻的指揮船還沒來得及轉身,那邊,秦軍的火船已經殺到。

潘獻見船隻起火,而且許多大船倉惶轉身,以致與其他船隻轉在一起,船隊頓時大亂。

而後,潘獻見坐艦短時間內動彈不得,一咬牙,“噗咚”一聲,直接從船上跳入漢水之中。

於此同時,起火的船隻上,楚軍士卒正如同下餃子一樣,一個接一個跳入漢水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