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

“渾水摸魚?”喜君與竟陵君聞言面面相覷,然後遲疑的看向羕陵君,不明白他究竟是什麼意思。

隨着公孫衍的歸來,應君與九里君等人也將返回郢都,等羣臣全部到齊,楚王召開大朝議。到時,便是賞賜與處罰之日,應君與九里君他們的罪行一目瞭然,如何渾水摸魚。

羕陵君見二人全都目不轉睛的看着他,便開口解釋道:“老朽不久前拜訪景氏的時候,無意中得到一個消息。”

“什麼消息?”喜君急忙問道。

羕陵君笑道:“景氏那邊有消息說,公孫衍圍堵秦軍之時,本應日夜加快行軍,以提前趕到漢水設伏。結果,公孫衍每日行軍不過五十里,最終與秦軍擦肩而過,導致大王精心佈下的局,最後功虧一簣。

故而,景氏那邊打算聯合羣臣彈劾公孫衍,治他一個貽誤戰機之罪。”

竟陵君一怔,隨後大喜的問道:“這消息可曾確認?”

羕陵君點了點頭道:“確認無誤,這是方城守景缺親自傳回的消息。”

“景缺?”喜君愣了愣後,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難怪,之前我就聽說景氏在聯絡羣臣,意圖將景缺調回郢都,並有意將他推上司馬之位,原來卻是有這等內情。”

竟陵君聞言這才反應過來。

之前他也聽到這個風聲,本以爲這是景氏打算付出代價,強推景缺上位。原來,景缺還有這個功勞,難怪他在羣臣的呼聲日漸高漲。

若是能就此將公孫衍拉下馬,拔掉在楚國掌軍的外人,這對所有的公室之人而言,都是大功一件!

此時,羕陵君點頭道:“不錯,老朽的意思,就是藉助羣臣彈劾公孫衍一事,推波助瀾···”

話未說完,竟陵君便大喜的道:“坐實公孫衍的貽誤戰機之罪,然後將公孫衍趕出楚國,結交朝中諸公,以聯合羣臣求情,請大王減輕九里君等人的罪責,從輕發落。”

羕陵君一怔,然後搖了搖頭:“不妥,朝中諸公的胃口太大,更重要的是,雖然我們的子弟沒有落在公孫衍手中,被直接送到大王哪裡。但是,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大王明察秋毫,此時應該已經聽到了風聲。若是我們聯合威逼大王,只會適得其反。”

喜君二人聞言,頓時想起刺史令陳軫來。

這麼多年過去,楚王讓陳軫組建的知北涯這個秘密組織,早已不在是秘密,已經廣爲人知。

想起楚王遍佈在各地的探子,三人同時變了顏色。

這事瞞不住楚王,想來這個時候,楚王應該已經知道了。

接着,羕陵君臉色沉重的道:“所以,老朽的意思,待公孫衍罪名定下之時。我們聯合上奏,借楚國大勝六國之際,借天降祥瑞之際,請大王大赦天下,一來可以赦免公孫衍,二來也可以赦免九里君他們,這第三,就算有人告發我等,也可免除我等的罪責。”

“大赦天下?”

喜君一怔,然後大喜道:“高,實在是高,若是大王大赦天下,九里君等人自然就免去流放之罪,免去貶爲庶人的責罰,我們也算對九里君他們有所交代了。而我等的事情,就算大王有所耳聞,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大王也會放過此事。”

接着,竟陵君也附和道:“羕陵君果然高明···”

羕陵君聽着二人的吹捧,淡淡的笑了笑,然後開口道:“明日老朽會親自前去拜訪太卜以及詹尹,請他們一同向大王進言。到時,請兩位聯繫其他封君,以及朝中的大臣。待朝議之時,請大王大赦天下。

另外,通知應君九里君他們,讓他們稍安勿躁,我們會在朝議中請求大王大赦天下的”

“善!”二人同時點頭應道。

次日。

熊槐看着眼前的太卜,露出一股笑意:“羕陵君讓賢卿前來遊說寡人大赦天下?”

“正是如此!”太卜觀遊拘謹的點了點頭,沒有半分欺瞞的意思。接着,見楚王陷入沉思中,不敢直視楚王,便低下頭,心中感嘆不已。

楚國一向都是極其重視鬼神的國度(當然,在這個年代,其他各國也差不到哪去),順帶的,侍奉並且能與鬼神相通的巫,在楚國的地位也是極高的。

尤其是楚靈王在位時,這種風氣更是達到了鼎盛,連宮中也有許多祭祀鬼神的場所,楚靈王自己就是楚國地位最高的大巫。

到了楚昭王時,哪怕楚昭王對鬼神之事信而遠之,但是面對大巫還是很尊敬的,心中一有不決,便向他的先祖觀謝父請教。

誰知到了現在這位大王···

觀遊偷偷瞄了一眼前方沉思的楚王,然後迅速收回目光。

眼前的楚王可不是常人,太卜想起楚王讓他乾的事,這個楚王表面上敬事鬼神,但是他乾的事,已經與宋國那個瘋狂的宋王想比,也差不到哪去。

宋王最初不也是小鳥生大鳥,然後用鬼神懾服他人嗎?

楚王也不差,竟用風箏冒充鳳鳥,擡高女媧大神的地位,用祭祀四方上帝的規格祭祀女媧,如是種種,這比當年的宋王利害多了。

通過楚王之前的種種行爲,太卜心中已經明白,這楚王與宋王一樣,骨子裡壓根就不懼鬼神。

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太卜已經沒有直面楚王的勇氣,楚王連鬼神都不怕,難道還會在乎他這個能通鬼神的人?

故而他一聽羕陵君要用鬼神遊說楚王,就立即前來向楚王稟報。

爲了避免受到牽連,被楚王送去見鬼神,他連羕陵君送了多少禮物,也據實以告。

免得接下來羕陵君用鬼神說事之時,會讓楚王以爲是他在背後謀劃。

另一邊,熊槐沒有在意麪前的太卜是怎麼想的,而是在心中將大赦天下的利弊仔細考慮一番後,微微頷首,然後開口道:

“太卜,國家歷經危難,國中父老兄弟與寡人共赴國難,此時的確需要大赦天下,以寬百姓之心。故,賢卿與詹尹等人,可與國中大巫聯繫,讓他們在國中鼓吹天人之事,爲大赦天下提前造勢,並在國中百姓之中,宣傳寡人的仁德。”

“唯!”

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六百章 心傷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六百章 心傷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