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

楚宮中。

熊槐看着從大殿外走進來的屈署,語氣較爲低落的問道:“屈卿,子青已經走了嗎?”

屈署點頭道:“回大王,臣已經親自將公子送上船,估計六七日後,公子便會抵達淮陰。”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這次子青去淮陰就封,是否太過冷清?”

“這···”屈署聞言一滯。

一般來說,公子就封,羣臣以及好友相賀,應該異常熱鬧纔是。

只是,這一次,因爲朝中重臣大多不在,再加上公子子青尚未行冠禮,且就封之日很倉促,導致這次就封異常冷清。

熊槐見屈署沒有迴應,嘆了一口氣,然後問道:“襄成君與新城君(韓國人質公子蟣蝨)跟着子青去淮陰了?”

屈署點了點頭,接着遲疑道:“大王,襄成君還好說,那新城君乃是韓國人質,楚韓兩國關係不穩,放新城君離都,萬一···”

熊槐擡手打斷道:“無妨,蟣蝨在楚國呆了近十年,寡人瞭解他,他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況且,他的新城君乃是寡人所封,在韓國沒有底氣與寡人翻臉之前,他還能回到哪去?”

“況且!”熊槐嘆氣道:“若是左尹能說服趙王與寡人聯盟,那麼子青就會前往趙國做人質,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襄成君與新城君乃是子青自幼相伴的好友,這個時候,還是讓他們聚一聚吧,等子青離開淮陰,再讓他們回郢都!”

“唯!”屈署聞言低下頭,不在相勸。

接着,熊槐頓了頓,問道:“屈卿,不知各地的封君來了多少了?”

屈署應着:“回大王,江漢之地的封君,以及洞庭一帶的封君,除了在軍中用事的封君,其他封君已經全部抵達郢都,至於江淮的封君,靠西部的封君已經到了,東面的封君還在路上。預計用不了幾日,各地封君就會全部抵達郢都。”

“好!”熊槐露出一股笑容。

與此同時,郢都城中賓館。

漢水南部的三位封君齊聚在一起,三人的臉色全都沒有一絲喜色,顯得略微陰沉,沉重。

此時,喜君急躁不已的向羕陵君問道:“羕陵君,不知你將我等找來有何貴幹?”

喜君話音一落,廳中的其他人全都看向坐在主位上閉目養生的羕陵君。

“諸位!”羕陵君睜開眼睛,然後嘆氣道:“老朽剛剛得到消息,公孫衍率領的大軍已經從方城回到鄧地,再有不到十日的功夫,就將返回郢都。”

“這···怎麼會這麼快?”一旁的竟陵君臉色爲之一變。

喜君遲疑的道:“陰君與應君他們不是說在拖延犀首回師的速度嗎?難道他們失敗了?”

羕陵君點了點頭:“犀首他們走到宛城時,犀首將陰君應君他們手中的軍隊解散了大部分。因爲陰君已經是食邑封君,沒有自己的軍隊,故而只能眼睜睜的軍隊被公孫衍解散,而無能爲力。至於應君他們二人,也是待罪之身,更加沒有能力反抗。”

“這···唉···”竟陵君聞言長長一嘆。

接着,羕陵君嘆氣道:“剛剛應君他們傳訊給我,讓我們加快行動,賄賂朝中諸公,幫助他們脫罪,否則,魚死網破,拉我們下水。

此外,我們送給陰君的禮物,因陰君無法滯緩公孫衍的速度,故而已經被陰君如數退回。”

喜君一滯,遲疑的看着羕陵君道:“羕陵君,那些禮物你應該沒有接受吧!”

羕陵君眼睛一瞪,右手用力的扯着自己雪白的胡續怒道:“喜君放心,老朽雖老,但還沒有老糊塗,送出去的禮物,自然沒有在收回來的道理。”

喜君聞言鬆了一口氣,接着,想起自己那個被應君他們扣留,被當作人質的庶長子,頓時又皺起了眉。

幾個月前,他們這些人見楚王意圖死守郢都,好像大勢已去的樣子,爲了避免遭到子蘭得勢後的打擊,故而紛紛派人或寫信給在鄧縣的子蘭,向他宣誓效忠。

結果,萬萬沒想到,楚王死守郢都的姿態,只是麻痹秦韓兩國的計策,並將他們也矇在鼓裡。

然後兩月沒到,突然之間,秦韓聯軍便被公孫衍擊退了。

前後不過數日之間,快到他們都沒有反應過來,戰爭便結束了。

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派去向子蘭效忠的子弟,因爲子蘭手中人才不足,故而一半被派到軍中領軍作戰,一半被子蘭帶在身邊任用。

結果,秦軍退走,應君等人投降,這些人全都成爲應君手中要挾他們的人質,要求他們全力助應君等人脫罪。

否則,這些人就將送到楚王面前。

一想到這,喜君頓時心浮氣躁,而後大恨道:“他們讓我等聯繫朝中諸公爲他們脫罪,可是,現在朝中根本就沒有多少重臣。

令尹景鯉已經爲承擔丹淅之敗而自殺謝罪,朝中根本就沒有令尹。柱國景翠司馬昭雎左司馬唐昧等人,全都在外領軍未歸,左尹昭常昨日便已經離開郢都前往趙國聯姻,大夫昭蓋早就被大王派往江東,連大夫靳尚也被大王派出淮陰擔任淮陰令尹。

屈署那個傢伙自從屈匄在丹陽被圍,屈氏一脈元氣大傷後,就恬不知恥的投靠了被大王信任的屈原,跟我們就不再一條線上。

剩下的範環左成等人,影響力太小,根本就難以左右大王的態度,這叫我們怎麼幫他們脫罪?”

竟陵君深以爲然的點頭道:“不錯,他們所犯的罪行乃是叛國之罪,依楚國之律,應滅殺滿門。這麼大的罪行,大王不殺他們,已經是仁慈了,我們如何能幫他們脫罪?”

說着,竟陵君搖頭道:“而且,大王已經把屈原從襄陽召回,屈原用事,一向呆板苛刻,大王又一向偏信屈原,這叫我等如何爲他們脫罪?”

喜君聞言,搖了搖牙,大恨道:“若是把我等逼急了,大不了主動向大王請罪,斷絕與那逆子的關係,將所有的罪責全都推給逆子,然後派人向南後求情,說不定大王會看着南後的份上,對我等從輕處罰。

若是屈原不依不饒,我等也可割地抵罪,總比他們九里君八個傢伙,將要滿門貶爲庶人強!”

一直在默默聽喜君二人宣泄怒火的羕陵君,聽到此言後輕咳了兩聲,見喜君二人看了過來,便搖頭道:“二位,事情還沒有到這一步。”

喜君一怔,遲疑的看着羕陵君道:“難道羕陵君有辦法爲九里君他們脫罪?”

羕陵君搖頭道:“脫罪是不可能的,但是卻又辦法爲他們減罪?”

“是何妙計?”竟陵君難以置信的問道。

“將水攪渾了,然後渾水摸魚!”羕陵君淡淡的道。

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四十七章 昭陽遺言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