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

詹陽君聞言面色一白。

自從楚王宣佈他們這些投靠子蘭的人爲叛逆後,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若是聯軍戰敗,他們這些被楚王拋棄的人,所有的一切全都完了,十有八九會被楚王滅族的。

想着,詹陽君心中不願相信,看着應君,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苦笑,聲音顫顫發抖的道:“應君,這應該是你在跟在下戲言吧?”

應君看着詹陽君,面色平淡,沒有回話。

良久,詹陽君見應君面無懼色,定了定神,然後遲疑的問道:“應君,我等被迫投靠公子子蘭,已經被大王宣佈爲叛逆,若是聯軍戰敗,我等如何是好?”

應君聞言微微鬆了一口氣。

他在這裡等候許久,爲的就是詹陽君這一句話。

“詹陽君勿憂!”應君笑了笑道:“丹淅之敗與我等無關,投靠公子子蘭更非我等之願,大王之前下詔要誅滅我等全族,無非是因爲戰事不利,故而氣急敗壞之下才說出的氣話。”

“應君,在下也相信那是大王的氣話,以大王數十年來的仁義,應該做不出這種殘暴之舉,只是···”詹陽君看着應君,面色糾結道:“只是大王的話已經說出口,一言九鼎,豈會收回。”

“詹陽君爲何如此糊塗!”應君笑了笑,而後搖頭嘆道:“自從各國伐楚以來,我楚國先後失去漢中上庸漢北諸地,上將軍昭鼠,葉公金君等人先後戰死,士卒更是死傷超十萬餘。

還有,在陳地,陳城以北之地,已經盡數爲魏國所取,司馬昭雎率領十五萬大軍,連同城中百姓,死傷已經超十五萬。

經此一役,我楚國可謂元氣大傷矣!”

詹陽君聞言心中露出一陣竊喜,楚國雖然損失慘重,他們這些封君雖然同樣損失慘重,但是,無論如何,在襄陽之外,他們手中的兵力加起來,依然還有四萬有餘,這便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想着,詹陽君喜行於外:“應君是說大王會因爲此戰損失慘重,而打算招降我等。”

應君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詹陽君一怔,急忙開口問道:“應君這是何意。”

應君沉吟了一下,看着詹陽君許久,這才面色沉重道:“大王不是要招降我等,而是打算讓我等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詹陽君一愣,應君的意思很明顯,他已經與郢都的楚王牽上線了。但是此刻,詹陽君沒有關注這點,而是驚疑地問道:“如何算戴罪立功?”

應君將楚王的詔令一一說出,然後看着神色不斷變換的詹陽君沉默不語。

此時,詹陽君同樣也陷入沉默之中。

這又是一次艱難的抉擇。

上一次子蘭舉起屠刀,衆人被逼無奈只好投靠子蘭,那是沒得選。

這一次,雖然貌似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如何選擇,比上次還難。

眼下雖然詹陽君已經相信韓軍戰敗的事情,但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楚軍還未完全佔據優勢。

只要韓軍不退回韓國,而是繼續留在淅水西岸,那麼秦軍的後路糧道就還沒有斷絕。如此一來,沒有後顧之憂的秦軍,其實力依然比漢北的楚軍強大。若是在韓軍情況不明之時,貿然背叛,一旦遭到秦軍的雷霆一擊,那麼就憑襄陽城外的這些楚軍,肯定攔不住。

而且襄陽城中的屈原,也未必會冒險來救他們,更不要放他們進城,如此一來,他們就危險了。失去軍隊的他們,也就沒有了價值,如此,他們就只能放棄楚國的一切,遠走他國。

可若是秦軍不信任韓國,決意從襄陽退走,而他們卻遲疑不定,坐失立功的機會,那麼他們這支軍隊對楚國而言,他們同樣也將毫無意義。

真到了那時,恐怕他們會遭到公孫衍屈原以及陰君等人的圍剿,如此,等待他們就是滅族。

想着,詹陽君頭上汗如雨下,心中陷入劇烈的掙扎。

現在,他正在進行一場豪賭,壓上了身家性命的豪賭,壓錯注則必然一無所有。而且,此時他還不能不賭,若是不賭,同樣也將一無所有。

良久,詹陽君摸了摸額頭上的冷汗,然後擡起頭來,看着應君道:“應君,大王的消息,你是如何知道的?”

應君聞言笑道:“詹陽君,你是知道的,應地在葉地的北面,在下與葉公是鄰居。

數月前,葉公之子率領族中十四歲以上的子弟死守葉地,但是不幸,這些人全部死在葉城。不僅如此,子蘭得知葉公一脈寧死不降後,更是下令滅葉公滿門。

雖然葉公子嗣大部分都被召陵君處死了,但是葉公的一個門客卻帶着葉公一個年僅三歲的重孫逃到北方,被犬子所救。犬子知道在下一向仰慕葉公,故而將其隱匿起來。一個月前,犬子將他送到了郢都。”

詹陽君看着應君道:“也就是說,讓我們戴罪立功的事情,是大王親口所說了。”

應君點了點頭。

接着,詹陽君也點了點頭。

見此,應君終於鬆了一口氣,只要詹陽君這個在子蘭的逼迫下,率先投靠的封君再次站在郢都這邊,那麼其他被強迫的封君,也將再無顧慮。

次日清晨。

屈原站在襄陽城牆上,一言不發地向城外的秦軍大營方向眺望。

良久。

一個斥候快步跑到屈原身側:“將軍,探子來報,秦軍已經連夜退走,此刻秦軍大營已空。”

“好!”屈原點了點頭,然後皺了皺眉,轉頭看向北面的另一個方向,哪裡是僞楚大營的位置。此刻,他正在等候應君的消息。

雖然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但是,秦軍的實力依然比襄陽城要雄厚的多。

若是城外楚軍不倒戈,屈原根本不敢出城追殺秦軍。

只是,屈原見楚營方向沒有任何動靜傳來,不由有些不滿。

“傳令,派出三千楚軍去秦軍大營,燒掉秦軍大營。”屈原目不轉睛的看着楚軍大營道。

“諾!”

不久,屈原便在城牆上看到秦軍大營的位置燃起了這一陣火光,又過了一會兒,一個斥候來報:“將軍,探子來報,楚軍大營有異,似乎他們正在內訌!”

屈原聞言,臉上露出一陣笑容。

不久。

詹陽君快馬趕到襄陽,進入城中,來到屈原面前,奉上兩個木盒後,百味陳雜的拱手道:“屈將軍,在下奉應君之命,特來獻上召陵君以及弋陽君的守首級,向將軍請降。”

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