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

說着,甘茂笑了笑道:“但是,此時只要我秦軍一到,先擊敗景缺,然後攜大勝之勢攻破宛城,到時,襄陽城中必然士氣大跌。如此,我等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破襄陽城。”

子蘭聞言張了張嘴,雖然很想說:你剛剛可不是這麼說的,但是話到了嘴邊,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

子蘭離去後,就在甘茂抽調兵力之際,又一個信使飛快的跑來稟報道:“將軍,在下奉公仲將軍特來相報,昨日宛城一戰,公孫衍率領的近衛軍突然出現在方城守軍中,楚軍攻勢異常兇猛,我軍不敵,大敗而退,請秦軍小心。”

甘茂一怔,這一個信使與方纔那個信使前後相距不過半個時辰,就這麼一點時間,韓軍就敗退了。如此短暫的時間,楚軍就能擊敗韓軍,楚軍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若是楚軍追殺,韓軍必然會出現潰敗。

想到這,甘茂突然想起一事,然後心中一突,目不轉睛的看着信使問道:“使者,公仲將軍向何處敗退,是否需要我秦軍支援?”

信使應道:“多謝將軍好意,不過我軍已向西方撤退,故而無需秦軍救援了。”

說完,信使看了看臉色難看的甘茂,脖子微微一縮,然後一拱手,轉身便走。

見此,甘茂臉色頓時一白。

韓軍向西撤退,這一退,秦國就危險了。

若是公孫衍一路追到丹淅之間,然後堵住丹水這一秦國的糧道,那麼襄陽城外的二十萬秦軍,則必將陷入死地。

想着,甘茂心中一急,立即吩咐道:“傳令,立即鳴金收兵,速速請丞相回營。傳令,讓營中留守的守軍立即收拾東西,準備撤退!”

襄陽城。

正當攻城正激烈的時候,秦軍之後傳出一陣鳴金之聲。清脆的聲音頓時傳遍整個戰場,讓正在交戰三方同時大吃一驚。

城牆上,屈原在激烈的防禦戰中,猛然一聽秦軍的鳴金之聲,頓時心中一動,然後擡頭向北方眺望,暗喜道:“莫非犀首已經在宛城大破韓軍?”

想着,立即下令道:“傳令,立即城牆上的士卒下去休息,讓城中的婦孺準備食物。告訴她們,今日大開糧倉,不再控制口糧,所有百姓賞肉一塊,所有士卒賞肉三塊。

另,告訴將士們,這一戰,我們勝利了。讓將士們抓緊時間休整,隨時準備出城與秦軍一戰。”

“諾!”

城外。

召陵君看着秦軍快速撤退的身影,心中閃過陣陣疑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秦軍竟然在攻城正急之時突然退兵。

只是秦軍退走,他也無可奈何,只能一面讓人去打探消息,一面讓楚軍撤退。

秦營中。

回到大營的樗裡疾一見甘茂,立即問道:“左丞相,何故鳴金?”

甘茂搖了搖頭,揮退衆人後,然後纔敢告知宛城之事。

樗裡疾聽到一半,就變了顏色,等甘茂說完,頓時頭上冷汗直冒。

“我軍危矣!”

甘茂點了點頭,應道:“丞相,宛城之戰是昨日發生的事情,若是公孫衍殺向丹淅,恐怕最遲明日就會抵達析邑,斷絕我軍退路。故,在下方纔鳴金收兵,就是打算立即退兵,否則,等公孫衍殺到丹漢交匯處,恐怕我們連上庸的通道也會阻斷。”

樗裡疾點了點頭:“左丞相言之有理,眼下必須立即退兵。”

正說着,一個士卒在帳外稟報道:“將軍,楚王來訪。”

“楚王子蘭!”樗裡疾一怔。

此時,甘茂露出一絲喜色:“楚王來的正是時候,傳令請楚王進來。”

“諾!”

甘茂吩咐之後,見樗裡疾疑惑的看過來,立即開口解釋道:“丞相,眼下我秦軍陷入危難,那些被楚王子蘭強行壓服的楚國貴族,得知消息後,必然會立即反叛,極有可能會反戈一擊。故,此時楚軍已經對我秦軍沒有價值,相反,此時他們已經成爲我們的敵人。

但是楚王子蘭卻不一樣,一個楚王在我秦國手中,無論是殺是放,都是一個重要的籌碼。故,在下以爲楚王子蘭必然要帶到秦國。”

樗裡疾略一沉吟,便明白甘茂的意思。

雖然眼下秦軍身側的五萬楚軍已經是敵非友,但是未來就說不定了。

投靠子蘭的楚國勳貴,已經打上了子蘭的烙印,即便倒戈相向,戴罪立功,回到楚國之後,恐怕也會遭到楚王的打擊。如此,這些在楚國擁有極強人脈的勳貴,必然會對楚國心懷怨氣,若是無事也就罷了,一旦有事,只要秦國動用子蘭這顆棋子,必然能能對楚國造成極大的麻煩。

而且,楚國新君即位後,就算楚國無事,也可廢物利用,用子蘭從楚國哪裡換取許多東西,相信楚國新君肯定會願意付出代價的。

想着,樗裡疾點了點頭道:“有勞左丞相接待楚王子蘭,本將這就去整頓軍隊,今夜我們連夜退走,爭取在公孫衍殺到漢水前,全軍進入上庸。”

“諾。”

另一邊。

襄陽城中,屈原接到公孫衍的軍令,頓時露出大喜之色,長嘆道:“大戰經年,終究還是我楚國勝了!”

感嘆了一陣之後,屈原便吩咐道:“傳令,立即派人去打探陰君的軍隊到哪裡了,讓他快速前來與我匯合。

另,派人去城外楚營勸降!”

當夜,城外楚營。

詹陽君看着對面的應君問道:“應君,不知此時到訪有何貴幹?”

應君搖了搖頭,讓親衛在外警戒後,低聲:“本君得到消息,昨日公孫衍在宛城大破韓軍,韓軍潰敗,正在逃亡淅水以西。”

詹陽君一怔,頓時腦子一片大亂,這才投靠秦韓兩國扶持的楚王子蘭一個多月,韓國怎麼可能說敗就敗了呢!

良久,詹陽君稍稍反應過來,難以置信的看着應君道:“應君,如今你我身在大王帳下用事,豈能詛咒盟友,這種玩笑開不得!”

應君搖了搖頭,鄭重的道:“詹陽君,本君可不敢在這個時候開這種玩笑。你難道忘了今日大王爲何來襄陽,難道忘了今日秦軍爲何突然鳴金收兵,種種跡象表明,這事千真萬確,韓軍真的敗了,而且極有可能會直接退回韓國。”

說着,應君看着詹陽君,伸出食指,指着腳下的土地道:“而眼下,這裡,秦國的大軍已然成爲一支孤軍!”

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章 出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