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

秦軍中,樗裡疾得知甘茂阻礙楚軍不足一個半時辰,便全軍潰敗而走,不由大吃一驚。

甘茂歸來,樗裡疾第一時間找到他,奇怪問道:“左丞相,方纔可是出了何事,一萬大軍,爲何潰敗的如此之快。”

甘茂連喘三口氣,才應道:“丞相,不知何故,應君所部的楚軍封君,全都悍不畏死,帶着親衛親自衝鋒陷陣,瘋狂的對我軍陣線發起進攻,我軍抵擋不住,前軍的符將軍戰死,士卒大崩,只能退走。”

樗裡疾聞言不禁皺起眉頭。

按照原本的估算,應君所部的楚軍,乃是各地臨時拼湊的軍隊,應君等人連續背叛,又攻城一月有餘,此刻應該人心渙散,士氣低下,戰力嚴重不足纔是。故而甘茂打算斷後之時,樗裡疾纔給了一萬兵力,讓他堅守到天黑再撤退。

結果,應君等人的戰力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此時,甘茂的呼吸漸漸平復下來,開口道:“丞相,楚軍出現這種情況,恐怕是應君受楚王所逼迫,比如全族貶爲庶人,無功者將會辱及祖先,要被挖祖墳等等,故而應君他們纔不得已而死戰不怠。”

樗裡疾點了點頭,甘茂的猜測也正是他心中所想。若非他們不是被逼到極處,必然不會如此。

只是雖然知道原因了,但對目前的局勢沒有絲毫改觀。

正在此時,一個斥候來報:“將軍,楚軍已經追到我軍二十里外。另,漢水之北四十里之外也出現一支三萬人的楚軍,他們打着陰君的旗號,似乎是楚國鄢城的援軍。”

樗裡疾心中一沉,對秦國來說,最壞的事情發生了。

若是不久前楚軍還沒有實力與秦軍一戰,那麼陰君等人的到來,身後的楚軍已經可以與秦軍相爭了。再加上公孫衍所部,即便正面對決,楚國也不會落入下風。

一旦秦軍被堵在漢水,遭到前後夾擊,則真的危險了。

想着,樗裡疾將目光看向身邊的甘茂,然後飽含期待的問道:“左丞相,事急矣,我等應該如何是好?”

甘茂心中頓時一滯,暗道:方纔自己已經斷後一次了,難道還要再次去斷後?

明顯,這次斷後跟上次不同,上次應君屈原等人的大軍都在南岸,斷後之師還能從容退走。但是這一次,一旦鄢城陰君的大軍從北面殺到前方堵路,那就退無可退,只能束手就擒。

想着,便無視了樗裡疾期待的目光,拱手應道:“在下願聽丞相吩咐。”

樗裡疾見甘茂不接話,不願主動請求斷後,也沒有出言相逼。若是他開口逼死了一個左丞相,哪怕他是秦王的親叔叔,恐怕也只能自殺謝罪了。

想着,樗裡疾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事已至此,要想全軍而返已不可能,必得壯士斷腕,留下一支大軍在此阻攔楚軍,然後主力才能退回秦國。”

說着,樗裡疾又看向甘茂問道:“不知左丞相心中人選?”

甘茂一聽樗裡疾又問他,不好推脫,想了想,拱手應道:“丞相,在下門客馮喜,早年隨相國張儀出使各國,頗具才能,若是讓他率領五萬精兵斷後,必能阻攔楚軍的追擊。”

樗裡疾聞言頓時在心中暗罵,此時也不知道公孫衍有沒有在前方等着,若是此時留下五萬精兵,再加上剛剛甘茂自己損失的近一萬精兵,這一下就損失了六萬精兵。雖說一路急行遇上公孫衍的機率很低,但是,萬一在前方碰上公孫衍堵路呢?

十萬出頭的兵力,如何能從公孫衍手中的近十萬大軍中突圍而出。

想着,樗裡疾應道:“本將只能留下三萬精兵斷後。”

甘茂遲疑了一下,搖頭道:“丞相,以馮喜之能,恐怕三萬精兵難以攔住瘋狂的楚軍。”

樗裡疾聞言一滯,眼睛餘光瞥了一眼甘茂,見其面無表情,便知道甘茂這是不想讓自己的門客留下送死。

想着,樗裡疾便自言自語道:“在下門客李通,精通兵法,熟知戰事,若是讓他留下來阻截楚軍,必能成功。”

說着,樗裡疾不等甘茂迴應,便吩咐道:“讓門客李通來見本將!”

而後,待夜色降落,一直三萬人的秦軍,打着火把,繼續向前而去。

次日。

應君等人追擊一個多時辰後,一個斥候來報:“將軍,前方十五里處的路上出現一個秦軍軍營,營中有衆多秦軍,具體數量不詳。”

“軍營?”應君一怔,然後立即吩咐道:“傳令,大軍繼續向前。另,派人通知後方的襄陽守屈原,告訴他有秦軍堵路。”

“諾!”

不久後,屈原與應君來到秦軍軍營前,見到了一個只有簡易木柵的軍營後,不由皺了皺眉,這又是一支斷後之軍。

在秦營外巡視了一遍後,見營中秦軍規模,起碼有兩萬之衆。

應君自付,以其所部之力,短時間內難以攻克重兵把守的秦營,哪怕是一個臨時營寨。於是,便開口問道:“屈將軍,眼下局勢,不知將軍有何高見?”

屈原笑道:“此事易耳,秦軍坐困軍營,我等完全可以不必理會,只需留下一支軍隊再次牽制,然後主力直接渡河去北岸,繞過秦營,然後繼續追擊便可。”

應君皺了皺眉,遲疑道:“將軍,眼下我軍沒有渡河工具,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全軍渡河。”

屈原淡淡的應道:“這個簡單,沒有工具那就下令士卒立即打造木筏便可,只要木筏打造完成後,立即讓一部分士卒渡河,然後不斷運輸士卒,本將相信,半日之內,大軍便可全都渡過漢水。”

“這···”

不同於屈原平淡,此時應君心中有些急躁,半天功夫渡河,再加上重新整頓軍隊的時間,恐怕今日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接下來又如何才能追上秦軍。

這一戰,屈原有功無過,他自然可以不急。但是應君他們卻不能不急,若是沒有取得對秦軍的大勝,斬殺秦將而歸,他們如何贖罪?

屈原見應君沉默不語,便開口問道:“應君可是有更好的辦法?”

應君聞言又看了看前方的簡易秦營,心中同樣無計可施,若是強攻秦營,能否在半天之內攻破秦營,應君沒有一點把握,似乎臨河造船的速度還要快一些。

想着,應君便無奈的應道:“將軍之計甚善,在下附議。”

感謝書友已回不去了的打賞!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五十二章 鳥毛插冠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術士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