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然後,熊槐繼續道:“犀首,如今各地的援軍已經向郢都趕來,寡人的詔令,會讓各地在一個半月之內,將援軍全部帶到郢都。而寡人會在郢都北部建立一個大軍營,用以安放各地援軍,屆時會嚴禁任何人離開軍營,以確保消息走漏。

同時,寡人已經派人傳令方城守景缺,宛城將軍莊蹻,襄陽守屈原,讓他們都聽犀首號令。另,犀首帶着兵符以及寡人佩劍前往,故,請犀首不必擔心他們不從號令。”

“謝大王!”公孫衍拱手一禮,接着,再問道:“大王,不知魏國那邊如何!”

熊槐笑道:“請犀首放心,寡人已派人讓左尹正式向魏王絕交,以麻痹秦韓兩國。”

說着,熊槐鄭重的看着公孫衍,然後拱手行禮道:“故,如今寡人已經將所有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寡人便將決定楚國命運的一戰,全部交付給犀首你了。”

公孫衍見狀,立即鄭重的下拜道:“請大王放心,臣此去漢北,必大勝而歸,如若不然,臣必以死謝罪!”

···

另一邊。

漢南各地,封君以及各地縣尹見公孫衍帶着楚王的近衛軍放回郢都,然後親自指揮士卒在郢都北部修建軍營。

再三確認消息確實後,所有人都大驚失色。

這個時候,大家腦海中只冒出一個念頭,那就是齊魏兩國遲遲不願接受楚國的求和,導致楚王對戰事信心不足,故打算放棄北面的領土,意圖死守郢都。

想到這,許多人開始另謀出路。

而後,漢南各地羣魔亂舞,打算投靠子蘭者有之,意圖腳踏兩隻船者有之,下定決心以死報國者亦有之。

襄陽城外。

再次激戰一日,秦軍再次無功而返後,樗裡疾站在襄陽城外,目視襄陽,不由皺起眉頭。直到天色昏暗,襄陽城中豎起了火把,並在城外不遠處設置了火堆,這才臉色難看的收回目光。

回到軍營,樗裡疾聽取了甘茂統計出來的戰果後,頓時長嘆一聲:“左丞相,你我指揮秦楚聯軍圍攻襄陽一月有餘,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激戰一月後,敵我全都傷亡不少,但襄陽城中士卒絲毫不見減少。

故,本將很懷疑,這襄陽城中真的只有少量士卒,其他的都是普通壯丁百姓嗎?還是說屈原將所有的楚國貴族都欺騙了,他根本就沒有解散丁壯,分田爲民,而是讓襄陽的五萬壯丁進行屯田,農時種田,閒時訓練。

所以,我們攻打襄陽,面對是五萬訓練數年之久的精銳之師。不然,根本無法解釋襄陽城中所發生的一切。以我秦軍的兇悍,圍攻壯丁守城的城池,接連強攻一月餘,絲毫佔不到便宜,連城牆的一角都沒有佔據住,這實在不合常理。”

甘茂聞言沉默了一下,然後開口道:“丞相,以在下觀之,襄陽守城得法,城中必有精通守城的墨者。而屈原此人,臣有過了解,他之所以能在十幾年前嶄露頭角,就是因爲在秦楚交惡時,曾以一介白衣,鼓動了大量的丁壯守城,並在秦軍的圍攻下一直堅守到楚軍來援。

而屈原主政襄陽數年,一直輕徭薄賦,深得民心。故,以屈原的能耐,必然能讓城中百姓樂爲效死。

此外,在我等圍攻襄陽前,各國圍攻楚國的戰事已經爆發一年多,這麼長一段時間裡,屈原不可能不會訓練丁壯。所以,我們圍攻襄陽,纔會出現這種情況。”

樗裡疾聞言點了點頭,然後想起楚軍南部重鎮鄢城,以及郢都,頓時一滯,接着開口問道:“左丞相,大王那邊是否有消息傳來,我們是否還要繼續圍攻襄陽?

此時,楚國漢中上庸漢北皆已落入我秦韓兩國之手,殺到郢都的事情,讓楚王子蘭割漢北之地的事情,暫時根本行不通。所以,此時,我等應該見好就收,立即率軍前往宛城,拔掉楚國在漢北的最後兩顆釘子,以儘可能的削弱楚國,將楚國的勢力壓制在漢水以南。”

甘茂應道:“丞相,大王那邊暫時還未有消息傳來,想來,北方還需要一點時間,畢竟義渠的事情,並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爲轉移的。所以,退兵的事情,暫時還不急。”

樗裡疾嘆道:“希望義渠王快點動手吧,不要這麼拖拖拉拉的。”

正說這,一個士卒在帳外稟報道:“將軍,楚王的王車已到軍營外,正欲求見將軍。”

“楚王?”樗裡疾一怔,隨後反應過來,這楚王是鄧縣的楚王子蘭。

想着,樗裡疾立即應道:“好,請楚王稍後,本將這就前去迎接。”

不多時,樗裡疾與甘茂親自引着喜形於色的子蘭來到帳中。

接着,三人留下諸位,子蘭坐在首位,盛君陪侍,而樗裡疾甘茂坐在子蘭對面。

坐畢。

樗裡疾疑惑的問道:“臣見大王笑意不斷,而且此時來見臣,莫非是有什麼好消息要告訴臣嗎?”

“寡人早就聽聞將軍在秦國被人稱爲智囊,今日一見,果然見微知著。”子蘭笑着點了點頭,然後開口道:“不錯,寡人正是有一個大好的消息要告訴兩位將軍。”

樗裡疾一怔,對楚王子蘭來說,所謂的大好消息,無疑就是南面出現重大問題,想着,立即問道:“大王,不知是何消息?”

子蘭笑道:“兩位將軍,不久前寡人的父王殺掉了彭君等人,重賞了陰君,以逼迫各地阻攔寡人回都。”

樗裡疾一怔,然後與甘茂對視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然後再次看向子蘭,開口道:“大王,楚王恩威並施,這對大王來說,恐怕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吧!”

子蘭點了點頭,接着笑道:“雖然這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父王因爲擔心各地背叛,隨後強令各地派兵前往郢都,並且將公孫衍也調回郢都練兵,這就是一個大好消息。”

“難道···”甘茂立即就從子蘭的隻字片語中,想到了一系列的可能。

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