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

此言一出,衆人頓時臉色都變得鐵青,尤其是封地在郢都之北的封君,更是整張臉都臭了。

若是襄陽失守,鄢城棄守,而他們的百姓大部被調來防守郢都,若是秦韓聯軍直撲郢都還好,但如果殺到他們的封地,他們如何能守住封地?

“這···這···”

此時,竟陵君嘟囔着,然後一屁股坐在腳上,接着,像是自我詢問,又像是詢問衆人,低聲道:“若是襄陽失守,我等且爲之奈何?”

在寂靜的房間中,竟陵君的話頓時被所有人聽在耳中,然後衆人捫心自問,自我詢問。

很快,房中諸人的神態便出現分化,一些人如羕陵君等人,面色如常,似乎襄陽失守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到他;一些人如喜君,面色扭曲,似乎內心正在做劇烈的掙扎;另一些人如鄢陵君,則是面如死灰。

只是,雖然他們神情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沒有說話。

一時間,房間中死寂一片,落針可聞。

良久,羕陵君大破房中的死寂,開口問道:“諸位,不知你們對屈原所在的襄陽瞭解多少,屈原能堅守多長時間?”

“這···”衆人頓時面面相覷。

襄陽被楚國勳貴刻意遺忘,他們怎麼可能會主動打探襄陽的消息呢。

此時,喜君開口道:“我等上一次關注襄陽,還是屈原築城成功後,解散壯丁,分地立戶,以吸引周圍百姓之時。至於襄陽的狀況,此刻消息甚少。

不過依在下想來,襄陽原本的五萬戶百姓,再加上於中萬戶百姓,以及各地遷往襄陽的百姓,恐怕整個襄陽的百姓也就二十萬左右。

這些人堅守城池······”

剩下的話喜君沒說,但是衆人都心領神會。

那就是對襄陽之地不看好。

此時,竟陵君突然恨道:“可惡,大王讓屈原築城,不想屈原罔顧君命,化軍爲民。若是襄陽築城成功後,屈原如唐昧一樣,將築城的五萬壯丁訓練成五萬大軍,那麼襄陽必可堅守數月之久。”

鄢陵君搖頭道:“襄陽百姓不少,單是那五萬壯丁,便可堅守一到兩月。只是,如果秦軍繼續圍攻襄陽一兩月,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說着,鄢陵君又道:“而且,大王的近衛軍在秦軍攻城之前,就已經退到鄢城了···”

衆人聞言,臉色再次一沉。

羕陵君見衆人對襄陽知之甚少,笑了笑道:“老朽從來都沒有想到,竟然也會有希望屈原能爲國立功的一天···”

衆人聞言,頓時臉色一變!

不久後,衆人離去後,羕陵君對自己的令尹司馬吩咐道:“司馬,你立即回去徵召領地內所有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丁,徵召完成後,按照大王之命,率足額男丁前來郢都。至於剩下的人,立即交付司敗訓練,稍後,本君準備堅守羕陵,以爲大王盡忠。”

“是,君上。”

接着,羕陵君在司馬離去後,向令尹吩咐道:“令尹,安排子奇去鄧縣吧!現在這形勢,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所以,爲了延續羕陵君的家族,還得兩頭下注。

這雞蛋,總不能同時放在一個籃子裡,萬一雞飛蛋打,那就完了!”

“諾。”

與此同時,做着與羕陵君同樣決斷的人,不在少數。

另一邊,陰君等人離開郢都後,一路疾行趕往鄢城。

回到鄢城後,陰君立即找到了軍營中的公孫衍,然後然後遞上一個木盒道:“將軍,大王傳來詔令!”

公孫衍點了點頭,然後打開木盒,拿出其中的兩塊木簡看了一眼,接着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而後,公孫衍將楚王給自己的詔令收入懷中之後,接着又將另一塊木簡遞給陰君,笑着道:“陰君,大王有令,讓老夫即刻率領近衛軍返回郢都訓練軍隊。故,特將鄢城守軍全部交給陰君統領,希望陰君不負大王之望,能堅守鄢城。”

陰君一怔,隨後大驚失色道:“犀首,若是你回郢都訓練軍隊,那麼誰來統帥江漢大軍,主持大局,以擊退秦韓聯軍。”

公孫衍笑了笑道:“陰君請放心,自然還是本將主持整個江漢的戰局。本將既然立下誓言,肯定不會就如此作廢。只是如今鄢城兵力不足,還不以擊潰秦韓聯軍,故,本將還需另外訓練一隻大軍,以奪回丹淅防線。”

陰君本以爲公孫衍會拒絕楚王讓他回都的詔令,但一聽公孫衍真的打算回返回郢都,頓時傻眼了。

這公孫衍打算跑路了!

陰君怔了怔後,再次開口道:“犀首,既然你要返回郢都,何不將大王近衛軍留下。如今秦韓聯軍圍攻襄陽正急,襄陽危在旦夕,襄陽一破,聯軍便會殺到鄢城。而鄢城中,只有在下帶回的一萬七千潰軍,再加上犀首從郢都新徵召的新軍。

此刻城中士氣低落,軍隊戰力不足,故請犀首讓鄧陵將軍帶着近衛軍留下,以衛鄢城。”

公孫衍一怔,沒想要陰君竟會提出這樣的請求,想了想,搖頭道:“陰君,不是本將不近人情,實則是近衛軍乃是大王直屬軍,只聽從大王的調遣,本將不敢私自答應。

故,若是陰君有意,可上書請求大王,只要大王同樣,近衛軍必定會留守鄢城。”

陰君:“···”

當日,公孫衍未做片刻停留,直接帶着所有的近衛軍將士離開鄢城,然後一路南下,直往郢都。

而在公孫衍身後,則是一片大亂的鄢城。

與此同時,公孫衍連同楚王近衛軍一同返回郢都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另一邊,公孫衍沒有理會這些消息,而是帶着近衛軍疾行軍,第二日下午便趕回郢都。

公孫衍率軍回都後,一面下令軍隊在郢都城外二十里處安營紮寨,一面親自前往宮中求見楚王。

“大王!”

熊槐見到公孫衍歸來,立即笑道:“犀首回來的好快啊!”

公孫衍同樣應道:“大王有召,臣不敢不快。”

熊槐笑道:“天下人見犀首回來的如此之快,恐怕不會以爲犀首這是急寡人之所急,而是以爲犀首你怯戰逃亡。”

公孫衍跟着笑道:“大王,其他怎麼想,臣無所謂。但,若是樗裡疾與公仲也這麼想,那就太好了。”

熊槐聞言哈哈大笑。

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