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

果然,又聽到楚王子蘭繼續道:

“這事發生後,郢都北部的封君縣尹,見已經無力抵抗寡人,故而已經派人前來投靠寡人。而剩下的人中,也有一大半的人上書向寡人投誠。只要寡人的大軍一到,便可立即開門相迎。”

樗裡疾一怔:“大王此言當真?”

子蘭得意的笑道:“不假!”

樗裡疾與甘茂對視了一眼,眼中再度閃過一絲疑惑。

難道連在郢都的那個楚王也覺得襄陽不可守?

···

大梁。

昭常拿着楚王給他的詔令,露出一絲疑惑的目光。

郢都那邊的消息,楚王已經決定死守郢都了。可是,眼看魏國態度越加鬆動,楚王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讓他回去,放棄與魏國講和。

昭常心中閃過一股疑惑,看了看郢都的方向,又看了看魏宮的方向,然後暗道:或許我還得盡最後一次努力。

想着,整了整衣服,向魏宮而去。

魏宮中。

魏王看着眼前的昭常,想起從楚國傳來的消息,原本因趙國大舉進攻中山國,並從陳地撤軍而鬱悶的心情,頓時舒暢了不少。

原本因爲趙國之事,魏王已經打算在陳蔡二十七城的範圍上,繼續讓步,只取陳蔡兩地十六城。

但現在,魏王看着昭常自嘲的笑了笑,然後問道:“不知先生這次來找寡人所爲何事?”

“大王,臣還是爲楚魏兩國交好而來。”昭常拱手應着,然後擡起頭來,直視魏王道:“大王,對魏國來說,威脅最大的不是楚國,而是秦國,若是···”

昭常的話還未說完,便聽到魏王譏笑一聲,然後打斷道:

“先生,寡人的魏國如何,自有寡人以及魏國大臣處理,不勞先生費心。”說着,魏王臉色一冷,然後語氣強硬的道:“此刻,寡人想知道的是,貴國是否答應寡人之前的條件,同意割讓陳蔡等地二十七城。”

說完,魏王目光中露出一股貪婪與渴望,緊緊的盯着昭常的雙眼。

昭常受不了魏王的目光,眼光瞬間遊離,然後應道:“大王強攻陳城一年有餘,而陳城未下,此時敝國願以陳城及陳城附屬的六城以和,可謂誠意滿滿。況且,寡君已經放棄陳城以北二十二城。故,只要大王同意,便可輕而易舉的獲取包括陳城在內的二十九城。

如此,大王何必又得寸進尺,還想要我上蔡之地呢!”

魏王冷笑道:“陳城以北的二十二城,早在一年前就已經被寡人所取,哪裡用得着楚王相讓?寡人出兵二十五萬大軍,必取陳蔡兩地而歸,否則誓不罷休。”

昭常見魏王態度再次堅定起來,不復數日前的鬆動,頓時魏王已經得知楚國之事,並且打算趁火打劫,欲割楚國陳蔡兩地。

在這種情況下,似乎說服利慾薰心的魏王已經不可能!

想起楚王剛剛傳到的詔書,昭常面色一正,態度同樣變得強硬起來:“大王,寡君之意就是讓出陳地,若是大王同意,則從此以後楚魏兩國交好,陳地及以北之地盡歸魏國所有,敝國不在與貴國相爭。

若是大王必得陳蔡兩地,那就請大王自取,我楚國願隨時奉陪。

如何抉擇,全在大王一念之間,請大王自決!”

魏王一怔,對突然變得強硬起來的昭常大感疑惑,不明白此時此刻,楚國的底氣何在。

“先生,如今秦韓聯軍即將殺到郢都,子蘭不久後就會正式成爲真正的楚王。難道楚王真的要爲了區區上蔡之地,而不願與寡人講和。”

昭常緊緊的盯着魏國,臉上沒有任何變化,絲毫不爲所動。

見此,魏王冷笑道:“先生,如今寡人只要陳蔡兩地二十七城,若是等秦韓聯軍殺到鄢城,那時候,楚國再來求和,寡人就不是這個價了!

故,還請先生仔細考慮。”

昭常聞言,臉色僵冷的道:“既然大王執意要陳蔡之地,那就請大王派人來取。”

說着,昭常拱手道:“臣多謝這近兩月來大王的款待,如今楚國大戰在即,臣正欲回國爲寡君效死。故,臣特向大王請辭,告辭!”

說完,昭常也不等魏王迴應,然後直接一轉身,揚長而去。

魏王見狀,大怒道:“好好好,寡人倒要看看,楚國此時此刻究竟有什麼底氣敢跟寡人談條件。”

說着,大聲道:“傳寡人詔令,命犀武將軍加強對陳城的攻勢,寡人要他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在一月之內攻下陳城!”

另一邊。

公孫衍回到郢都半月之後,郢都附近的援軍陸續已有一小半在期限之前趕到郢都。

見此,公孫衍以練兵爲由進入楚宮,然後得到楚王的准許後,關閉的援軍大營,所有人全都許進不許出。

而就在援軍大營緊閉的第二天夜裡,公孫衍率領五千近衛軍悄然離去,一路向南,直奔江水,哪裡楚王早就準備好了船隻。

十七日後的深夜,公孫衍率軍來到楚國方城長城東端的方城縣城,這裡,方城守景缺早已等候多時。

近衛軍在景缺的幫助下安頓下來後,公孫衍來到軍中大帳後,立即開口問道:“景缺將軍,不知現在宛城襄陽戰況如何!”

自從秦韓聯軍殺到方城防線南部,截斷方城退路後,景缺一直都在密切關注南部的戰事。尤其是得到江漢主將公孫衍要來方城的消息後,對南部的關注更是絲毫不敢懈怠。

此時一聽公孫衍詢問,立即應道:“犀首請放心,今日探子來報,公仲還在率領韓軍強攻宛城,而宛城有將軍莊蹻率領的五萬精銳,再加上宛城百姓衆多,韓軍攻城兩月,傷亡不輕,但絲毫也奈何不了宛城。

至於襄陽,自從魏國與我們談崩,左尹返回楚國後,秦國便加強了對襄陽的攻勢,但是襄陽在城守屈原的率領下,絲毫不亂,襄陽依舊穩如磐石。”

“好,如此本將就放心。”公孫衍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頓了頓,又問道:“不知方城的守軍情況如何?”

景缺應道:“將軍,在下已經在半月前,將五萬守軍全部調往魯陽,只等將軍一聲令下,便可沿淯水南下,直撲宛城之外韓軍。”

“好,如此甚好!”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