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

說着,齊王想起齊國的死戰之地,頓時長嘆一聲。而後搖了搖腦袋,停頓片刻後,才沉重的開口道:“相國,如今形勢,楚國即將形成一國獨大之局,且越國太過偏遠,已經被楚國隔斷,不與各國相連。面對這種情況,就如同秦國吞併巴蜀三國,各國有心無力。

而寡人雖然有心出力,但是這幾年齊國被楚國削弱的太厲害,實力嚴重不足。故而寡人擔心,即便各國聯合伐楚,也未必能讓楚國將越國吐出來,這應該如何是好!”

儲子沉吟了一下,還未開口,殿外有人大勝稟報道:“大王,越王派使者前來求援。”

“越王使者!?”

齊王一怔,與儲子對視了一眼,隨即二人同時露出大喜之色。

越王求援,這說明越國還在抵抗楚國。

這對削弱楚國,無疑是極大的利好。

楚國一旦被各國擊敗,就算越國不能收復淮南,也能將江東奪回。如此以來,楚國的背後就會留下一個越國,這對楚國來說,將會造成無窮的後患。

想到這,齊王臉色一僵,頓時想起燕國來。

想着,齊王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將越國保住,讓越國成爲楚國的燕國。

此時,儲子欣喜的拱手道:“大王,臣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齊王期待的問道:“相國快快道來!”

儲子應道:“大王,越王能派使者前來,無疑說明越國還在越地抵抗楚軍,這是對各國的極大利好。同時,楚國吞越的行爲已經令天下震動,如今正是聯合各國破楚弱楚之時,只有讓楚國衰弱下去,才能打亂楚國鯨吞蠶食各國的步伐。如此我齊國纔有機會,成爲秦楚之外的第三條路。”

說着,儲子立即拱手道:“大王,臣建議,立即下令讓章子將軍打着救援越國的旗號南下越國之前淮北,一面威脅楚軍,一面給予越人堅持下去的信心。

此外,派出使者前去越國被佔領的各地,鼓動所有被楚國佔領的地方的越國貴族,讓他們聯合起來抵抗楚人的統治,告訴他們,我齊國正在聯絡各國幫助越國復國,就如同之前各國幫助燕國復國。總之,一定要整個越國都不能安穩,牽制楚國軍隊,減輕各國攻打楚國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立即派出使者前去各國組建聯盟對抗楚國。”

“這是自然!”齊王聞言點了點頭。

齊王與儲子君臣十幾年,一聽儲子的計劃並沒有出彩之處,便笑了笑,期待的看着儲子,問道:“相國,聯盟之後,我齊國如何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儲子笑道:“大王,如今我齊國實力被楚國大爲削弱,難以獨自向秦楚兩國挑戰。故,臣以爲,當此之時,宜慢不宜快,宜緩不宜急。臣的意思是,通過伐楚之戰,將楚國的勢力從淮北驅逐出去,與楚國隔水對持。楚國佔有淮北,對我齊國的威脅太大了。

戰後,則需要要聯合魏越兩國,組建三國同盟,以應對秦趙楚三國的威脅。

另外,天下之中的韓國,需要極力爭取,只要韓國倒向我們,那麼我們就可以攻打其他國家,蠶食天下。”

說着,儲子拱手道:“大王,我齊國既無秦國之地利,又無楚國的龐大,貿然鯨吞他國,只會導致各國來伐。故,臣的意思是,齊國要想成爲秦帝楚王之外的第三條路,需要徐徐圖之。

第一步,便是通過這一戰將楚國的勢力趕出淮北,奪取楚國淮北以避免與強大的楚國相爭。第二步,借救越之機,逼迫越國讓出淮北,盡取淮北。第三步,聯合魏國攻打宋國,將泗水以東盡歸齊國。

如此,我齊國之地,加上淮北,泗東魯國等地,便是一個領土超三千里的大國。那時,我齊國南有淮水之固,西有泗水之利,北有河水之險,進可攻退可守,以我齊國之富強,只需積蓄實力二十年,徹底消化這些地方,便有了帝王之基。

到時,時機成熟,大軍出征,吞燕並趙,如此,我齊國則將佔據天下大勢。”

齊王嚥了咽口水,深深的被儲子所描繪的畫面所吸引。

這不會是虛無縹緲的畫餅,而是極其容易實現的戰略目標,甚至比起十年前的滅燕計劃還要容易許多。

此時此刻,淮北已經唾手可得。而宋國這個國家,先是把齊國得罪死了,現在有深深的得罪了魏國,不久後,靠山楚國就會轟然倒塌。那時,只要齊國拉攏魏國,就可以用兩國大國之力進攻一個小國,宋國豈能倖存。

如此,齊魏兩國就可以瓜分宋國,那時,即便齊國讓出富庶的陶邑與商丘給魏國,只要佔據宋國東部,便可達成戰略目標。

十幾二十年後,等齊國抓住機會,再次滅亡燕國,即便天下圍攻,齊國也沒有任何畏懼。

想着,齊王笑道:“宋國欠下債,應該還給寡人了。”

說着,齊王立即大聲吩咐道:“傳令,請越使前來見寡人。”

不久,風塵僕僕的越使來到廳中,一見齊王,立即拜伏於地,悲傷的嚎哭:“大王···”

同時,楚國即將滅亡越國的消息傳到各國,一時間,天下爲之震動。

壽縣。

公孫衍向熊槐稟報道:“大王,三位將軍傳來的消息,歷時半月,我軍已經盡取淮南。三位將軍留下守城的軍隊後,已經率師回返壽縣。

另,昭滑將軍傳來的消息,司馬翦進入吳地後,吳地百姓紛紛投誠,此時,吳地已經盡歸我楚國所有。

至於越地,因爲太過偏遠,還未有消息傳來。不過,隨着司馬翦將軍率領大軍入越,越地歸附,只是時間問題。”

頓了頓,公孫衍又道:“而柱國那邊,已經在淮水佈防完畢。目前,原本我楚國境內的壽縣鍾離防禦工事已經建好,此刻,柱國正率軍在越地的卑樑東陽一帶修建防禦工事。”

“好!”聽到各地都傳來好消息,熊槐笑了笑,然後向陳軫問道:“陳卿,現在各國那邊的情況如何?”

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