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

軍令下達,隨着全軍向前的戰鼓響起,唐昧看着身側的楚軍如潮水一般涌入城中,心中不由趕到大爲暢快。

會稽一破,越國徹底完了!

不多時,就有人來報:“報將軍,我軍已經徹底控制北牆。”

“將軍,我軍佔領大半北城,正在清理城中守軍。”

“將軍,昭應將軍與司馬將軍已經從東西兩面入城。”

“將軍,我軍已經開始攻打城守府。昭應將軍正在率部強佔城中要地,司馬將軍正向南門而去。”

“將軍,我軍已經攻克城守府,斬獲越國相國錢腹。”

聽到越相錢腹戰死後,唐昧大喜道:“好,進城。”

等唐昧率衆抵達城守府,昭應與司馬翦已經在府外等候,見唐昧到來,昭應立即稟報道:“將軍,末將已經控制城中各地,府庫,武庫,街道,全都已經被我楚軍控制。”

“好!”

司馬翦接着道:“將軍,末將已經控制南門,如今城池四門全在我軍控制中。”

“好。”

來到大廳後,唐昧立即吩咐道:

“傳令,立即派人向大王報喜,我軍已克會稽城。一月之內,必然攻克越國全境,兩月之內,就可抽調十萬楚軍北上支援。”

“諾!”

“傳令,立即派人全城搜捕城中校尉功曹職位以上者,牽連全族,族中男丁全部斬首,家中僕從貶爲奴隸,女子無論老幼,全部貶爲奴婢,家產全部沒收,所有的錢財,全部登記在冊,連同城中府庫中的錢財,戰後一起全軍分了。”

“諾。”

“傳令,大軍明日休整一天,後日啓程攻打越國各地,本將要將所有的越國國土,全部至於楚國治下。”

“諾。”

第三日,唐昧親自坐鎮會稽,昭應司馬翦分別率領五萬楚軍向上虞諸暨而去。

另一邊,熊槐得知楚國攻克吳城的消息後,趁各國還未反應過來,立即盡起楚軍,兵分四路南下,其中熊槐與景翠率領主力返回壽縣佈防淮水,其餘三路大軍在景陽鄧陵光莊蹻三人的率領下,分兵搶佔淮南各地。

半月之後,無力抵抗楚軍的淮南,全境淪陷。

莒城中。

齊王拿到淮南的消息,愣了許久,這才臉色難看的向儲子道:“相國,中計了。原本楚軍攻克吳城後,打出要立公子慵爲越君的旗號,寡人就有所懷疑,這次楚國的目標根本就不是我齊魏兩國,而是整個越國。

現在,二十多天過去了,楚國不僅沒有立公子慵爲君,反而出兵攻佔了越國淮南,並且,寡人得到消息,楚將唐昧已經率軍南下攻打越地,看來這一次,楚國將天下人全都玩弄了。”

儲子笑道:“大王,這不是好事嗎?上次我們吞併了燕國,結果一直被天下各國針對到現在。如今,楚國不顧天下各國的擔憂,強行吞併越國,這正是重蹈我齊國覆轍,此時,正是號召天下各國共同伐楚的時候。

從今以後,齊楚兩國間的攻守之勢,將會徹底逆轉。”

齊王聞言並沒有露出笑容,反而一臉沉重的道:“相國,寡人現在不擔心各國不會與寡人一起攻打楚國,而是擔心另一件事。”

頓了頓,齊王眼中露出回憶之色,緩緩開口道:“許多年前,諸子在稷下學宮議論,商議能讓天下安定的辦法。那時,諸子全都認爲天下紛爭不斷,皆是天子衰弱,無力壓制各國。又因爲各國互不統屬,且都有自己的軍隊。故而一旦發生矛盾,天子無力裁決,就只能通過戰爭解決矛盾,直到其中一個國家滅亡。

一個國家的滅亡,其人口、土地、財富必然會被另一個國家侵吞,如此就滋長了受益國的野心,而野心反過來則更會不斷產生新的矛盾。

如此,野心、矛盾、利益、仇恨交織在一起,混戰數百年,導致原本的八百諸侯,現在只剩下十幾個,其中大國已不足十個,其餘諸侯已淪爲大國之臣。

到了現在,各國開戰,已經無需藉口,直接宣戰或者不宣而戰,皆被世人所接受,各國也習以爲常。

故,諸子以爲,到了今日之局,要想徹底結束各國戰亂不斷的局面,那就是讓天下歸一。當時還是太子的寡人深以爲然,故而即位之初就將目標鎖定燕國,全賴相國精心謀劃,最終得以實現。不想,後來各國干涉,羣起圍攻,這才功虧一簣。”

說到這,齊王搖了搖頭道:“經此一事,寡人本以爲,天下歸一的策略是否是錯的,畢竟,天下各國中,並無哪一個國家可以挑戰其餘各國,一旦哪國強大,就會羣起攻之。但是,先有秦國一戰而並巴蜀三國,現有楚國鯨吞越國。這無疑在表明一件事,那就是各國在天下歸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說着,齊王臉色沉重的道:“秦國多次遭到各國圍攻,卻依靠秦關,略略化險爲夷。而楚國若是成功吞併了越國,不僅解決了越國這個後顧之憂,而且還會獲取越國的人力物力。

若是這次各國聯合行動,不能讓楚國吐出越國。那麼,二十年後,一個土地超過七千裡,光是土地上,就超過了各國領土之和的楚國,足以同時與各國相抗,這實在是令人恐懼。”

齊王想起這些年來,楚國接連取得勝利,幾乎很少出現戰敗,現在又將解除後顧之憂,想着,不由心中打了一個冷顫。

暗道:難道天命沒有落在齊國身上,而是落在楚國身上?

儲子聞言沉默許久,纔開口道:“大王,昔日蘇子曾言‘橫則秦帝,縱則楚王’,說的就是天下歸一的兩條道路!這十幾年來,楚國合縱各國,攻秦伐齊,將秦齊兩國大爲削弱,如今又一戰而吞越國。若是各國這次不能聯合起來削弱楚國,那麼數十年之後,恐怕楚國真的會稱王天下。”

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傳言,還是幾十年前的事情。當時,秦國經歷商鞅變法,實力暴漲,接連取得對魏國的勝利,即將全佔關中,盡有秦關之利。

而楚國則正處在宣威之世,攻魏破越敗齊,橫行天下,各國莫能抵擋。

就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初出茅廬的縱橫策士蘇秦與張儀,從鬼谷子那裡離去後,一個去了秦國遊說秦王,一個去了楚國遊說楚王,希望能成就一番大業,但結果,兩人全失敗了。

想起蘇秦來,齊王臉上遺憾的長嘆一聲:“可惜了蘇子,竟爲宵小刺殺。雖然蘇子死後,暴露出許多對齊國不利的地方,但是,對於蘇子之死,寡人一直引以爲憾,可惜,可惜,可惜了!

原本寡人還對秦帝楚王一說不屑一顧,認爲天下看輕了齊國。但是,自從各國伐齊之後,寡人才能明白,是我齊國缺陷太明顯了。”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章 出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