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

說着,公子玉斟酌一下,然後笑道:“楚軍何不在吳城停留數日,以讓寡人向楚軍略表心意。”

昭應見公子玉的笑容有些不自然,自然也不會將此話當真,況且,無論是司馬唐昧還是他昭應,全都不想再等下去了。

於是,便搖頭道:“多謝公子美意,但是八萬大軍在外,軍糧消耗巨大,以我楚國之力,也極爲吃力。故,將軍已經下令,大軍明日便啓程返回楚國。”

公子玉聞言心中一鬆,面上遺憾無比的道:“這實在是太可惜了,寡人本來還想明日請將軍與司馬一聚,暢飲一番,不想,竟無此機會,實在是可惜了。”

昭應對公子玉的親近之意沒有任何反應,接着開口道:“公子,臨走之前,將軍有三件事要與公子說明?”

公子玉一怔,正色道:“不知司馬有何吩咐?”

昭應道:“其一,此番爲了相助公子,楚國糧食消耗巨大,如今已有所不足,故而,將軍派在下來,希望公子能借楚軍十萬石糧食,以讓楚軍能順利返回楚國。”

公子玉點了點頭。

楚國的情況,他自然也知道,雖然城外的楚軍不缺糧食,但是此次楚國伐齊攻魏助越,出動了近五十萬大軍,糧食的消耗,自然不在少數。

雖然楚國缺糧有些誇張,但是消耗巨大,公子玉完全相信。

於是,公子玉爲了身側的猛虎送走,大方的道:“將軍,寡人願從吳城出糧三十萬石,今夜就可運往楚營之中,這些糧食寡人打算全部送與楚國,以向楚王表達謝意。”

“如此,在下就多謝公子了。”昭應此時露出一股笑容,接着,拱手一禮。

公子玉撇了撇嘴,三十萬石糧食,才換的昭應一笑一禮,這代價也貴了。

頓了頓,昭應繼續道:“公子,十幾天前,我楚軍入越之時,曾向公子借谷陽渡口一用,如今我楚軍歸國,這谷陽渡口自然也需歸還越國。故,在下請公子派人接收渡口,面都旁人以爲我楚國有借無還,打算強佔越國的渡口。”

說完,昭應露出不屑之色,彷彿受到了侮辱一般。

自從楚國強佔渡口之後,吳城中就在謠傳,楚國修建了廣陵城,現在有佔據了谷陽渡口,肯定是對越國有所圖謀。

此刻,公子玉見昭魚露出不屑之色,公然將話挑明,不由訕訕的道:“將軍說哪裡話,寡人豈會懷疑楚國的心意呢!傳出這等謠言之人,不過是離間寡人與楚國的關係罷了,望將軍勿要懷疑寡人對楚國的心意。”

頓了頓,又道:“稍後,寡人會派出一千越軍,跟在楚軍之後,與楚軍一同前往谷陽,只等楚軍離去,便立即接受渡口,以平息越國之內的謠言,向越國父老表明,楚越兩國之間親密無間,友誼長存。”

昭應點了點頭,接着,看着坐在越王之位上的公子玉道:“公子,這第三件事,將軍讓在下提醒公子,楚國已經完成了對公子玉的承諾,接下來,公子應該有所表示了。”

公子玉遲疑的道:“將軍,淮北之地寡人可是早就獻給楚王了!”

昭應臉色一沉,一臉肅然地道:“公子,莫非已經忘記了不久前對敝國司馬昭雎的承諾了嗎?”

公子玉一怔,立即明白昭應說的是什麼,於是,立即陪笑道:“誤會,將軍勿急,此事寡人一直銘記在心,須臾不敢或忘。只是現在寡人還未正式即位,此時迎娶司馬之女,恐怕有所不妥。”

昭應搖頭道:“這有何不妥,公子即位就在數日之後,而公子派人前去郢都迎親,再等敝國司馬之女來越,恐怕需要一月之久,一來一回之間,時間足夠了。”

“這···”公子玉遲疑的看着昭應,不明白爲何突然之間,昭應在聯姻的問題會如此急促以及強硬。

莫非北方又有大事發生,故而楚國急着與越國聯姻,以此穩住越國?

公子玉暗暗猜疑

昭應見公子玉沒有立即答應,頓時臉色一沉,語氣陰沉的道:“公子該不會是見大事已成,越王之位已在囊中,故而打算背棄承諾,甚至背叛楚國吧?”

公子玉一聽昭應語氣不對,想起城外的八萬楚軍,立即擺手道:“將軍,寡人絕無此意。只是因爲楚國乃是大國,楚司馬昭雎乃是楚國公室,位高權重,故而在思索究竟以何人爲使,前往郢都迎親而已。”

昭應聞言立即道:“公子能順利執掌越國,我楚國出力不小。現在公子打算向楚國迎娶王后,如此盛事,理應派上卿前往郢都,如此纔不算失禮。”

“什麼?”公子玉與章義大驚失色。

二人對視一眼之後,立即將餘光瞥向一旁默不作聲地昭滑,然後腦海中同時閃過一個念頭:

難怪昭應要公子玉此時派人去楚國迎親,原來是爲了昭滑。

楚國在越王即將即位的時候,將羣臣之首上卿章義帶到郢都,莫非是想提示越國,接下來的越國上卿,楚國要扶持昭滑上位。

只是,見昭滑面無表情,只得沉默以對。

此時,昭滑的心中更是平靜如水,不顯半絲痕跡。

前兩個要求,是唐昧與昭應的主意,跟他沒有半分關係,而現在昭應提出的要求,則是昭滑計劃中最關鍵一環。

明面上是爲了爭取越國百官之首的位置,實則是爲了將吳城中的軍方主將調走,讓章義無法指揮吳城中的守軍,趁機除掉公子玉的一臂。

爲此,甚至可以動用楚國進行威脅。

反正公子玉與越國,已經沒有以後了。

“怎麼,難道公子以爲不應該如此嗎?”昭應等了一會兒,見公子玉沒有迴應,臉上立即浮現出一絲怒色,高聲道:“不久前,秦王之弟公子稷前來迎取夫人,秦王派出太僕甘茂前往郢都迎親。如今公子要迎娶王后,難道只派一個尋常卿前往郢都?

就算公子丟的起這人,難道我楚國嫁女給公子做王后,也只是派出一個大夫送親嗎?

敝國身爲天下霸主國,還是要臉的!”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