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

熊槐話音一落,羣臣全都看向莊蹻,眼神十分複雜。今日他在楚王面前提了三個建議,結果,楚王全都採納。

尤其是景翠,看着莊蹻一臉沉重,似乎從莊蹻的身上,發現了屈原的影子。

昔日,屈原那個落魄公族子弟,就是在第一次見楚王時,所提的建議大都被楚王採納,這纔在短短几年間,被楚王從一個白衣提拔爲左徒,被當作令尹的繼承人來培養。

屈原雖然才幹過人,但也無法威脅景氏。

而這莊蹻與屈原截然不同,屈原更精通內政外交,而這莊蹻,現在就是將軍。

想着,景翠瞥了一眼正驚疑交加的景陽,心情更加沉重了。

另一邊,熊槐見莊蹻沒有其他建議了,便對莊蹻點頭一笑,在莊蹻退回後,立即下令道:“傳詔,善道城中所有的還活着的官吏,全都予以留任,另從城中願意投靠我楚國的越人中,挑選其善者,補齊城中的官吏,並讓官吏準備徵召百姓爲越王以及淮北守王行修建陵墓。

另,我楚軍各部開始在城外休整,準備南下淮南。”

“唯。”

詔令下達後,熊槐留下一千楚軍鎮守善道城,便率領大軍出城,回到楚營。

城中。

越人見楚人僅僅只是搬空了城中的府庫,而對百姓秋毫無犯,便撤軍出城,心中得不安頓時稍解。

接着,又見原本城中的官吏,只要還活着的,無論是否對楚人不滿,是否懷有異心,全都予以保留,並且還從越人中選拔賢者補充官吏。發現統治自己的人還是越人之後,城中的百姓,無論貧富,一顆懸着的心,也終於落地。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最期待就是穩定,而楚國的所作所爲,正是他們經過一場大戰之後,所最期待的。

對他們而言,似乎,什麼也沒有變!

當日下午,善道城破城後,官府發佈的第一條政令,便是徵召百姓爲越王以及王行修建陵墓。

越人見此,雖然心中對楚人的命令還有一些芥蒂,但是畢竟也是爲越王修建墳墓,是爲越王以及王行盡最後一點心意,故,城中百姓也沒有牴觸。

日落時分,善道城便徵召了千餘越人出城,加上兩千降軍,連夜爲越王挖墳。

次日。

熊槐率軍來到楚人爲越王準備的陵寢前,在周圍越人的敬畏下,走到越王的木製棺槨前,聞着腐爛的屍臭,見了越王最後一面,然後退開,對身側的陳軫吩咐道:“合棺吧。”

“唯。”陳軫應着。

隨後,一羣越人上前爲越王合棺。

雖然越王的喪事一切從簡,沒有精美的銅棺,也沒有在棺木上雕刻精美的圖案,但是還是按照王者的禮節安葬。越人合上棺材後,又給棺材套上九層木槨,讓越王享受大國之君,位比天子的待遇。

對此,熊槐沒有阻止,反正現在各國之君都是這麼幹的,也無需與死人置氣。

越王的棺槨放入主墓後,隨後一羣越人便將善道城中最大的九個鼎放入墓中。

看到這,熊槐掃視了一眼周圍的越人,然後便開口道:“越王乃是王者,陪葬之物不可太過寒酸,可是倉促之間,難以找到合適的陪葬之物。故,寡人決定將寡人日常所用物品,作爲越王的陪葬品,以讓越王在地下,也能用享用王者之物。”

熊槐說完,陳軫立即讓人將早已準備好的楚王日常器物搬來,然後放置在越王的墓中。

周圍的越人見狀,本來還覺得越王的陪葬品太過寒酸,連普通的小國之君都比不上,但是,現在,隨着楚王所用的器物放入墓中,終於勉強配得上越王的身份。

此時,一旁一個正在賣力安葬越王的越人,見到這一幕,頓時熱淚盈眶的向熊槐長拜道:“大王仁義,臣曹蚺謝大王厚賜。”

周圍的越人見狀,紛紛向熊槐拜道:“大王仁義···”

熊槐面無表情,心中卻是暗暗吐槽道:昨日寡人沒有因爲你們的抵抗,而處置你們,並保留了你們的官職,結果,寡人等了半夜,也沒有人前來謝恩。現在,寡人厚葬越王,你們就激動的泣涕相謝。

這···

熊槐心中在感嘆算計得逞的同時,不由心生不快。

想着,便擺了擺手,然後率衆向善道城而去。

那裡,是冊封公孫海爲侯的地方。

城中,熊槐在衆多越人的見證下,正式冊封公孫海爲沅君,並將江南一塊五十里大小的土地封給公孫海,然後下詔賜宴。接着,熊槐便將公孫海留在城中接受越人的祝賀,然自己率衆返回楚營。

回到楚營沒多久,就有人來稟報道:“大王,營外有一個自稱是淩縣令的越人求見。”

“淩縣縣令?”熊槐一怔,與一旁的陳軫對視一眼,露出大喜之色。

縣令求見,這是···投誠來了。

想着,熊槐立即應道:“快請。”

“諾。”

不久,熊槐就見一個面善的越人進來行禮道:“臣淩縣令曹蚺拜見大王。”

熊槐本來就見這人眼熟,聽到他自稱曹蚺,立即反應過來,這不是不久前在越王陵墓旁,最先向他行禮的越人麼。

想着,不由開口道:“曹卿,今日在越王陵墓之前,寡人與卿應該見過了吧?”

曹蚺聞言立即拱手道:“大王明察秋毫,今日臣與大王卻是有一面之緣。”

熊槐點了點頭,接着看了曹蚺一眼,雖然心中極爲期待,但是面上不露分毫,笑道:“不知曹卿此時求見寡人,有何貴幹?”

曹蚺長拜道:“臣特來請降,願率淩縣投靠楚國,歸附大王治下,任憑大王發落。”

熊槐聞言露出一股會心的微笑,曹蚺的來降,正是一個好的開端,說明越國對楚國牴觸已經有所緩解,肯主動來投了。

想着,熊槐立即開口道:“賢卿來投,寡人心中不勝歡喜,快快請起,不必如此多禮。”

曹蚺起身後,熊槐看着他,遲疑的問道:“曹卿,據寡人所知,淩縣遠在淮北北部,距離此處甚遠,爲何卿會在此,並主動向寡人投誠呢?”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千章 出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