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

熊槐一怔。

爲莊蹻的毫不客氣感到吃驚,他只是隨口一問,不想這莊蹻還真有建議。

只是,熊槐心中也有遲疑,這莊蹻接下來的建議,會不會跟上一個建議一樣,譭譽參半,令人兩難?

想着,熊槐便好奇的看着莊蹻,開口問道:“將軍請講,寡人願聞其詳。”

“唯!”莊蹻拱手彎腰,直起身體後,應道:“大王,如今越國主力已經全軍覆沒,接下來攻打越國的戰事,或許會有所波折,但也無關大局。對我楚國而言,接下來的數年之內,乃至十餘年內,重點在於如何統治越國,削弱越國百姓對楚國的抗拒,以及讓越國百姓順從我楚國的統治,以讓越國之地,成爲我楚國之地。”

熊槐聞言臉色一正,莊蹻所言,如何統治越國之地,正是熊槐接下來的重心所在,雖然熊槐已經有了許多策略,但是此刻莊蹻提及,也想聽聽他的說法,是否與他所想有所不同。

“不知將軍有何建議?”熊槐正色問道。

莊蹻立即拱手道:“臣的建議是,請大王在明日尊崇一個人,並在佔領越國全境之後,下詔殺掉一個人。”

熊槐一愣,這與他心中所想完全不同,於是,好奇的問道:“尊崇誰?又殺誰?”

莊蹻應道:“回大王,越國之敗,在於兩人,其一是越公子玉,其二是越將公孫海。一個日益強盛的越國,因爲公子玉的一己之私,而迅速崩潰,這公子玉正是越國亡國的罪魁禍首。越國一亡,則公子玉必然會成爲越國上下所痛恨的目標,將其恨到極處。

故,只需我楚國捕獲公子玉,然後在越國遺民的圍觀中,將這個禍害越國的公子玉處死,則越國遺民必然會對我楚國心懷感激,對我楚國的痛恨,也將暫時消散大半。”

熊槐微微頷首。

雖然昭雎早就在他的默許下,叮囑昭應趁機幹掉公子玉了,但是,熊槐卻沒有想到將公子玉還有利用價值。

想着,熊槐臉色一變,決戰已經是前天的事情,決戰之後,熊槐已經派人快馬通知唐昧立即攻打吳城了。

雖然唐昧那邊攻打城池肯定也需要一些時間,但是這接近兩天的時間,說不定唐昧接到消息後立即動手,然後昭應於亂軍之中,將公子玉斬首,這···這用公子玉的人頭來收買越人的計策,就白提了。

想着,熊槐急忙向陳軫吩咐道:“陳卿,立即再派出一波信使,告訴左司馬唐昧,公子玉,寡人要活得。還有,多派使者,多派馬,十萬火急,稍一遲緩,寡人擔心就來不及了。”

陳軫一怔,他並不知道楚王與昭雎暗中的謀劃,但,此刻見楚王如此着急,立即應道:“是大王。”

接着,一拱手,不等議事結束,就直接從廳中退出傳令。

陳軫離去後,熊槐微微鬆了一口氣,接着,笑着看向莊蹻,問道:“將軍,不知想要尊崇何人?”

莊蹻應道:“大王,臣請大王立即尊崇公孫海,且明日對其分封。在宣傳公孫海弒殺越王的同時,將公孫海在楚國十分顯貴,十分受大王恩寵的消息,也傳播到越國各地。”

“公孫海?”熊槐有些不解。

不久前,他曾在大庭廣衆之下向公孫海許諾,要封其爲君,就是要安撫越人。而且,陳軫已經提出要大力宣傳公孫海謀劃越王的事情。

爲何莊蹻還要刻意提出呢?

難道莊蹻還有其他用意?

想着,熊槐遲疑的問道:“敢問其故。”

莊蹻解釋道:“大王,臣請大王尊崇公孫海,並非是爲了拉攏越人,展示我楚國的誠意。而是爲了配合刺史令的計劃,將公孫海打造成越人的仇恨目標。

公子玉一死,越國遺民或許會暫時對我楚國抱有感激之心,但是這種心情肯定難以持久。用不了多久,越國遺民就會懷念越國,故而,除了我楚國,殺害越王,戰場倒戈的公孫海,也是越人痛恨的目標。

故,臣請大王向越國上下宣言,此戰之所以能大勝越國,公孫海的功勞甚大,否則,越王以及公子蹄豈能雙雙在戰場上死於非命。只要公孫海一日不死,那麼越人痛恨的目標就不會只集中在楚國身上,而且對公孫海會更加痛恨。公孫海在楚國越顯貴,地位越高,越人對其的痛恨就更甚。

如此,面對強大的楚國,以及賣國求榮的公孫海,越人無力對抗我楚國,自然就會把怒火轉向公孫海。免得越人心中的怒火一直積蓄在心中,直到忍無可忍,最後向我楚國發泄出來。”

隨着莊蹻的述說,熊槐眼中的光芒越發明亮,直到莊蹻說完,熊槐愣了愣,然後發出一串哈哈大笑聲。

之前,熊槐心中對越國的策略,是準備化解楚越兩國的矛盾,直到最後,楚越兩國融爲一體,矛盾不復存在。

這個辦法雖然可治本,但是耗時許久,短時間內難以見到成效。

而莊蹻的建議,其一是削弱楚越矛盾,其二是轉移楚越矛盾,兩者結合,配合一支楚軍,足以穩定越國數年乃至十餘年。

有了這一段時間,加上熊槐自己準備的策略,十年後,楚國便可以不用重兵防守越國。或許,二十年後,整個越國就將成爲楚國的一分子。

想着,熊槐便笑道:“看來寡人明日事情不少啊!不僅需要厚葬越王,而且還要封公孫海爲君。”

說着,熊槐又搖頭道:“不,公孫海爲寡人帶來越王的人頭,讓寡人一舉擊潰越軍,如此大功,就算直接封侯,也理所應當。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衆將聞言全都沒有反對。

反正,公孫海這個降將與他們這些楚將不同,只是楚王給越人豎立的一個箭靶,而不是真的要封其爲君。

而且,聽莊蹻與楚王的語氣,等這公孫海什麼時候沒用了,十有八九會落得公子玉同一個下場。

衆人見楚王已經意動,於是,齊聲道:“大王英明!”

熊槐聞言笑了笑。

接着,又看向莊蹻問道:“不知將軍可還有建議?”

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章 心傷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