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

頓了頓,陳賈看着越王道:“同時,貴國爲了向敝國表明誠意,同樣也需要出兵攻打楚國。否則,敝國難以確認,貴國是否真的與楚國絕交了。

敝國很擔心,貴國口中答應與楚國絕交,但實際上卻是依然在觀望,若是齊楚兩國交戰之際,貴國突然出兵助楚,那該如何是好。”

越王聞言心中又驚又喜。

到了此時此刻,各國圍攻楚國的情況已經趨於明顯,而齊國竟然還是願意用原來的條件拉攏越國,而沒有趁機壓價。

越王很意外,也很驚喜。

想着,臉色浮現出一絲笑意,接着笑意隱去,露出一股憤怒之色:“寡人已經忍耐楚國很久了,不久前,楚王與寡人盟誓。結果,寡人信守諾言,立即履行盟約,而楚國卻沒有半分履行盟約的意思。一晃兩月,依舊不見楚國行動,這就不是寡人背叛楚國,而是楚國先背棄了盟約。”

越王爲自己辯解了一句,然後微笑着對陳賈道:“使者,寡人決定與楚國決裂,與齊國一道,討伐背信棄義的暴楚。”

陳賈聞言大喜道:“大王英明。”

越王笑了笑,然後開口道:“不過,齊越兩國結盟的事情,還需齊王與寡人會盟纔是。”

陳賈點了點頭:“可以,兩國結盟,自然應該由國君會盟。”

“好。”越王笑了笑,接着問道:“不知使者以爲,我齊越兩國,應該在何時何地會盟?”

陳賈對此早有準備,應道:“大王,寡君已經在琅琊之外相候,只等大王前去與寡君會盟,故,你我兩國將時間定在兩日之後,地點凡在在琅琊與莒城之間,不知大王以爲如何?”

越王想了想,同意道:“可。”

······

陳賈離去後,已經在帳外等候一段時間的公子蹄,立即快步走進帳中,急忙行禮道:“父王,不好了···”

越王見公子蹄一副慌張的模樣,微微一怔,詫異的開口道:“寡人已經準備齊國會盟,如今形勢一片大好,出了何事,竟然如此驚慌!”

公子蹄急道:“父王,兒臣得到消息,兄長在吳城自立爲王了。”

越王渾身一僵,而後快速的甩了甩腦袋,全然不信的大怒道:“胡說些什麼,就算這些年你與你兄長有些矛盾,何以污衊你兄長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父王!”公子蹄急紅了眼道:“兒臣也不願意相信兄長會謀反,但是傳遞消息的人言辭切切,說兄長爲了自立爲王,已經將我們出賣給齊楚兩國了。

否則,楚王在國中出事的情況下,何以在沂南滯留一月之久,這分明就是爲了將父王拖在齊國,以方便逆賊在國中起事。

還有,兒臣方纔在帳外也聽到了齊國使者的話。齊國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依舊開出如此豐厚的條件,這分明就是想拖住我們,甚至,兒臣預測,齊國更想趁會盟之際,行綁架勒索之實。”

“這不可能!”越王猛然搖了搖頭,依舊不信,而後,雙目緊緊的盯着公子蹄,問道:“這消息從哪裡得到,可有信使,讓信使前來見寡人,寡人倒要看一看,究竟是何人敢造謠生事。”

公子蹄張了張嘴,頓時僵住,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這消息是他的門客在楚國那邊無意間打探到的,自然沒有證據能證明此事。

之所以國中還沒有消息傳來,公子蹄擔心,這是因爲公子玉還在準備中,或者公子玉纔剛剛發動兵變,消息還在路上。

沒有信使,自然就沒有公子玉謀反的確鑿證據。

可是,即便沒有證據,公子蹄也不敢賭。

就憑他這幾年先後從奪取鄣地紀地以及現在這個故都琅琊的功勞,越王之位,他已經視爲囊中之物,萬一公子玉真的在齊楚兩國的支持下自立,那他就虧大了。

這種事情,公子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另一邊的越王,見公子蹄遲遲不語,於是,便冷哼了一聲,以表達他對公子蹄的不滿。

對於公子玉,越王還是很信任的,畢竟是自己的嫡長子,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

於是,越王便揮了揮手道:“兄友弟恭,家興國強,這纔是寡人之願。這種事情,以後,寡人不希望再次從你這個做弟弟的口中說出,立即傳寡人之令,率軍前往西面,寡人慾與齊王會盟,相約伐楚。”

公子蹄見越王的話前所未有的沉重,頓時心中一涼,知道他方纔的進言已經嚴重犯了越王的忌諱。

只是,公子蹄依然不願放棄,再次焦急開口道:“父王,兒臣也不願意相信此事,只是,空穴來風,豈能無因。還有,不久前運來的軍糧,本應是大軍一月之用,結果,卻只運來了十日口糧,這就是兄長爲自立而做的準備啊!”

雖然公子蹄說的聲情並茂,但是越王依舊不信,臉色十分難看的道:“此事你兄長已經解釋過了,乃是因爲淮北的糧倉突然失火,軍糧被毀於一旦,這纔沒有運來足夠的糧食。而且,你兄長已經下令將督糧官斬首示衆,以儆效尤。爲何你寧願相信不知從哪裡獲得的謠言,也不願意相信你兄長呢?”

“父王···”公子蹄還想再說什麼,卻被越王打斷。

“你去傳寡人的命令吧!”說完,越王直接一轉身,然後背對公子蹄。

公子蹄見狀,張了張口,半響說不出話來。

最後,只能一跺腳,然後長嘆着向外走去。

而越王聽到公子蹄離去的腳步聲,同樣長長一嘆,接着,莫名想起在吳城的越蒙來,喃喃道:“或許越卿說的對,寡人真的應該早立太子了。子蹄現在因爲一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謠言,就懷疑子玉謀反自立,要是等寡人老去,他們豈能共處···”

就在同一天。

沂南平城中。

公子玉派出的使者已經趕到這裡,向楚王行禮道:“大王,臣奉越公子玉來此,特意向大王表達公子的感激之意。爲答謝大王出兵相助,敝國不僅願將原本許諾的二百里淮北之地讓給楚國,而且,還願意將越國剩下的淮北之地,全部獻給大王,願爲大王壽。”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