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

越王一愣。

這件事他的確從來都未聽說過。

想了想,越王看着陳賈道:“使者,魏王去朝見趙王,難道貴國不擔心嗎?須知,楚趙兩國可是盟友,魏王朝拜趙王,這就是在向楚國低頭啊。”

陳賈笑着搖頭道:“大王,趙國雖然是楚國的盟友,這不假,但是,趙國與我齊國可也是盟友啊!”

越王被陳賈一提醒,立即想了起來。

這倒也沒錯,從數年前的五國伐秦一戰開始,齊趙兩國便結盟了。

趙國爲了感謝齊國在上郡的援助,還送了數座城池給齊國。

從那以後,齊趙兩國之間,就再也沒有發生過戰事。

所以,很難說,魏國向趙國稱臣,究竟是向楚國屈服,還是想穩住趙國,然後繼續抵抗楚國。

陳賈見越王沒有說話,接着道:“不知大王以爲,趙王對魏王韓王前去朝見的事情,是樂見其成呢?還是會拒絕?”

越王想也不想,理所當然的道:“他國之君前來朝見,趙王自然會樂見其成了。”

陳賈點頭道:“大王,臣以爲也是這樣。只是,接下來,不知大王以爲,趙王接受魏王韓王的朝見,取得三晉之首的地位後,是繼續屈居楚國之下,還是團結韓魏兩國,聯合秦齊兩國,向現在的天下霸主楚國發出挑戰呢?”

“這···”

越王臉上露出遲疑之色。

趙王會怎麼選,他不知道。但是,若是讓他自己來選,肯定是先將現在的霸主楚國打壓下去,消除韓魏兩國的後患,然後團結韓魏兩國,從周圍的秦齊燕中山等國獲取利益了。

以前的魏國,就是這麼幹了,效果顯著,並且維持了近百年的霸業。

陳賈見越王臉上有異色,便知道越王已經動搖,於是,再接再厲道:“大王,只要趙國接受韓魏兩國的朝見,那麼韓國與魏國的戰事,那就打不下去了。韓國從魏國退兵,趙國又不能出兵攻打剛剛前來朝見的魏國,如此,三晉就會休戰。接下來,不知大王以爲,秦楚宋三國間三晉重新結爲一體,那麼還會繼續攻打魏國嗎?”

越王一怔,訕訕的笑道:“應該不會吧!”

陳賈點了點頭:“大王英明,臣也是這麼想的,最起碼,現在已經疲憊的宋國,肯定是會退兵的。宋國退兵之後,秦楚兩國獨自面對三晉,那麼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自保,而不是怎麼侵凌魏國。”

越王聞言不由點了點頭。

陳賈接着道:“大王,寡人還讓臣帶來了一個消息給大王。那就是,寡人在派臣前來訪問大王的同時,也派出了使者前去趙國以及秦國,希望能說服秦趙與敝國一道,削弱殘暴的楚國。”

“嗯?”越王心中一驚。

情況不對勁,若是秦趙兩國同意了齊國的請求,一同出兵對付楚國,那麼他越國怎麼辦?

正想着,有聽到陳賈幽幽的道:

“大王,若是天下各國聯合削弱楚國,那麼不知大王如何自處。”

越王張了張口,沒有說出話來,頓了頓,才滿懷惡意的道:“或許,秦趙兩國會不同意削弱楚國呢。”

陳賈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輕蔑之色,開口道:“如今天下各國中,楚國實力最強,這些年來,楚國屢屢侵凌我齊國,以致我齊國長城以南的土地,幾乎全部淪喪,國力大損。

若是趙國在取得三晉之首的地位後,不同意與我齊國一同削弱楚國,那麼很明顯,趙國就是在打我齊國的主意,如此,敝國爲了自保,只好將郯城乃至莒城割讓給楚國,以尋求自保。”

說着,陳賈看到越王露出沉重的神色,繼續道:“楚國得到莒城之後,面對我齊國長城,只能將目標放在其他國家身上,這地方,不是韓國就是魏國,這種情況下,趙國豈能再一旁安坐。

若是趙國出兵救援韓魏兩國,那就是用三晉的實力去硬拼強大的楚國,以及我齊國。

若是趙國不出兵,那麼韓魏兩國必然脫離趙國,而重新倒向楚國。

那時候,楚國聯合我齊國,加上韓魏兩國,就可以稱雄天下,虎視各國。屆時,楚國欺凌天子,拳打秦國,腳踢趙國,天下各國,孰能與之相抗。

所以說,楚趙兩國之間,遲早必有一戰,若是趙國不趁強大的時候削弱楚國,那麼再等一段時間,那就沒有機會了。”

說完,陳賈笑道:“不知大王以爲臣所說的,是不是恐嚇誇張之言。不知大王現在是否還以爲,趙國會不會與敝國一同出兵弱楚?”

“這···”越王默然,一時間無以應。

他心中已經被說服了。

只是,他越國也是一個大國,並非楚國附庸,豈能陪着楚國一同被削弱。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鬆口······

那麼之前他所有的堅持,不僅全都白費,會被齊國壓價,而且他這個匆匆求和的越王,還會淪爲各國中的笑柄。更重要的,若是越國表現的太窩囊,還有可能會導致齊國輕視越國。

等齊國打敗楚國之後,奪回這些年楚國所侵佔的土地,那麼接下來,齊國會不會打越國的主意,那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越國,會不會讓其他國家前來解救勸和?

最後這一點,纔是是關鍵。

想到這,越王心中就隱隱有些後悔,早知道會這樣,之前就不應該自持身價,死扛着不鬆口,如今,想要降價賤賣,似乎也已經不是少賺一筆的問題了,而是可能會虧本。

不要說琅琊,以越國的實力,可能連紀地與鄣地都難以保住。

想着,越王便是長長一嘆。

見越王臉上神色變幻不定,陳賈接着開口道:“大王,我齊國與越國本來就沒有什麼仇恨,只是因爲楚國的關係,這才讓兩國兵戎相向。現在,各國正在攻打我齊國,而趙國還沒有正式與敝國聯合弱楚。所以,爲了表明誠意,敝國還是那個條件,依然可以將琅琊之地割讓貴國。”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