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

馬車很快撞開數人,向前方疾馳而去。

“君上小心,馬驚了。”鍾午向馬車裡的公孫衍喊道。

公孫衍此刻莫名驚慌,馬無緣無故受驚,讓公孫衍有種不好的想法。

“難道是秦國要對自己下手?早就應該想到,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只是秦國居然在鄧城出手,這···”

此時,大街上一個身穿黑色勁裝,背上揹負長劍的男子,見到馬車向自己衝過來,立即拔出長劍,然後眯着眼睛看着疾馳而來的馬車。

見到那人站在大街上沒有閃避,車伕和鍾午急忙喊道:“快閃開!”

那人不聞不顧,站在原地沒有離開。

然後在馬車撞上的瞬間,身體一陣急閃,手中的長劍快速射出一道寒光,落在一匹馬的脖子上。

鍾午見狀大怒:“豎子,好膽。”

話音剛剛落下,被長劍刺中脖子的馬,從脖子上飆出一道血柱,很快就無力的倒在地上,而且連帶絆倒另一匹馬。

然後公孫衍的馬車因爲慣性,撞到前面拉車的馬,跟着就翻車了。

鍾午從馬車上跌落下來,顧不得查看自己的傷勢,急忙向車廂走去,焦急的喊道:“君上,你怎麼樣了?”

“君上?”那人聽到鍾午的大喊,頓時吃了一驚,臉色變得煞白。

現在君上的稱呼可不是誰都可以的,必須在各國擔任過高層,纔可以被稱呼君上。

“君上?君上!”鍾午打開車廂,見到不省人事的公孫衍立即驚慌起來,隨後發現公孫衍只是暈了過去,才鬆了一口氣。

“怎麼回事。”一隊在城中巡視的衛兵到達後問道。

原本他們受到消息,這裡發生了遊俠兒打架事件,就趕來抓捕遊俠兒。

不想到達現場後,卻見到一輛翻車的馬車。

見到衛兵到來,爲公孫衍趕車的車伕,帶着一身輕傷,急忙過來解釋。

衛兵和車伕交談了一會兒後,分出一半人手走到出手刺馬的那人身前道:“鄧陵先生,車中乃是一位貴人,請不要讓我們爲難。”

不久後。

兩個四十多歲左右,都是一身黑色勁裝的男子,相對而坐,臉色愁眉不展,不時發出唉聲嘆氣之聲。

這二人在楚國也是聲名顯赫的人,是目前墨家在楚國的代表,苦獲以及已齒。

墨家在戰國時期是一大顯學,是一個有組織有理想有目標的大學派,不僅嘴上能說(能和名家等善於辯論的學派叫板),而且擅長實踐,無論是自然科學或工具器械,還是直接動手打架,都是一等一的。

除了大規模羣架打不過兵家,論起單挑和小規模羣架,其他諸子百家都不是墨家的對手(想想也不可能是墨家的對手)。

自墨子開始,墨家活動中心,就主要集中在齊宋楚一帶。

幾十年前,墨家一些人在上任鉅子帶領下,從宋國進入秦國,從此墨家的活動的中心就轉到秦國。

現任墨家鉅子腹?(這個字怎麼拼,沒有搜到···)就是秦惠文王的手下的大臣。

因爲許多墨家子弟不認可秦國的緣故,墨家鉅子入秦後(相里勤之墨),齊國的墨家(相夫子之墨)和楚國的墨家(鄧陵氏之墨),自立門戶,開始宣稱自己是墨家的正統,攻擊其他兩派爲異說。

世人傳說,秦墨擅長打造兵器和器械(秦國法家是主流),齊墨擅長辯論(齊國的稷下學宮,嘴上不行的,根本混不下去。即便是以雄辯著稱的孟子,在稷下學宮也有很多旗鼓相當的對手),楚墨多是俠客(受前鉅子孟勝的影響)。

但是,這應該是誤解,這三派並立,相互出書攻擊其他兩派,應該都是得到墨家的真傳的,只是因爲所在國家的不同,所顯示的外在特徵有所側重吧。

具體如何,因爲墨家消失的較早,已經無從辯證了。

“師兄,我們應該怎麼辦,小光可是老師的唯一的後人,要是被執行刖刑,砍去了右腳,我們黃泉之下,如何向老師交代。”已齒擔心道。

苦獲搖頭道:“師弟,我知道你心中不忍,但是師兄我也沒有辦法,按照楚國的法律,襲擊貴族,導致貴族受傷嚴重的,就要被處以刖刑,而且小光如今身在獄中,難道我們還能劫獄不成。”

“況且師弟啊,哪怕我們劫獄救出小光,按照墨家門規,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小光救出來後,難道還能逃避門規的處罰。再說,就算我們不處罰小光,難道小光就不會進行自我處罰,今天的事情發生後,小光並沒有逃離事故現場,而是主動去自首了。”

已齒沉默了一會兒,嘴角里蹦出一句話:“可是師兄,小光不是故意的,要不是那拉馬車的馬突然受驚,小光怎麼會因爲救人心切,纔出手刺殺驚馬,結果導致馬車翻車,車中的貴人受重傷不醒。按理來說,這不是小光的錯,要說責任,車中的貴人也要負一半。”

“師弟,這···這隻能說服貴人進行諒解了,唉···”

已齒見自己的師兄嘆氣不語,只能自己生悶氣的也嘆了一口氣,跟着沉默起來。

不久,一個揹負長劍的黑色勁裝年輕人快速走進來,向兩人拱手行禮道:“兩位先生,剛剛從驛站傳來的消息,那位貴人已經醒來了,但是貴人沒有接見我們派去求見的人。”

“不見?”苦獲奇道。

在楚國鄧地不見鄧陵氏的門人,這種情況極爲少見。

“是的,先生。”

“可否知曉貴人的身份。”已齒問道。

“回先生,不曾探明貴人身份,只能根據馬車的標識,判斷貴人和昭氏一族有關。”

“昭氏一族!”兩人同時發出一聲驚喜的聲音,面帶喜色。

“師兄,昭氏一族和我們交好多年,令尹昭陽更是與我們有舊,如果是昭氏族人,那麼肯定可以和貴人達成諒解的。”

“師弟所言不錯,可是爲兄擔心車中的貴人不是昭氏族人。”

“師兄是說?”

“師弟,以我們鄧陵氏在楚國的聲名,就算求見令尹昭陽,也會被以禮相待,如果是昭氏族人,怎麼可能避而不見。”

“那依師兄的意思,我們應該怎麼辦?”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