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

樗裡疾起身後,魏章心中雖有遺憾,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向樗裡疾拱手一禮:“相國。”

另一邊,甘茂面帶笑容,態度恭敬的向樗裡疾行禮道:“相國。”

樗裡疾見狀,立即回禮道:“日後,還請兩位將軍與疾一起,繼續爲大王效命。”

魏章甘茂同時應道:“願隨相國爲大王效命。”

三人見禮完畢之後,樗裡疾拱手向秦王行禮道:“大王,按照之前的商議,我們應該在與楚國結盟後,先派兵進攻義渠國,然後再揮師東進,攻打孤立的魏國。

然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相國張儀的離世,極有可能會影響各國對我們秦國的態度,若是繼續按照這種策略進行,實有不妥。故,臣建議,理應改變先後順序,先進攻魏國,以親近楚國,向楚國示弱,免得楚國再次聯絡三軍封鎖秦國。”

秦王聞言一怔,心中頓時感到有些不妥,張儀昨夜才死,屍骨未寒,現在就改變張儀的策略,感覺有些不近人情。

雖然如此,但秦王蕩並沒有立即開口拒絕,而是向之前同意攻打義渠國的魏章與甘茂問道:“二位賢卿以爲如何?”

魏章與甘茂對視了一眼後,全都露出一絲無奈。

上次議事,樗裡疾就與張儀爭論不下,兩邊都是機會,無論先攻打哪裡,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但因爲張儀力主先打義渠,魏章因爲是張儀舉薦到秦國的緣故,只有緊跟着張儀這一條路。

甘茂見此,不願直面張儀與魏章,也就只好隨大流了。

萬萬沒想到,這纔過去沒多久,之前聲音似乎還在殿中迴響,現在就得把之前說出的話吃回去,心理有些不好受。

但,樗裡疾的這個提議乃是他接任相國後的第一個提議,總不能直接反對吧。

於是,魏章與甘茂同時應道:“大王,相國所言有理。”

秦王蕩見原本還支持張儀的二人同時倒戈,頓時無語。

什麼叫人走茶涼,什麼叫食言而肥,這便是了。

想着,頓時不禁有些心煩意亂,便開口道:“好,既如此,那麼此時就交給相國處理吧。”

樗裡疾大喜的應道:“是,大王。”

接着,秦王蕩擺了擺手道:“相國,兩位賢卿,相父與世長辭,寡人心中憂亂難安,今日議事就道這裡吧。”

樗裡疾聞言立即拱手行禮道:“唯。”

不久,樗裡疾離開秦宮後,立即對在宮外等候他的門客吩咐道:“去請將軍魏冉前來一敘。”

“諾。”

······

郢都。

熊槐得到景鯉從咸陽傳回的消息時,露出狂喜之色,真是瞌睡送枕頭,正是時候了。

原本,熊槐對張儀還很擔心,擔心楚國攻打越國之後,張儀會出來攪風攪雨,會迅速聯合各國,組建連橫同盟圍攻楚國。

現在,張儀死了,熊槐頓時鬆了一口氣,沒有張儀,公孫衍又在楚國,天下各國沒有一個聲望極高的說客,現在各國想要聯合,那就非得需要長時間溝通不可。

接着,熊槐幽幽一嘆:“若是張儀再堅持一段時間,等寡人打下越國,張儀在聯合各國的時候,死在魏國,或者死在齊國,那就更好了。”

想着,熊槐又自嘲的笑了笑,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頓了頓,熊槐下令道:“傳令,請司空、司馬等人前來議事。”

“唯!”

不久後,昭魚等人便匆匆趕到。

人齊後,熊槐向羣臣看了一眼,笑道:“諸卿,令尹傳回消息,不久前,張儀突然猝死···”

“這···”

“什麼···”

熊槐的話還未說完,殿中羣臣頓時就發出陣陣驚呼。

意外,太意外了。

尤其是公孫衍,聽到張儀的死訊,不僅感到意外,而且還突然生出一種悵然若失之感。

這仇還沒有報,仇人就全都死了。

一想到這,公孫衍完全高興不起來。

過了一會兒,大殿中重新安靜下來後,熊槐再次笑着開口道:“另外,令尹傳回的消息,秦國那邊已經答應我們的要求,同意出兵攻打魏國。”

羣臣聞言大喜過望,紛紛行禮道:“恭喜大王。”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向羣臣問道:“諸卿,如今攻打齊魏兩國的大勢已成,秦韓宋三國全都已經答應楚國,下次一同出兵攻打齊魏聯盟,剩下的,還沒有入局的,就只剩下趙越兩國。接下來,只要越國同意攻打齊國,那麼寡人就可以一口將越國徹底吞下。”

說着,熊槐看向景翠與昭雎等人,問道:“讓越國同意伐齊並不難,寡人想知道的是,如何攻打越國,如何進兵的問題?”

昭雎聞言立即從羣臣中走出來,拱手道:“大王,若是越國答應出兵齊國,那麼攻打越國就易如反掌。

只要越國與齊國開戰,那麼我們就可以鼓動公子玉佔據吳城,自立爲王。而越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必然會率軍南返,那時,我們就可以趁機與越軍決戰,越王在心憂國內的情況下,必然不是我們的對手。”

熊槐點頭道:“司馬,攻打越國容易,但是如何調兵呢。

接下來的一戰,我們將同時面對齊魏越三國,楚國身爲大戰的發起國,無論是齊國還是魏國,全都需要派出兵力。同理,還有越國那邊,攻打越國不難,但是,越國同樣不小,江南淮南淮北,要想徹底佔有這些地方,就需要大量的兵力駐紮。

否則,若是楚國沒有足夠的實力控制割地,恐怕這些地方會反覆不定。所以,接下倆應該如何出兵呢。”

昭雎應道:“大王,從江南到淮北,地域實在是太長,必須要有所取捨。另外,我們滅亡越國之後,必然會遭到各國的干預,所以,淮北地區面對齊宋兩國的軍隊,根本無險可守。故,臣建議,放棄淮北地區,控制淮水,力保淮南以及吳越兩地。”

“可以。”熊槐直接點頭,沒有半分猶豫。

昭雎接着道:“此戰的關鍵在越國,而且宜快不宜慢,不能留給越國組織抵抗的時間,也不能給其他國家反應的時間。故而,臣以爲,攻打越國的兵力,最少也得二十萬。另外,算上防備齊軍大舉南下支援越國的可能,臣以爲,此戰,江淮地區的總兵力不能低於四十萬,否則,必然難盡全功。”

感謝書友仁者無敵1110000、看灰機會飛、守護琦琦、齊楚燕韓趙衛秦、fsegytrr的打賞!

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動員全郡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