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

“好。”熊槐聽着宋王擲地有聲的話,立即大喜道:“宋王能如此,那寡人就放心了。”

頓了頓,熊槐開口道:“既然宋王與寡人都對魏國不滿,現在寡人打算出兵攻打魏國,不知宋王以爲如何?”

宋王信誓旦旦的道:“若楚王有此意,那寡人必定跟隨楚王,全力進攻魏國,不知楚王打算如何進攻魏國。”

“好。”熊槐大喜,接着將楚國想要召集各國進攻宋國的事情一說。

宋王聞言沉默一下,與身旁的惠盎對視一眼,然後應道:“可行。”

熊槐見宋王答應,笑道:“善哉,善哉。”

兩國議定出兵的內容後,接着兩日後,熊槐以唐昧爲將,率領五萬楚宋聯軍在薛地防守駐紮在魯國的匡章,然後熊槐與宋王率領近三十萬楚宋聯軍浩浩蕩蕩的殺向滕城。

數日後,楚宋聯軍來到滕城外,開始準備與聲子帶領的近二十萬齊軍進行對持。

滕城內。

滕君望坐在主位上,一言不發,目光遊離地看着翟強與聲子。

聲子着急的問道:“滕相,現在三十萬楚宋聯軍已經到了滕城之下,不知魏國的大軍現在已經到了何處。”

翟強在田文拜相的第二天就被魏王任命爲滕相,第三天就出發前往滕國。

風風火火的趕到滕城後,什麼事都沒有來得及做,就得到楚宋聯軍北上滕城的消息。於是,翟強這個滕相,就立即發揮出他應有的作用,那就是向魏國求援。

數天過去了,魏國出兵的消息還沒有傳來,而楚宋聯軍已經到了。

對此,聲子暗暗着急。

不是擔心滕城守不住,而是魏軍遲遲不到,聲子擔心魏國會出現變故。

翟強緩緩地道:“聲子將軍請寬心,本相早就將消息傳回魏國,犀武將軍的大軍就在濟水北岸駐紮,只是離的有些遠,想來此時已經在路上了。”

說着,翟強向聲子問道:“聲子將軍,不知駐紮在魯國的章子將軍,現在可曾來援滕國。”

“章子?”聲子搖頭道:“唐昧率領五萬大軍駐紮在魯國邊境,魯國因爲主力全都在薛城損歿,難以自保,故而,章子將軍應魯君之請,留在魯國防守唐昧了。”

聲子沒有說出來的是,齊王傳來的詔令,齊國在損失十萬兵力的情況下,已經不想再與楚國硬拼了。現在之所以還在與楚國僵持,不過是因爲想要拉魏國下水,只要魏國大軍到了滕城之下,正式與楚宋聯軍對持,讓魏國正式背叛楚國,那麼齊國的目的就達到了。

翟強聞言皺了皺眉。

這與之前的算計不同,按魏國的意思,楚宋聯軍大戰數月,即便攻下薛城後休整了一段時間,但也不能掩蓋疲憊與厭戰的實情。所以,現在正是趁機與楚宋聯軍決戰的時候。爲此,公孫喜將他這幾年訓練的武卒全部帶來了。

也就因爲調用武卒的緣故,這才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事翟強清楚,但是武卒做爲魏國的撒手鐗,是要一鳴驚人並且保密的,故而魏國連齊國也沒有告知。

結果,匡章沒來,他手中數萬齊軍也沒有來。

滕城內的近二十萬齊軍,再加上魏國十八萬大軍,如此龐大的軍隊,多幾萬少幾萬,並沒有太多的優勢。

若是加上匡章手中的數萬齊軍,那麼齊魏聯軍就超過四十萬,這樣就對楚宋聯軍佔據絕對優勢,勝算大增。

想着,翟強不由開口道:“聲子將軍,雖然魯國主力已經在損失慘重,但是曲阜乃是天下大城,城高池深,城中還有數十萬百姓,面對區區唐昧的五萬軍隊,進攻或許力有不逮,但是閉城自守,綽綽有餘。爲何章子還會答應魯君的如此要求?”

聲子理所當然的答道:“滕相此言差矣,楚宋聯軍大勝我田甲大軍,名鎮齊魯大地,魯君擔心,魯國百姓恐懼,這不是正常的嗎?

再說,魯國受齊王之請,將兵力全都派去薛城,結果大軍與薛城共存亡了。如今楚宋聯軍危逼魯國,難道敝國能一走了之嗎?如此不仁不義的行徑,寡君豈能爲之。”

“這···”翟強正欲在說些什麼。

此時一個將領走了進來,向翟強稟報道:“報相國,犀武將軍傳訊,十五萬魏軍已經抵達齊國境內,四日後就能趕到滕城。”

“好。”翟強心中一喜,接着,想起匡章的缺席,頓時一僵,想着,擺了擺手:“好,派人回覆犀武將軍,就說本相已經知道了。”

“諾。”

一旁的聲子見魏軍即將趕到滕城,齊國的目的已經達到,大喜道:“滕相,既然魏軍很快就會趕到滕城。那麼本將這就去安排一番,準備迎接魏軍的到來。”

“將軍請自便。”翟強應道。

看着聲子離去的背影,翟強不由沉思起來。

匡章沒來,他麾下齊國最精銳的技擊士也沒有來,如此,齊魏聯軍也就只能在人數上壓過楚國聯軍一籌,沒有明顯的優勢。

這種情況下與楚宋聯軍決戰,即便能打敗楚宋聯軍,自身的損失肯定也不會輕多時,這並非是魏國所希望的。

魏國位於天下之中,一旦損失太大,其他國家就會來撿便宜,不僅是楚國,秦國乃至趙國,都有可能,甚至,即便是盟友齊國,也會落井下石。

所以說,此時戰爭並不可取。

想着,翟強不禁露出一絲憂色。

魏國已經出兵,已經與楚國翻臉,這個時候再退回去,無疑是將所有的國家全都得罪了一個遍。

爲魏國計,現在最好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或者強硬的逼退楚國,以此來展示魏國的強勢,讓天下各國都看到魏國的底氣與決心,這樣,才能在事後拉攏韓趙以及秦國,繼而組建聯盟削弱楚國。

思慮再三後,翟強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於是,便開口道:“來人。”

“是,相國。”一個侍者彎腰應道。

翟強吩咐道:“派人向城外的楚營投上一份拜帖,就說滕國相國翟強求見楚王,請楚王賜見。”

“諾。”

侍者離去後,翟強再次想了想,確定沒有遺漏後,便擡腿向外走去,準備出城拜見楚王。

走了六七步,快要走出宮殿的大門處時,這纔想起來,貌似滕君還在殿中坐着。

於是,立即轉身向滕君行禮道:“君上,臣欲去城外面見楚王,不知君上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