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

一位和昭陽交好的大臣詢問,其他大臣瞬間把目光放在昭陽身上,期待昭陽知道答案。因爲大家都得到了消息,楚王病癒後只召見了屈原一人,隨後就有了這次大朝議的事。

這些人難免會有想法,難道大王受到屈原的讒言,決定再次變法。

這是所有人最不希望發生的事。

然而令所有人失望了,昭陽蒼白的臉,無奈的搖搖頭,示意自己也不清楚。

今天昭陽的臉色很難看,顯然病情還沒有好轉,就帶病上朝了。

見昭陽也不清楚此事,其他人只好憂慮的嘆口氣,隨後斜着眼睛看了看被孤立的屈原,企圖能從他身上看出什麼,然而什麼也沒有看出來。

屈原獨自一人坐在自己的位子,如同身染瘟疫一般,周圍空出一片,哪怕是其他屈式的大臣,也離得遠遠地。

屈原本人對一切都漠不關心,面無表情,眼睛似閉還睜,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和他無關。

對於屈原的這幅表情,其他人只有一個迴應:“哼。”

羣臣等了一會,接着又等了一會,楚王遲遲不到。

漸漸的羣臣都等得不耐煩了,說召開大朝議的是楚王自己,現在遲遲不到的還是楚王,楚王究竟想幹什麼,一時間衆臣開始在大殿內議論紛紛,討論此時楚王在幹什麼。

聽到羣臣的議論聲,昭陽知道這時候該是他出面了,於是輕咳兩聲。

一直關注昭陽的其他人見此,立即停下來,緊閉嘴巴,看着昭陽。

昭陽對着一位大殿內的宦官一招手,將他招過來問道:“不知大王何在?今日大朝會是否押後召開。”

“回令尹話,小臣不知。”宦官搖了搖頭。

“那好,派人去請示大王。”昭陽揮手道。

“諾。”

此時熊槐正在魏美人的宮殿外徘徊,其實大臣們到齊以後,就有宦官前來稟報,羣臣到齊,可以去議事了。

但是熊槐沒有理會,反而繼續在魏美人的宮殿外轉悠,一點也不心急。

李秋得到宦官的稟報,來到熊槐邊道:“大王,剛剛令尹着人前來詢問,大王是否身體不適,今日朝會是否推遲。”

所謂的身體不適,只是國君不參加朝會的藉口,這是借用赫赫有名的臺詞,齊桓公跟管仲的對話: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熊槐聞言立即知道羣臣已經等不及了,不然昭陽不會再次來催促。

再說已經把羣臣晾在那裡已經有一段時間,繼續墨跡下去,那就是演戲演過了,屬於他這個做楚王的刻薄寡恩,戲弄羣臣了。

“走吧。”

這一次熊槐當先向大殿走去。

如今走在路上,熊槐才知道一個合格的演員,不是那麼容易的,最起碼作爲一個演員來說,他還不合格。

不過演技不夠,道具來湊,當先的熊槐,在路上,偷偷的從袖子中拿出一塊生薑,悄悄地將生薑折斷,在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位置,用流着汁液的折斷面,往眼睛上擦了擦。

在這個沒有洋蔥的年代,不能捏洋蔥,那就用生薑,羣衆的智慧是無限的。

當熊槐走到大殿之時,雙目通紅腫大,淚流不止。

“我擦,好像玩過火了,生薑塗抹的有些多,我的眼睛好難受,好疼,疼得人難以忍受,就像在燒一樣,該不會把眼睛弄瞎吧。做楚王做到我這份上,能有我這麼拼的,應該也沒誰了。”熊槐淚流滿面,雙目刺痛,好像真有種想哭的衝動,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生薑造成錯覺。

熊槐走進大殿時,其他大臣已經得到消息,全都站好。

“拜見大王。”羣臣齊行禮。

“免禮,坐。”熊槐在王位上跪坐好後用異樣的聲音道。

聽到楚王的聲音有異,羣臣不禁感到奇怪,悄悄地擡頭看了楚王一眼。

只見楚王雙目紅腫,淚流滿面,正在衣袖擦着眼淚,但眼淚卻始終擦不完,擦完這隻眼睛,哪隻眼睛的眼淚就流了出來,擦完哪隻眼睛,這隻眼睛的眼淚又流了出來,顯然是內心傷心到極處的象徵啊。

“···”羣臣一懵,不知所措,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尤其是一些老臣,可是知道楚王在他爹楚威王死的時候,都沒有哭得這麼賣力。

發生了什麼事?楚王這是怎麼了?

想不明白,只好再次跪了下去,齊聲道:“臣等無能,臣等死罪。”

“衆卿何罪之有?”熊槐內心有點小得意,見所有人全都低下腦袋,深拜在地,有種奸計得逞的快感。

只是有點小遺憾,生薑用的有點多,眼淚嘩嘩的流,就是止不住啊···

此時令尹昭陽再次成爲羣臣的代表,直起身體,向楚王詢問:“大王,不知發生何事,以至於如此憂傷。”

聽到昭陽的詢問,熊槐立即流着淚道:“賢卿可知魏美人?”

下面的羣臣一聽楚王是在魏美人傷心成這樣,頓時心中萬馬奔騰,這是何等的臥槽,哭得這麼厲害,我們還以爲楚國要亡國了呢···

“咳咳咳···”昭陽聞言,立即漲紅了雙眼,一邊咳嗽一邊站了起來,大聲道:“大王,不過是區區一個女子,大王就如此模樣,置我大楚於何地,置羣臣於何地。”

在場的羣臣之中,昭陽的資歷屬於最老人羣中的一個,地位是最高的,見楚王爲一個女子哭成這副模樣,立即出言訓斥。

隨着昭陽的訓斥,羣臣頓時炸開,議論紛紛,一時間嗡嗡之聲瀰漫在大殿之中,進入到耳中的,全是議論楚王的聲音。

“大王請以楚國爲重,以社稷爲重,不可如此兒女態。”國老昭魚跟着走出來道。

國老是楚國的榮譽職位,一般是由令尹卸任後擔任。昭魚是楚國的前令尹,他之後的令尹,就是昭陽。因爲昭陽鋒芒畢露,被陳軫以畫蛇添足勸說,而進行藏拙,昭魚知道這件事後,沉默了許久,然後自己退了。

所以現在楚國有資格硬頂楚王的,昭魚也算一個。

魏美人的事情,這些天在郢都可是鬧得滿城風雨,雖然羣臣不會像國人那麼無知,但是楚王和魏美人之間的事情,還是瞭解的一清二楚的。

不就是因爲魏美人不見你嗎!

你說你一個楚王,作爲我楚國的國君,在大朝議時,在羣臣面前,你哭成這樣你合適嗎?

昭陽見楚王眼淚還是止不住,立即起身向前數步,再拜在地,直起身體,目視楚王,激動而堅定道:“大王,魏美人媚惑君王,按律當誅,臣令尹昭陽,請大王立誅魏美人,還楚國以清平。”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