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

“請賢卿細說。”

“大王,說來也簡單,也就是根據肉刑的等級,制定不同等級的刑罰,以懲處觸犯律法的人。”

“既可以單獨處以不同數量鞭刑或者杖刑,也可以處以不同時間期限的勞役,或者令其充軍,只有立下功勞,才能將功折罪。根據觸犯律法的惡劣程度,還可以實施多種刑罰,勞役參軍之後,在進行鞭刑或者杖刑。”

熊槐聽後點點頭,大概無論是鞭刑杖刑還是勞役充軍,都不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對於觸犯法律的人來說,最起碼不會變成殘疾人。

尤其是勞役,讓熊槐想到了後世的勞動改造,這應該是一種很溫和的處罰了(對於這種認知,其實是熊槐的錯覺)。

如果沒有其他的目標,那麼陳軫所說的大方向,已經令熊槐滿意了。

但是今天舉行大朝議的目的是爲了以後變法鋪墊,而不單單是廢肉刑。

熊槐下意識的擦了擦眼淚,只是此時生薑汁的效果已經散去,沒有一滴淚水流出來。

熊槐擦了擦並不存在的眼淚,用悲傷的語氣道:“賢卿所言甚好,能夠解決肉刑的問題,寡人喜不自禁。”

熊槐說完,再次嘆了一口氣,用力的眨了一下眼睛,依舊沒有擠出半滴眼淚,好在羣臣也沒有人時刻關注楚王的臉色。

於是,熊槐用溼溼的衣袖捂着臉,大聲乾嚎起來。

陳軫剛剛聽到楚王同意自己的意見,接着又傳來楚王的哭聲,不由一愣,搞不清楚王又是怎麼了。

雖然廢肉刑得到了許多貴族的支持,但是這歸根結底還是一次對歷代先法的一次重大變革,已經引起許多大臣的難以適從。

雖然廢肉刑看上去合情合理,但是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

只是還沒有想明白,楚王又哭了。

此時楚王的哭聲,讓所有人都摸不着頭腦,楚王難道還有大動作?

陳軫見昭陽呆在原地沒有動彈,國老昭魚已經遠離楚國中心太久,愣在原地分不清東南西北,景鯉欲言又止,於是,立即拜倒問道:“大王何故如此?難道是微臣說的不對?還請大王責罰。”

熊槐聽到陳軫的詢問,這才停止乾嚎,搖頭悲傷到:“寡人剛剛想到了其他事,悲從心來,一事難以自制,讓賢卿誤會了。賢卿剛剛說的很有道理,寡人認爲可以用賢卿的策略取代肉刑。”

“但是,寡人一想到楚國的宗族公室,以及昔日曾爲楚國拋頭顱灑熱血,立下赫赫功勞的公卿,很有可能會有後人招到鞭子和木杖的抽打,寡人於心何忍。”

說到這裡,熊槐再次象徵性乾嚎兩聲。

難道大王連鞭刑和杖刑都不願意使用,這是何等的仁慈,這是何等的德行,這是何等的婦人之仁。

雖然心中的想法各有不同,但是羣臣的行爲卻驚人的一致,立即大聲高呼:“大王仁德。”

陳軫此時第一次覺得楚王很難纏,即認爲鞭刑杖刑是對的,然後立即說自己於心不忍,這究竟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呢?

難道在說他狠毒嗎?

“微臣愚鈍,請大王指正,應該如何修改肉刑。”陳軫臉色僵硬的出言問道。

“賢卿剛剛所說,已經很好了,既能廢肉刑給人改過機會,也能讓楚國上下明白國法的森嚴。只是寡人想加上一條,讓寡人的父老兄弟們以及爲楚國出生入死的羣賢,能夠多一個選擇。”

“多一個選擇?”陳軫不解問道。

羣臣全都不知道楚王的意思。

“不錯,寡人想在國法上加一條,可以選擇用爵位抵罪,但是叛國謀反罪不在此列。”

陳軫聽完楚王的話,立即抓住楚王話裡的中心意思,那就是要進行削爵。

陳軫想明白時,屈原昭雎同樣也想明白了。

雖然楚王的話裡面說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實際情況總會讓人沒法選擇。

一個爵位對於一個家族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祖上留下來的爵位,和自身的痛苦相比,總會有一個兩個受不了痛苦,會用爵位抵罪的。

只要有人開了頭,那麼到最後,如果楚王繼續堅持推進,轉主動爲被動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可比之前吳起和屈原變法之時直接收回爵位要溫和的多,屬於軟刀子。

內心震驚於楚王的手段,陳軫三人這次同時拜倒在地,率先高喊:“大王仁德。”

一些反應慢的,還沒有想明白的人,聽到再次有人高呼“大王仁德”,立即跟進,跟着陳軫三人大喊。

這羣人之後,一些已經想明白的中立派,也隨大流,拜了下去。

昭陽在原地愣了一下,已經意識到楚王想幹什麼,只是廢肉刑以及可以選擇用爵位抵罪,都是本着爲公族貴族考慮的原則,而且現在參加朝議的大臣,大多數已經同意,不會引發楚國內部的大混亂。

這種情況下,昭陽也隨大流,向楚王拜了下去。

昭陽同意後,其他大臣一時間失去了主心骨,只好向楚王拜倒,同意楚王用爵位抵罪的補充。

熊槐見大殿中的大臣,全都向自己拜倒,第一次有了真正做楚王的感覺。

上一次朝議時,雖然心中有無數想法,但是什麼都沒有說出來,整個朝議過程,都是被大臣們帶着走,而不是主導朝政的方向,這讓熊槐總有種傀儡的感覺,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楚王。

看到下面黑壓壓拜倒在地的羣臣,熊槐臉上的得意一閃而過,然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唉···”

聽到楚王再次嘆氣,羣臣全都心中一驚,難道今天事還沒有完,楚王還有什麼幺蛾子。

今天楚王的表現,和往日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人,如果不是楚王一直都沒有離開過其他人的視線,大臣都一種楚王被調包的錯覺。

楚王今日的表現,讓羣臣起了驚懼之心,如果今後楚王都是這種水平,那麼做臣子的以後就很難忽悠楚王,面對一個不能被忽悠的大王,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戰戰兢兢,夾着尾巴做人,不能太高調。

國君的強勢,就是貴族的弱勢。

但是現在,楚王還沒有完,還在繼續出招。

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儀猝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見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