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

季子對這個問題已經想了許久,此刻聽到齊王詢問,便應道:“如今這麼高的糧價並不是因爲饑荒造成,而是因爲我們強行漲價所致。”

“所以,對以種田爲業的農夫來說,糧價高漲暫時對他們有利。而對其他百工之人,小商人,以及許多下層士人,全都是不利的,百錢的高糧價持續一兩月倒也勉強能接受,可是價格再高時間再長,那麼這些人可能就會因此破產。”

“而這些人一般都居住在城中,所以,臣建議,重新在城中清查人口,將每戶的人口查清,發放身份證明。然後每月的初一十五向百姓售糧,憑身份證明,以每石四十錢的價格,向百姓出售半月的口糧。”

“一則維持百姓日常所需,二則體現大王愛民之意。”

齊王沉吟了一下,所謂的清查人口,其實只是清查流動人口,城中定居的百姓,基本上都已經早有記錄,所以此事並不難。

令齊王擔憂的是另一件事,想着,遲疑道:“季子,這個辦法不錯,只是,寡人還有疑問,若是有百姓虛報人口多買糧食,並且通過低買高賣從中獲利怎麼辦?”

季子應道:“大王,臣只聽說過隱瞞人口,逃稅漏稅的,至於增報人口可以獲利的。糧價乃是根本,難道會一直如此之高嗎?再說,衆所周知,麥米即將成熟,到時糧價下跌,難道多餘的人口就不需要交人頭稅了嗎?一旦戰事爆發,難道百姓就不用出人作戰嗎?”

“至於低買高賣的事情,只需下令,拒不接受收購低於一百石的小額糧食即可。”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不會給百姓可趁之機!”

齊王仔細想了想,開口道:“好,就按季子的意思辦。”

楚國。

陳軫將齊國的消息稟報完,然後退在一邊靜靜的等待。

聽到齊國已經將糧價漲到一百五十錢,熊槐心中除了震驚,還是震驚。不過,聽到最後齊國對百姓進行限量低價售糧,熊槐心中除了佩服,還有一絲淡淡的遲疑。

想着,熊槐看着陳軫道:“陳卿,齊國漲價漲的如此之快,幾乎是得知楚國漲價的瞬間,便立即進行漲價,一直維持比楚國高的糧價。更關鍵的是,齊國的粟米價格與麥米一樣,這與楚國的情況一致。”

“寡人懷疑,這齊國是不是已經發現快速製作麪粉的石磨了?”

陳軫的眼中露出一絲凝重,應道:“大王,此事臣也有所懷疑,已經派人去查探,看看齊國是否也有能快速製作麪粉的辦法,無論是石磨還是其他東西。”

“只是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齊國各處並無異常,也並未出現一些奇怪的地方,或者大規模的抽調工匠。”

“雖然此事目前暫未得到確認,但是,齊國粟米的價格與麥米一樣,就說明了很大的問題。”

熊槐點了點頭,楚國也不傻,這幾個月來,齊國一直保持麥米與粟米同價,很明顯就足以說明問題。

天下各國除了楚國,沒有那個國家一直維持麥米與粟米等價的。

想着,熊槐看了一眼李秋,吩咐道:“將令尹、太府尹入宮,寡人有事相詢。”

李秋行禮道:“唯!”

不多時,景鯉與鬥由一同進入宮中,見陳軫已經在殿中,心中有了猜測。

楚王找他們倆進宮,而且還與陳軫有關,無疑就是跟齊國糧價有關了。

禮畢。

熊槐將情況介紹了一遍,然後問道:“令尹,太府尹,寡人擔心齊國已經發現快速製作麪粉的方法,若是情況屬實,那麼在未來,麥米成熟之時,恐怕齊國全力愚楚國競爭麥米,這是寡人所不願意見到的,不知諸卿何以教我?”

景鯉鬥由聞言,頓時一驚。

如果齊國真的發現了一種快速製作麪粉的方法,那麼就需要重新評估齊國的購糧活動。因爲接下來不僅僅是今年麥米成熟後,齊國會與楚國競爭,而且在麪粉製作麪粉公開以前,齊國每年都會與楚國競爭。

齊國的財富,楚國肯定比不上,這樣一來楚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各國的麥米流入齊國。對此,肯定不能忍。

景鯉沉默了一下,開口道:“大王,此事既然還沒有確認,那麼會不會是齊國因爲在各國收購不到粟米,又因爲我們楚國的麥米價格太高,所以齊國在缺糧之下,不得不出此下策,效仿楚國將粟米麥米等價,一向各國收購麥米。”

熊槐想了想,開口道:“令尹所言也並非沒有可能,不過,萬一齊國真的有所發現呢!”

“這······”景鯉面色沉重,他知道石磨這東西,只要有一個思路,就很容易製作出來。

而且齊國一直鼓勵麪粉,齊國百姓製作的麪粉衆多,不僅能保證國內所需,而且還能售往三晉燕宋等國。所以說,在這麼多人制作麪粉的情況下,若是有一二個齊國百姓有所發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齊國那麼多人,而且齊國的奇技淫巧不在少數,誰也不能保證其中沒有靈光一閃的聰明人。

鬥由眉頭微皺:“大王,若是齊國僅僅只是因爲楚國的緣故,纔不得不提高麥米的價格,那麼齊國只會在今年與我們競爭。若是因爲其他,那麼我們就必須另尋他策,將齊國打壓下去。”

說着,鬥由拱手道:“大王,如今各國的糧價基本上已經達到饑荒之時價格,各國的百姓已經出現很大的不滿,而我們楚國與齊國在此基礎上有進行了一波漲價,再次拉動各國糧價上漲,近百年一來,沒有那一年的糧價比今年還高了。”

“這種短時間內被還可承受,若是時間一長,那麼各國爲了維持國家的穩定,肯定會對糧食進行降價,維持正常的糧價水平。”

“若是各國對齊國不再進行糧食封鎖,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受各國嚴密控制的麥米肯定會全都流向齊國。而我楚國,將無力與齊國競爭。”

最後,鬥由開口道:“所以,現在的情況,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確認齊國是否真的有所發現!”

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八百章 退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二十五章 說越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