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

對於楚國修建水渠的事情,早在一兩個月前,各國就有所耳聞。

因爲修建水渠的確是一件十分勞民傷財的事情,故而各國全都對此將信將疑。

不過,當陳賈親自看到楚國百姓熱火朝天的修建水渠後,就確信無誤了。

故而聽到楚王的話,陳賈沒有懷疑,立即拱手行禮道:“大王,對於貴國的難處,寡君也略知一二,所以,寡君願意用兩倍的價錢向大王借糧,希望大王能出手相助。”

熊槐搖頭道:“使者這是何意,寡人一向以德服人,怎麼會做出這種趁火打劫的事情,若是楚國有糧,寡人自會平價救援齊國。只是如今楚國實在無糧,故而無能爲力。”

陳賈聞言一急,接連拜了三拜,請求道:“大王,敝國也不需要太多的糧食,只要大王能擠出一點糧食,三十萬石糧食,敝國願意五倍的價錢購買,請大王······”

熊槐聞言立即佯裝大怒,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殿中的景鯉見楚王離去,對陳賈怒道:“齊使,敝國雖不比齊國富裕,但使者莫非以爲寡君是錢財就可以收買嗎?”

說着,亦冷哼一聲,板着臉就向楚王離去的方向而去。

不多時,熊槐見景鯉從後面趕來,便開口問道:“令尹,如何?”

景鯉答道:“回大王,臣已經將齊使趕出宮中。”

熊槐笑道:“好,齊王想向寡人借糧,這簡直就是在做春秋大夢,難道寡人還會缺錢?所以,楚國一粒糧食都不會賣給齊國。”

說着,熊槐又開口道:“令尹,吩咐下去,嚴查各地關卡,禁止任何糧食離開楚國,凡是有走私糧食者,一經查獲,立即沒收,並且處以二十倍罰款。”

“還有,在淮水一帶,嚴禁牛馬等六畜出關,即便是活得也不行,若是拉車或者騎乘的,全都做好標記。各國的商隊,多少頭牛馬進入楚國,就只准不超過來時數量的牛馬離開楚國,一頭也不準多。”

“我楚國的商隊也一樣,離開時帶走多少牛馬,回來就得帶回多少牛馬,少一頭,罰二十頭。”

“若是交不出罰款,全家貶做苦役五年。”

景鯉應道:“唯!”

······

郢都各國使者賓館。

陳賈雖然惹怒了楚王,而且沒有從楚國借到糧食,但是此刻臉上卻不見半分憂慮,反而比剛到郢都時輕鬆不少。

此刻陳賈獨自站在房間中,心中思緒不斷。

“大王心中所憂慮的,不是楚國是否會借糧,而是楚國是否有趁火打劫的心思。”

“根據這一路的情況來看,楚國大規模修建水渠的事情是真的。只是,如此衆多的百姓聚集在郢都,若是楚王心思轉變,也不可不防。”

想着,陳賈對外大聲吩咐道:“來人,備車,備下重禮,遞上拜帖,本使要求見司空昭魚以及司敗唐昧。”

“諾!”

·····

“陳卿,齊國使者還沒有離開郢都嗎?”熊槐向陳軫問道。

距離齊國使者訪楚已經過去了十餘日,自從第一次接見齊使後,熊槐就沒有再召見齊使。

按照熊槐的想法,如今齊國缺糧,那麼售糧的事情就是楚國絕對不能允許的。

對齊使在郢都的活動,熊槐也有所耳聞。

同樣,數天前,也有不少不長眼的大臣進宮來試探,結果,接連被熊槐轟走三人後,這幾天就再也沒有不長眼的了。

陳軫點頭應道:“大王,正是如此。”

熊槐感到有些奇怪:“如今寡人已經向羣臣堅決表示不會對齊國售糧,爲何齊使依然滯留郢都?”

“莫非齊使還以爲他能憑藉誠意打動寡人?”

陳軫笑道:“大王有所不知,這幾日齊國使者頻頻拜訪我國重臣,送上了厚禮,只爲能保持齊楚兩國的現狀,避免發生戰事。”

熊槐瞭然。

齊國糧倉被燒之後,齊王就下令齊軍在齊國南部集結,直至今日,齊國已經做好戰爭準備。

如果說在最初的時候熊槐還有趁機伐齊的念頭,那麼現在,已經無機可趁的情況下,熊槐已經決定,把這個冬季的重心,還是放在修建水渠上,不會對外作戰。

因此,熊槐也沒有向羣臣透露對外作戰的計劃。

想着,熊槐不由打趣道:“想必我楚國的大臣全都接受了齊使的好意,收下齊國的重禮了吧!”

陳軫聞言笑了笑,他與齊國的關係也不錯,齊使送禮自然也不會忘了他這個齊人。

見陳軫默認,熊槐放下此事,開口問道:“陳卿,那麼其他各國是否有意借糧於齊國?”

陳軫頓了頓,開口答道:“回大王,目前從各國傳回的消息,剛剛與齊國聯姻的魏國,已經答應溢價五成出售五十萬石糧食給齊國,其中粟米十萬石,菽豆二十萬石,麥米二十萬石。”

“魏國!”熊槐聞言不由冷笑一下。

對魏國的心思,熊槐也能揣摩一二,無非是既想交好齊國,又不想開罪楚國罷了。

從上次五國伐秦時起,魏國與齊國就越走越近,不久前齊魏兩國更是結爲姻親。

現在魏國又雪中送炭,出售五十萬石糧食給齊國,解齊國的燃眉之急,情況很明顯,齊魏兩國更加親近了。

不過魏國還算識時務,沒有全力援助齊國。

不僅溢價五成,而且只有五十萬石。

要知道楚魏兩國剛剛聯姻的時候,魏國可是一口氣賣給楚國一百萬石糧食,雖然全是麥米,而且大都是一些陳年老米,但終究是實打實的一百萬石糧食。

從這一角度來說,楚國也不能對魏國的做法說些什麼,畢竟魏國只是盟友而不是附屬國。

想着,熊槐一嘆,問道:“那麼其他國家呢?”

陳軫答道:“趙國以秦趙兩國衝突不斷爲由拒絕了齊國,宋燕兩國以國內無糧爲由拒絕了齊國。”

“而齊國的盟友中山國,則是借出二十萬石糧食給齊國應急,至於齊國的附屬國,魯國邾國等國,全都表示拿出了全部的餘糧援助齊國。”

頓了頓,陳軫面色沉重道:“大王,還有越國,據消息稱,這次越王打算以五倍的價格,對齊國出售了二十萬石稻米。”

“如今齊越兩國正在談判中,因爲昭滑全力阻攔的緣故,所以現在齊越兩國還沒有徹底談妥。”

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章 心傷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