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

感嘆完,臉色變得極爲難看,因爲楚國大力提倡麪粉已經進行了三年,這說明楚國早在三年前就知道石碾的存在了。

尤其是不久前楚國以種植麥米爲名,在江漢修建水渠,導致江淮的百姓普遍種上了麥米,現在,在麥米這方面,楚國已經比天下各國全都領先了。

更令齊王心痛的是,早在一年多前,就有齊國的百姓發現了快速製作麪粉的辦法,但是他們卻把石碾隱藏起來,秘而不宣,以便他們自己從中獲利,絲毫沒有把國家放在心上。

季子開口道:“大王,這種石碾現世的時間不長,只在民間少量流傳,故而知道的人並不多。起初,石碾只是爲了將舂米去殼方便而被製作出來,只需將麥米菽豆放在石盤上,稍作滾動,就可以去殼。”

“但是,如果來回滾動多次,那麼就可以將麥米碾成麪粉。”

儲子幽幽的道:“也就是說,三年前,或者多年前,不知何種緣故,楚國有人用這種石碾製出了麪粉,然後又用麪粉製出了食物,接着獻給了楚王,這纔出現三年前楚國大力宣傳麪粉號召百姓種植麥米的事情。”

季子點頭道:“相國所言極是。”

說着,季子向齊王建議道:“大王,冬季種植麥米的優勢太大,現在麪粉的製作方法又如此簡單,好在我們齊國現在種植麥米還不遲。故,臣請大王下詔令百姓種植麥米。”

齊王沒有回答,而是繞着石碾走了一圈後,開口問道:“相國,季子,你們說楚國爲何不在三年就強制百姓種植麥米,而是通過種種辦法引導百姓種植麥米?”

季子答道:“大王,這很簡單,楚國想趁各國還未發現石碾的作用,趁機囤積麥米。”

說着,季子眼中閃過一道靈光,詫異道:“大王的意思是與楚國一樣,對石碾秘而不宣,找其他的藉口,讓百姓種植麥米!”

齊王點點頭:“季子也說這石碾的出現時間並不長,流傳也不廣,目的也不是爲了製作麪粉,既如此,寡人也打算效仿楚國,趁其他國家還沒有反應過來,先撈一筆再說。”

“不知兩位賢卿可有辦法,既能讓寡人名正言順的進行購糧,又能讓齊國的百姓心甘情願的進行種植麥米。”

“這······”

季子還在思考中,儲子想了想道:“大王,既如此,不如趁着今年的粟米正在收穫入庫,我們焚糧吧!”

“焚糧?”

······

楚國郢都。

十月作爲新年的開始,是異常忙碌的一個月份。

十月初一,楚國新年,熊槐在楚宮大宴羣臣。

新年過後,趁着各地封君前來拜見楚王以及祭祀楚國的宗廟,楚國召開了第一場封君賽馬大賽。

這一場封君們將信將疑的賽馬比賽,封君們未出全力挑選好馬準備騎卒的情況下,只能說還過得去吧!

沒有給楚王丟人!

只是,隨後,熊槐正式宣佈獲勝的封君將會根據名次減免封君的供奉後,頓時,所有的封君全都沸騰了。

賽馬結束後,江漢各地的百姓陸續趕到郢都服勞役。

十一月初一。

郢都已經聚集了二十萬百姓,正式開始修建雲夢附近的水渠。

在破土動工的這一天,爲了表示楚國對水渠的重視,身爲楚王的熊槐親自趕到現場,以太牢祭社(地神),向神靈祈福。並親自挖開第一捧土,以向百姓表示決心。

翌日。

熊槐用過朝食之後,正準備去爲修建水渠的百姓鼓勁,不想,還未一出門,就遇到陳軫來見。

禮畢。

陳軫一臉喜色道:“大王,十三天前,齊國太子大婚,當日,齊王下詔齊國舉國同慶,狂歡三日,結果,三日之後,齊國出現一件禍事。”

聽到齊國出現禍事,熊槐因齊魏聯姻而略帶沉重的心情,頓時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陳卿,不知齊國出了什麼事?”

“大王,齊國臨淄最大的三座糧倉,在十日前突然同時發生大火,而後,因火勢太大,齊國救援不成,大火燃燒一日一夜後,齊國的三座糧倉毀於一旦,數百萬石糧食全部化成灰灰。”

“從齊國傳出的消息,齊王得知這個消息後,當場病倒,昏迷了一天之後,這纔出來面見羣臣。”

“此事當真?三座糧倉同一天起火,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猶如喜從天降一般,熊槐大喜過望,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大王,此事應該假不了。至於天災人禍,應該兩者皆有之!”陳軫笑容滿面的點了點頭,然後解釋道:“大王,齊國太子大婚,齊王賞賜臨淄內所有百姓一壺酒,所有低級官吏酒十壺肉十斤,其他官員貴族全部請入宮中參加宴會,大宴三日。”

“最後,倉庫因爲無人管理,就出了這事。我們在齊國的探子曾親自去糧倉所在查探,結果,確認無誤,這三座糧倉全被燒成白地。”

熊槐一怔,然後嘆氣道:“這雖然是一個好消息。但可惜了,齊王竟然沒死,齊國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齊王竟然第二天就出來理事,實在是可惜了。”

說着,熊槐突然有種趁他病要他命,再次出兵伐齊的衝動,只是一想到楚國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而且大量的百姓正在修建水渠,只能作罷。

頓了頓,熊槐搖頭問道:“陳卿,現在齊國是什麼情況?”

陳軫聞言收斂笑容答道:“大王,如今齊國擔心楚越宋三國趁機伐齊,齊王已經下詔在南部的郯城與薛地聚集兵力備戰,並且齊王的使者已經前往周邊各國購糧。”

“另外,因爲臨淄糧食被燒,齊王下令,從其他各大城池調糧,並禁止齊國境內所有的糧食出境,且下令百姓立即補種麥米以應對來年的饑荒。”

熊槐聞言一愣,然後詫異道:“齊國也派使者來楚國了?”

陳軫點了點頭:“大王,正是如此,而且齊國使者的馬車速度極快,僅比我們的信使稍微慢一點,大概三天內就會趕到郢都。”

熊槐笑道:“這樣看來,齊王是真急了,竟然購糧都購到楚國這裡了······”

四日後。

楚國大殿中,風塵僕僕、一臉憔悴疲憊的齊國使者陳賈,快步走進大殿,急忙拜道:“外臣陳賈,拜見楚王。”

“免禮!”

陳賈起身後,熊槐問道:“不知齊王命卿來訪楚國有何要事?”

陳賈聞言哭泣着再拜道:“大王,敝國不幸,出現了莫大的禍事,臨淄的糧食全部被燒,寡君走投無路,特派臣前來楚國向大王借糧。希望大王看在之前齊楚兩國協力討伐秦國的份上,請盟主看在齊國百姓的面上,能借糧給齊國。”

“借糧?這···”熊槐看着陳賈焦急的神色,欲哭無淚的表情,心中暗爽,似乎如今殿中跪拜的人是齊王本人一般。

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來楚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