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

魏襄王明悟,和越國結盟,對魏國有利無害。

“那麼對於秦楚兩國,我們魏國應該如何是好?”

公孫衍道:“大王,立即派出使者前往秦國,催促秦國出兵攻齊,另外還要派出使者,前往趙國,說服趙國和燕國公子職一同派出使者,對秦國施加壓力,要求秦國儘快出兵。”

“如今齊楚絕交,若是越國再和我們魏國結盟,那麼宋國將會面臨莫大的危機,大王可以派出使者,要求宋國與齊國絕交,一旦宋國也脫離了齊國,那麼即使沒有秦國的軍隊,僅憑我們魏趙燕宋越五國,也可以逼迫齊國從燕國撤軍。”

“到時無論秦楚對持也好,大戰也罷,對我們魏國來說,都是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的大好事。”

魏襄王被田需公孫衍兩人一解說,相通了所有的事情,對魏國來說,當前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讓齊國把燕國吐出來。

除此以外,無論是秦國還是齊國亦或者是楚國,都是魏國的敵人。

那個國家對魏國的威脅度最高,那麼魏國就扯那個國家的後腿。

昔日秦國是這樣,今天齊國也是這樣,要是哪一天變成楚國,魏國也要扯楚國的後腿。

這就是魏國的悲哀,昔日擁有強大的實力吊打天下,秦齊楚三國,哪個不順眼就去打哪個。如今實力衰退,單憑自己一國之力,已經難以對抗三國中的任意一國,變成了哪個不順眼都會打過來。

心中的石頭落地,魏襄王整個人都輕鬆了,對田需和公孫衍道:“寡人有兩位賢卿,可以高枕無憂了。”

田需從魏宮回來,臉色就不太好,從今天的情形看,魏王有再次信任公孫衍的傾向,這對他來說,實在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公孫衍對他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公孫衍雖然在魏國的名氣很臭,屢敗屢戰,屢戰屢敗,而且早年還替秦國奪取了魏國的西河之地。

但是公孫衍在秦魏韓三國以外的國家,名氣很大,很有影響力。

田需第一次魏相之所以被公孫衍拉下去,就是因爲公孫衍藉助了其他國家的力量,否則以他深受魏王信任,還有大賢惠施相助,怎麼可能會突然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相國的位置。

要是現在公孫衍再次獲得魏王的信任,而且在出使楚國的時候,再次獲得楚國重臣的支持,那麼魏相的位置,很可能又會換人。

對於楚國的陳軫,田需也是痛恨的。

陳軫和公孫衍一樣,都是被張儀趕出秦國的,敵人的敵人那就是朋友,更何況陳軫和公孫衍遭遇相似,心心相惜。

這次公孫衍去楚國,極有可能再次得到楚國的支持,最起碼陳軫肯定是會幫助他的。

只是田需他在楚國插不上手,要不然一定會破壞公孫衍的連楚行動。

就跟昔日公孫衍破壞他的連楚行動一樣。

想到這,田需再次長嘆一口氣。

田需面有憂色,在院子裡來回踱步,時不時的長吁短嘆,一副憂傷鬱悶的樣子。

此時田需的一位門客衛尋走過來問道:“君上,我看你面有憂色,不知道在擔心什麼?”

田需嘆氣道:“無他,只是擔心公孫衍罷了。”

衛尋疑惑問道:“君上,我剛剛聽說公孫衍要被派到楚國,被大王所疏遠,爲何還有擔憂公孫衍呢?”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公孫衍遠離魏國中心,雖然是被魏王疏遠,但是如果公孫衍替魏國和楚國結盟,那麼必然會獲得楚國的支持,到時公孫衍依靠楚國的力量,很有可能會再次擔任魏相。”

衛尋聞言,知道田需是在擔心魏相的位置再次被公孫衍搶去。

“君上,我聽說這次公孫衍被派往楚國,是大臣張壽的主意。”

“不錯,正是如此,張壽傾向於秦國,親附張儀,一直企圖讓魏國和秦國結盟。而公孫衍對秦國和張儀的仇恨,人所共知,二人互相詰難這麼多年,根本無法調和。只要找到機會,肯定就會攻擊對方。”田需點頭道。

“君上,我從外面回來的時候,聽說張壽成功驅趕公孫衍,正在準備宴請秦國的好友。”

“你是什麼意思?”

“君上,您說要是這時候,突然冒出一個刺客,刺殺了張壽,會發生什麼事?”

“刺殺張壽!”

衛尋道:“不錯,君上,張壽是魏國的親秦勢力,因爲投靠張儀的緣故,而被大王提拔上來,但是張壽本身在魏國的根基尚淺,而且因爲秦國用武力強迫魏國與秦國結盟,所以張壽也沒有掌握實權。要是刺殺張壽,是一件很容易辦到的事。”

“現在魏國羣臣中,和張壽有夙願而且矛盾激烈的大臣,只有公孫衍一人。而且公孫衍長時間擔任魏韓相國,手下門客甚多,因爲這兩年來公孫衍被魏王疏遠的緣故,門客紛紛散去。要是我們能找到一位以前公孫衍的門客,請他出手刺殺張壽,必然一擊而中。”

“即便是張壽僥倖未死,一旦查出刺客是公孫衍以前的門客,必然會引發公孫衍和秦國勢力的衝突,在這關鍵時刻,大王爲了平息秦國的怒火,即便不驅逐公孫衍,也會疏遠他。”

田需想了想,的確有一些道理。

對於田需來說,公孫衍是政見類同的死敵,張壽則是政見截然相反的政敵,無論誰死了,他都只會高興,要是兩人一起死了,那麼他恐怕做夢都會笑醒。

於是吩咐道:“好,此事就交給你了。”

如今魏國再次與秦國結盟,魏國的親秦派勢力擡頭,張壽等人在魏國的話語權頓時大增。

今日朝中,張壽在朝議上推舉公孫衍出使楚國,獲得魏王的准許,一舉將這個堅定不移的抗秦分子趕出魏國朝堂,實在是親秦派的又一個勝利。

因此,一方面是爲了慶祝公孫衍將要離開大梁出使楚國,另一方面打算趁公孫衍不在魏國的機會,將他炮製一番,徹底趕出魏國,張壽在自己家裡舉行了一場宴會,宴請秦國的友人,以及魏國的親秦派。

宴會過後,張壽帶着一個門客,親自將前來赴會的賓客送出大門。

就在賓客離去之後,一位張壽的門客慌張的從府內遠處小跑過來。

這個人第一時間吸引了張壽的注意。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去問問出什麼事了。”張壽立即吩咐身邊的門客前去詢問,自己則在原地等候。

來人聽到張壽門客的大聲詢問,沒有停下來,反而快步走過來,一邊走,一邊道:“君上不好了。”

第七百四十五章 開始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義獻寶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四百八十六章 異心同聲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