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

羣臣正聽着楚王的話,見楚王突然停住,頓時不明所以,好奇的看向楚王。

熊槐見羣臣全都看了過來,張了張口,然後道:“司馬所言極是,寡人深以爲然。所以,孤立趙國的事情以後再說,但是趙王倒行逆施的行爲,必需勸阻,否則,在我楚國不出兵干涉的情況下,趙國很難頂住秦國的壓力。”

羣臣見楚王突然改口,在經歷了短暫的適應到,全都開口道:“大王英明。”

熊槐點了點頭,下令道:“傳令,派出使者前去韓國魏國,就說,趙魏韓兄弟也,如今趙王一時糊塗,誤入歧途,魏韓兩國難道不用出言提醒嗎?”

······

另一邊,趙王變法的事情傳到秦國,頓時令秦國上下一片歡喜。

秦王蕩情不自禁笑道:“寡人聽說自趙王變法之後,趙國的大臣已經有許多人稱病不出了。如今寡人正打算攻打趙國,不想趙國竟發生這等事,這莫非就是天助寡人嗎!”

張儀等人聞言齊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秦王蕩笑了笑:“寡人打算趁此良機出兵伐趙,不知衆卿以爲如何。”

樗裡疾應道:“大王,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眼看趙國大亂在即,臣以爲此時正是收回上郡的良機。”

魏章聞言一喜,現在樗裡疾身爲王叔,輕易不能離開咸陽,此時他便是朝中的第一將,此時伐趙主將非他莫屬。

想着,立即拱手道:“大王,臣請戰,必克趙國而歸。”

張儀看了躍躍欲試的魏章一眼,開口道:“大王,臣以爲此時還不是伐趙的良機。”

秦王蕩一怔,開口問道:“相父何出此言,眼看趙國大亂在即,難道還有比趁亂而伐還要好的機會嗎?”

張儀搖頭道:“大王,現在趙國只是大亂在即,但是卻沒有真正的亂起來,臣擔心的是,一旦秦國大舉伐趙,會令正在對持的趙國兩派同仇敵愾,擱置爭議,先行對抗我們秦國。”

樗裡疾看了一眼張儀,充滿霸氣的道:“就算趙國內部暫時聯合抵抗,以我秦軍的實力,又何懼之有!”

張儀一滯,向秦王蕩拱手道:“大王,誠如庶長疾所言,就算趙國內部和好如初,肯定也不是我秦國的對手。只是這樣一來,臣擔心我秦國損失太大。”

“依臣之見,何不順勢而爲,進一步離間趙國羣臣,誘發趙國內亂,最好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讓趙國割讓上郡,並向秦國稱臣。”

秦王蕩精神一振,忙問道:“相父有何高見?”

張儀應道:“大王,趙王強迫羣臣穿胡服的事情,已經遭到趙國公室的抵制,並且與趙國勳貴離心,在這種情況下,臣以爲,我們可以煽動趙國內亂,讓趙國另立新君。”

“另立新君!?”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人全都一驚。

不過,仔細想想,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趙國的情況,宗室的實力一向都很大,現在趙王與宗室鬧翻,若是宗室中有人振臂一呼,說不定就會應着無數。

就算最後失敗了,那麼趙國也會遭到削弱,到時,秦國收回上郡,自然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

想着,秦王蕩的眼前一亮,問道:“相父,不知你想怎麼做。”

張儀笑道:“大王,臣聽說趙王之叔公子成在趙國極有勢力,威望甚高。早先,趙成在趙肅王即位之初,就曾擔任過相國,其後雖然不在擔任相國,但是一直是趙國重臣,負責處理趙國政務。趙王即位之初,趙成乃是僅次於肥義的輔政大臣,若是趙成反了,那麼趙國一定天翻地覆。”

張儀說完,樗裡疾頓時臉都黑了,雖然張儀一直在說趙成,但是怎麼聽着就跟說他一樣。

秦王蕩沒有想那麼多,但是張儀的建議卻是可行。

只要趙成反了,那就是秦國的勝利,若是趙成不反··

秦王蕩眼睛冒出一縷兇光,那就逼趙成反。

想着,秦王蕩向羣臣問道:“不知哪位賢卿願往趙國一行?”

甘茂聞言應道:“大王,臣願往。”

·······

趙國邯鄲。

最近趙王很煩躁,或者說已經不是煩躁,而是相當的暴虐。

本來信心滿滿的變法,已經獲得許多重臣支持的變法,已經做好遭到有人反對的變法,結果沒想到反對的聲勢驚人如此好大,遠遠超過了他和肥義的預料,最後,即使趙王強制推行,也還是遭遇重大挫折,進度緩慢。

在邯鄲的百姓中推行胡服的事情,更是遭遇強烈的抵制。

更令趙王沒有想到的是,趙國內部的事情還沒有解決,趙國外部的麻煩已經來了。

除了收到秦國似乎有異動的消息,這兩天,趙王還陸續收到各國之君的信函,有聲情並茂勸趙王三思,有苦口婆心勸趙王妥協的,當然也有激情洋溢勸趙王再接再厲堅持到底的。

趙王拿着各國之君的信函,分別遞給身側的肥義和樓緩,這兩位重臣乃是趙王變法的堅定支持者。

“相國,樓卿,各國之君寫信給寡人,不知你們怎麼看。”

肥義將手中的帛書放下,嘆了口氣:“大王,雖然各國之君的意思不盡相同,但是目的卻是相同的,全都別有用心,沒有一個是爲了趙國考慮的。”

“魏韓兩國勸大王妥協,那是因爲現在我們趙國強大,魏韓兩國希望用趙國牽制秦齊楚三國。”

“楚燕兩國勸大王三思,只是希望趙國保持穩定,一面天下局勢大變,會波及到楚燕兩國。燕國是擔心趙國被削弱,無法用趙國來保護燕國。而楚國的意思,臣猜測這是擔心趙國變強,會危及楚國的地位。”

“至於秦齊兩國,這是沒安好心,如今我趙國形勢愈演愈烈,大有一觸即發的架勢,若是繼續下去,臣擔心日久生變。”

日久生變四個字一出口,頓時令趙王打了一個激靈,發熱的腦袋頓時冷靜下來。

趙王遲疑看着肥義問道:“相國是不是知道了一些什麼?”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三百章 會盟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