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

秦惠文王聞言不露聲色,向一直沉默的甘茂問道:“不知客卿對此事如何看?”

甘茂答道:“大王,相國所言極有道理,如今巴國就是我秦國的憂患。”

見秦王和張儀不置可否,然後頓了頓,接着道:“不過,微臣以爲一個國家土地廣大,那麼憂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禍亂,大王您就割讓巴國去求和,楚國得到巴國,必定會背棄齊國與大王親善。只是,大王今天拿出巴國向楚國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麼禍亂,大王您又拿什麼去與楚國作交易呢?”

秦惠文王聽到甘茂的回答,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割地求和這種事,的確難以買來和平。魏國和韓國就經常對秦國幹這種事,但是,一旦秦國想要攻打這兩國家,根本不會管他們是不是自己的盟友,打了再說。

張儀見秦王有所意動,立即解釋道:“大王,把巴國讓給楚國,正是疲楚之策。巴國裡楚國近,而離秦國遠。楚國攻打巴國,利用舟船運送兵糧,只要經雲夢大澤,就可以直達巫郡,只需要一分力,就可以造成三分威脅,而從關中到巴國,路徑遙遠難行,我秦國面對楚國的一分力,則需要用五分力來應對,才能保住巴國。”

“但是,一旦將巴國讓給楚國則不然,從巫郡到巴國,水路交通異常難行,楚國要想防守巴國,必然要積聚大量的兵糧,否則我秦國從蜀地進攻巴地,易如反掌。”

“因爲巴國不產糧,難以維持大軍的消耗,楚國每運到巴地一分糧食,就需要消耗三到五分糧食,楚國糧食雖多,卻也難以持久。”

秦王聽張儀說完,頓時也覺得有幾分道理,難以下定決心。

樗裡疾見此,向秦惠文王道:“大王,如今客卿司馬錯就在回咸陽的路上,用不了幾日就會回來,何不暫且等待一段時日,等客卿回來之後,再詳細諮詢巴楚兩地的形勢,決定巴國是否讓給楚國。”

秦王聞言道:“右更所言有理,那麼我們就等待一些時日吧。”

秦國上下暫時沒有割地的打算,司馬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張儀不得已下,用出了急智,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整個人掉了下去,自稱摔斷了腿。

楚國使者逢候醜見此,只能自行去求見秦王,要求秦國放開巴國的防禦,讓楚國的軍隊送巴王的弟弟回國。

結果秦惠王以此事是張儀答應的藉口,讓逢候醜去找張儀。

張儀摔斷了腿,閉門謝客,不見賓客。

逢候醜一連兩日,無法見到張儀,只得一邊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一邊派人回國彙報秦國的變故。

而另一邊,楚國與齊國絕交,並且秦楚講和的消息傳到其他各國,趙魏兩國的上層撫掌相慶,心中的巨石終於落下,開始準備等秦國援軍到來後,全方位用武力支持燕國復國。

魏國大梁。

此時昭陽從楚國派出的信使,在魏國的都城大梁找到昭滑。

信使對昭滑道:“大王有令,楚國正式與齊國絕交,大夫你在魏國的使命已經結束,這是令尹交給你的信。”

昭滑接過信使遞過來的用蠟封住的盒子,向信使問道:“我們楚國和齊國絕交一事是怎麼回事。”

信使回答:“不久前,秦國相國張儀來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請我們楚國與齊國絕交,大王和令尹已經答應秦國張儀,以送巴王之弟回國的條件,正式與秦國講和,與齊國絕交。”

昭滑立即會意,如今楚國與齊國已經絕交,那麼他繼續留在魏國替楚國周旋的事,已經沒有多大用處,使命算是正式結束。

信使走後,昭滑打開木盒,從中取出一塊帛書。

在還沒有紙張的春秋戰國,書寫載體用的最多的是竹簡,但是最方便的確是帛書。可是因爲價格昂貴以及重複使用率太低的緣故,帛書一般很少使用。

昭滑將信中的內容看完,從中得到三個信息。

其一,大將軍屈匄領兵入巴,送巴王之弟回國,極有可能會爲楚國獲取巴國。

其二,讓他出使越國,將越國拖下水,讓越國鬧出一點動靜,方便楚國軍隊行事。

其三,進入越國考察,看看越王是否真的不可救藥,如果越國沒救了,摸清越國的情況,爲楚國解除後患。

昭滑看完信後,在房間裡沉思許久,思考如何快捷方便的完成任務。

按照昭陽的要求,這次主要目的是爲了動員越國出力抗齊,關於這一點並不難。

昔日越國滅亡吳國後,雄踞東南,出兵中原。

不幸的是,越國北方是強大的齊國,西面是強大的楚國,越國只要一有動靜,不是損害了齊國的利益,就是損害了楚國的利益,因此越國和齊楚的關係都不是很好,三方時有摩擦,齷齪不斷。

如今齊國這麼滅亡燕國,越國也想插足進來。

只是因爲幾年前楚王大力修築廣陵城的緣故,將連通長江淮河的運河邗溝卡住,越國的軍隊再也不能通過水路,快速從長江,經邗溝,進入淮河,北上的道路,已經異常難行。

因此越國只能在南方乾瞪眼,看着中原風起雲涌,卻只能對廣陵城望而生嘆。

所以越國鬧出點動靜一點都不難,難得只是如何控制越國動靜的大小,以及越國出兵的方向。

要是越國趁機大舉進攻廣陵城,準備拔掉楚國釘在邗溝北部的釘子,那就得不償失。能不能打下廣陵城先不說,最起碼會牽制住楚國的許多主力。

不久後,昭滑有了初步計劃,向魏宮走去。

此時,魏國上下也已經收到楚國和齊國絕交的消息,魏襄王已經召集羣臣,商議魏國接下的行動。

此時魏王和相國田需、大臣公孫衍、張壽、成陵君等大臣也在商議楚國和秦國結交併與齊國絕交的事。

魏襄王有種如釋重負道:“秦楚之戰終於結束了,衆卿,接下來我們魏國應該怎麼辦。”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八百章 退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