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

就在秦國君臣三人商議對策的時候,出使秦國的五國使者同樣也沒閒着,紛紛拜訪與本國交好的秦國大臣,打算讓他們出力,一同驅逐張儀。

只是,結果極其不佳。

秦國大臣一聽是對付相父張儀,立即搖頭拒絕。

開玩笑,張儀是秦王相父,可不僅僅只是相國,張儀與秦王除了君臣關係,還有一層父子關係呢!

自己再怎麼與秦王親近,難道還能親得過父子?

即便最後成功,秦王蕩驅逐了張儀,那麼秦王蕩名譽受損,誰來背鍋?

爲了恢復秦王的名譽,肯定會殺了進讒言的奸臣,來爲秦王洗地的。

疏不間親,出頭的椽子肯定先爛。

還是觀望觀望先···

張儀回到府中,門客馮喜立即走到張儀身側稟報道:“君上,在您去宮中議事的時候,各國使者紛紛拜訪朝中大臣。”

張儀面無表情,問道:“可曾有消息出來?”

馮喜點點頭:“有,君上,據一些大臣透露,各國的使者都是來勸說朝臣出面,一同···”

馮喜沒有說,但是張儀淡淡的道:“是一同上書大王,要求驅逐我嗎?”

馮喜應道:“君上,正是如此。據消息來看,聽說大臣們全都拒絕了···”

“全都拒絕了!”張儀搖頭道:“這恐怕未必吧!某些人應該是口裡拒絕了,暗自同意的吧!”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我張儀在秦國擔任相國近二十年,向秦王舉薦了不少人,同樣也排擠了不少的人,想要取代我的人同樣也不少,怎麼可能所有的人都拒絕了五國的提議呢!”

“只是現在我身爲相父,疏不間親,沒有人出頭罷了。”

馮喜無言以對,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開口道:“君上,說到這,臣倒是聽到了一個消息。”

“什麼消息。”

“君上,消息說:這次陳軫出使秦國,目的是爲了趁秦國新君即位,藉助楚國的力量,重返秦國朝廷。”

“···”張儀沉默了一下,搖頭道:“這個消息是假的!”

昔日,他與陳軫同時擔任秦國重臣,期間交手多次,雖然仗着先王的寵幸,最後勝出接任相國,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就打敗了陳軫。

張儀曾多次在秦惠文王面前替陳軫挖坑,但是每次陳軫都能隨機應變把坑填上,並藉此機會讓先王更加信任他。

若不是陳軫自己投奔楚國,恐怕他在秦國的最大敵手那就是陳軫了。

只是現在麼!

張儀乃是秦王蕩的相父,在秦國,張儀會怕了陳軫?

······

咸陽城一處府邸。

向壽見鄂君相宋清來訪,立即以後輩的禮儀行禮道:“晚輩向壽見過鄂相,先生不遠千里從廣陵而來,寒舍蓬蓽生輝,幸甚幸甚!”

向壽是與秦王蕩之弟公子稷是表兄弟,羋氏在秦宮中受秦惠文王寵愛,向壽也因此在年幼之時來到秦國投奔自己的姨母羋氏,因此,向壽不僅與公子稷親如兄弟,而且與秦王蕩十分要好。

秦王蕩即位後,向壽也因此水漲船高,倍受信任。

禮畢。

向壽好奇的看着眼前的這個鄂君相,若有所思的問道:“不知先生來秦國有何貴幹,可是鄂君的商隊出了問題,若是有用的着在下的地方,在下一定鼎力相助。”

鄂君是楚國那邊最早與羋氏這一支楚國一脈的秦國勳貴聯繫的人,雙方各有所需。鄂君需要秦國這邊的支持,方便做買賣,羋氏也需要來自楚國的支持,尤其是秦國內部楚人的支持,雙方一拍即和。

因此,向壽對於鄂君相,是十分熟悉的,尤其是自己等人失去了秦惠文王這個秦國最大的靠山後,更需要來自楚國的支持。

楚國在秦國的實力不算小,同樣,秦國在楚國的實力也不小,這都歷史遺留問題。

話說當年楚國遭到吳國的打擊,險些亡國,正是秦國出手,楚國才緩過氣來。楚國爲了報答秦國,嫁女迎婦,關係十分親密。

接着,魏國把目光放在秦國身上,秦國陸續失去了河西,洛水,渭水下游,幾近亡國。

那個時候,秦王想起了以前同樣被吳國差點攻滅的楚國,於是秦國投靠了楚國。

對於秦國的投靠,楚國是歡迎的,畢竟魏國強大,若是滅亡了秦國,楚國想不害怕也不行。

於是秦楚兩國緊密的聯繫起來,楚國的勳貴子弟紛紛進入秦國朝政,成爲秦王的重臣。

與此同時,楚國也不斷的出兵相助秦國,尤其是魏國打算攻打秦國都城的一戰中,秦軍不斷敗退,正是楚宣王調集楚軍主力,經丹水過少習關(武關),來到渭南與魏軍對決,經過苦戰之後,楚軍大敗魏軍,打掉了魏國伸向秦國的死亡之手,這才解決了秦國的亡國問題。

此後,秦楚兩國更加親密,直到,直到商鞅到了秦國。

(楚國一脈在秦國的實力一直都很強大,不僅是以前,也包括現在,甚至直到秦王朝的滅亡···)

言歸正傳,聽到向壽的詢問,宋清搖頭道:“並非如此,在下此來秦國,不是鄂君在秦國的買賣出了問題,而是君上聽說秦王駕崩,擔心你們會有麻煩,特意派我來咸陽,問問你們可有麻煩,可否需要君上相助。若是你們有難處,君上願意發動秦國內的影響力,全力助你們在新君即位的風波中穩住現在的地位!”

向壽聞言略帶感激道:“多謝鄂君美意,不過秦王與公子稷相交甚厚,在下在秦王面前還能說的上話,秦王待我等不薄,暫時沒有任何麻煩。若是以後有需要勞煩鄂君的地方,在下一定請鄂君出手相助。”

“好,既然如此,在下也能夠放心的回報鄂君了。”說着,宋清似乎想起了什麼,遲疑道:“我聽說魏冉現在已經升任武關守將了,有這麼一回事嗎?”

向壽露出喜色,興高采烈道:“正是如此,先王雖然逝去,但是秦王對舅舅的信任沒有絲毫減弱,即位之後,不僅令舅舅繼續擔任武關守,而且還連升舅舅兩級爵位,以示恩寵。”

“好啊!好啊···”宋清說着,面帶糾結之色,斟酌的問道:“不知上次魏冉被提升爲武關守,這是先秦王自己的意思,還是被人舉薦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齊 中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殺機重重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