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

數日後,楚越聯軍殺到下邳城下。

下邳城以前是邳國的地盤,後來邳國受到楚國的壓力,而北遷至薛,從此下邳城北成爲下邳,而薛地被稱爲上邳。齊威王時,成候鄒忌被封在下邳,而薛地被封給了田嬰。

現在鄒忌已死,而田嬰還活着。

在匡章進入下邳城吸引楚軍注意力的時候,田嬰也帶着自己的兒子田文和門客丁壯進入下邳,打算與下邳城共存亡。

至於原因,那是因爲田嬰自己的封地薛地沒有城牆,而田嬰的富有,門下的數千門客,天下有目共睹,一旦楚越兩國攻破下邳,那麼會放過北方的薛地嗎?

越國可能會,但是楚國肯定不會,田嬰與楚國的矛盾,從楚威王時期就種下了。

田嬰在城牆上,看着下方的一大片楚越聯軍,頭上冷汗直冒,向身旁同樣觀看形勢的匡章道:“章子,依你看我們能守住下邳城嗎?”

匡章淡定的道:“完全沒有問題,我手中有五萬精兵,在加上下邳的精壯和百姓,以及靖郭君帶來的精銳,守住下邳城完全不成問題。”

雖然得到了匡章的肯定答覆,但是田嬰還是信心不足。

尤其是匡章已經向北遷移下邳北方三十里以內的百姓,明顯已經做好下邳城被攻破的打算。

田文跟在田嬰身後,心中不斷大罵張儀,若不是張儀出的餿主意,薛地何以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面。

還有,之前薛地不築牆是因爲怕引起齊王的猜忌,現在形勢變了,不修不行了···

而此時景翠也在城下與越國主將王行觀看下邳城。

景翠輕鬆的笑道:“這下邳不比宋國的彭城,原本就被邳國荒廢,然後被宋國吞併,接着又變成了齊國的地盤,也就是齊宋交戰的時候加固過城牆。即便是宋國彭城那樣的堅城,面對你我二十萬大軍,也要小心翼翼,如今僅憑匡章五萬兵力,就想守住下邳,這是癡心妄想。”

王行附和道:“將軍所言不差,不知將軍打算如何攻城。”

景翠想了想道:“下邳雖小,但也有一丈多的城牆,而且匡章乃是齊國名將,若是強攻,你我兩國必然損失不小。”

王行一聽景翠不打算攻城,立即表示贊同。

“將軍所言不錯,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下攻城,攻城乃不得已之法。不知將軍打算怎麼做?”

景翠想到楚王傳來的命令,除了用楚國國力去消耗齊越兩國,剩下的一個要求那就是劫掠人口。

想着,景翠看向下邳城道:“如今下邳城只有匡章的五萬兵力,我們聯軍卻有二十多萬兵力,最起碼是齊國的四倍,所以我打算留十萬兵力在此監視匡章,而剩下的軍隊,去劫掠齊國其他的小城鎮,以此將匡章的軍隊引出來。”

“兵法上說,取用於國,因糧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而且現在秋收不久,齊國的百姓手中,應該還有大量的糧食,此時去劫掠,必然滿載而歸,不知將軍以爲如何?”

王行同意道:“就糧於敵,這的確是上策,可是本將擔心若是把齊國主力引來,然而我們兩國兵力分散,被各個擊破怎麼辦?”

景翠道:“這個不難應對,齊國離這裡最近的大城,就是莒城,若是齊國的援兵到來,必然也是從莒城而來,十萬大軍從莒城到這裡,非得半月不可,我們以十日爲期,向四周劫掠,如何?”

“好,在下聽將軍的。”王行表示贊同,而後又問道:“留守的兵力如何分配,搶來的糧食又如何分配?”

景翠笑道:“糧食自然是誰搶來的就算誰的,至於留守的兵力,不如你我兩國各留下五萬兵力如何?”

各自留下五萬兵力?

可是自己一共才八萬大軍,留下五萬那就只剩下三萬,而楚國還有十萬兵力,這樣自己就太吃虧了。

可若是留下的人太少,面對齊國的偷襲,難免就有可能吃虧。

王行搖頭道:“將軍,糧食誰搶到就算誰的,這個辦法很好,但是留守的兵力,我越國越國兵少,願意留下一半軍隊防備齊國。”

一半?

也就是四萬!

景翠想了想同意道:“好,就依將軍所言。”

回到楚營。

景翠對衆將道:“本將打算派人去劫掠齊國的百姓,以引誘匡章出城一戰,不知何人願往?”

“劫掠百姓···”

衆將議論紛紛,大都眼前一亮,紛紛請命:“末將願往。”

而後,項君安陵君等親自趕來的封君跟着請命:“柱國,在下願往。”

“好,諸君忠於國事,本將全部準了。”

景翠看了他們一眼,解釋道:“本次去劫掠百姓,與往常的劫掠並不同,不僅要搶奪財物糧食,還要將齊國的百姓一併劫回,所以本將打算以五千人爲單位,避開齊國的縣城,向北劫掠齊國的村莊以及小鎮。”

“而且爲了嚴防齊國援兵到來,你們只有十天的時間。”

衆將聞言遲疑了···

“抓捕百姓?這···”

搶奪錢糧,在戰爭無所不用其極的現在,已經是司空見慣的平常事,但是連人都搶···

這事還是極其少見。

鍾離君開口道:“柱國,現在雖然已經不講究戰場不殺回頭逃跑的敵軍,也不講究刺了敵軍一劍就不砍第二劍,更不講究見到長白髮的敵軍就不傷害他。但是抓捕敵國百姓的事情,哪怕連如虎似狼的秦國都沒有這樣幹過,我們這麼做會影響大王的威名的。”

安陵君附和道:“柱國,鍾離君所言不錯,戰爭劫掠在所難免,但是按照以往的規矩···”

景翠打斷衆人的議論道:“你們所說的,本將自然知道,但是爲何攻城時難以攻下,就是因爲城池後方的百姓源源不斷的爲城池輸送糧食以及戰爭物資,本將這麼做,乃是爲了更快的攻下城池。”

“柱國···”項君剛剛開口就景翠打斷。

“本次劫掠百姓,本將只要活的,每搶回一個活着的百姓,都算一個斬首首級,全部算入戰功。但是,與此同時,你們在齊國腹地殺掉的敵軍,全都不算戰功。”

“不過,作爲補償,爾等劫掠所得財物,這次不再自留三成,而是自留五成。”

隨着景翠的開口,全場倒吸一口冷氣。

這······

用百姓充作戰功,這算破天荒的頭一回,哪怕秦國的野蠻,現在也沒有發生大量殺降的事情,更別說百姓了。

在戰功與良心之間···

頓時就有接近一半的人行禮道:“末將聽令···”

反正又不是殺降或者殺戮百姓!

道德防線又有了新得突破···

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則失其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七章 爲之奈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