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

此時,衆封君見中君答應交八百金抵罪後,無不心中一凜,然後全都緊緊的閉上了嘴巴,唯恐自己也落得中君下場。

尤其是與中君交好的南君,更是深深的低下頭,然後屏住呼吸,唯恐楚王把他揪出來。

要知道,他剛剛說的話可遠遠不止八個,若是楚王也讓他一字百金贖罪的話,那他可能要傾家蕩產了。

幾息過後,他遲遲不見楚王點名,這才輕輕的慢慢的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另一邊,屈原在中君退回原地坐好後,這才接着道:“大王,新法施行兩年,情況轉好不僅是我百姓的戶數,還有我楚國的田地,以及賦稅。”

說着,屈原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據太府清查,這兩年間,我楚國田地較新法實施之前,新增田地約二百二十六萬畝。

而這其中,又一五十六萬畝地乃野外盜賊攜地投靠,又有將近七十萬畝地,乃是有田百姓開闢所得,其中,開闢田地的百姓全都依法晉爵一級。”

朝中羣臣一聽,頓時全都發出驚歎聲。

要知道,之前楚國因爲百姓逃亡的緣故,甚至連王田都荒廢了不少,可現在,楚國的田地竟然增加了,雖然增加的少,但這就是一個好的轉折。

但封君貴族們聽到這個數據,原本就冷漠的臉色,突然變得更冷了。

以一家五口計算,他們要養活自己一家人,就需要至少需要一百畝地。而野外盜賊因爲不要交稅,那他們只需要五十畝地就能養活自己一家五口。

而以剛剛的數據,按五十畝地來滿打滿算,攜地投靠的盜賊,也不過三萬兩千戶。而實際的數據,必然遠遠低於三萬戶。

想想也是,楚國雖大,但無論是楚王還是貴族封君,對野外盜賊的需求都是極大的,恨不得將所有的盜賊都抓起來做自己的奴隸。

這樣的情況下,野外盜賊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可是,剛剛所有人都聽到了,楚國增加的戶數卻肯定超過六十萬戶。

除去唐昧搶來的百姓,再除去被滅族的封君的百姓,估算一下分戶的百姓。

殿中封君貴族突然發現,所有貴族加起來的損失,是相當的驚人。

而他們所損失的百姓,最後又全都跑到楚王哪裡去耕種王田了。

想到這,所有的封君臉色都變得更加冰寒了。

另一邊,熊槐聽到這個數據,卻有些失望。

楚國新法,凡成年男丁,賜田百畝,然後再耕種百畝地基礎上,開闢百畝田地,便可晉爵一級。

但現在,兩年過去了,國中因開闢荒地而晉爵的人,竟然才區區七千人。

甚至,這七千人中,可能還有不少人是直接將自己的私田公開並向國家登記。

而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還是百姓不太相信楚國的政令和法律。或者說,現在的楚國,對最基層的百姓的掌控力度,還是略顯薄弱以及不足。

而這個問題,又跟一個非常關鍵的事情相關,那就是,這些晉爵獲益的人,可都是楚國新法的受益者,將來也將會是新法的擁護者。

以楚國之大,區區七千人,灑到楚國方圓五千裡的地盤上,那就是滴水入海,完全掀不起浪花,也完全看不到蹤跡。

想着,熊槐已經意識到,楚國新法還得穩着來,不僅需要取信於民,同時還要加強對最基層的掌控力度。

此時,屈原在稟報完增加的田地後,停頓了一陣,給所有人一個消化的時間後,纔再次開口道:“大王,根據臣與太府尹的統計,去年一年,雖然江淮地區經歷了戰亂,百姓惶恐不安。

但是,在新法獎勵耕織,以及獎勵墾荒等政令的推動下,我楚國去年一年的稅收,已經基本與各國伐我之前的稅收持平。

而且,這還是不包括漢北十七縣的情況下。”

熊槐一聽,頓時露出喜色。

要知道,漢北郡十七縣,大都是楚國較爲富裕的地方,因爲戰亂的原地,現在還處於賜稅修養的狀態。

而楚國這些年來,先後經歷三次圍攻,有經歷了一場內亂。

就這,在沒有漢北十七縣的情況下,稅收也即便與戰前持平,這就是極大的進步。

想到這,熊槐也情不自禁的笑道:“好,果然是已經初見成效。”

說着,熊槐又笑道:“新法施行,國力迅速恢復,賴令尹左徒之力也。是故,寡人決定賞令尹與左徒食邑各一千戶。”

昭雎屈原一聽,同時拱手謝道:“謝大王賜!”

接着,熊槐又開口道:“我楚國不幸,三次遭到各國圍攻,漢北淮北等地全都慘被各國蹂躪,田地被毀,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

雖然現在經過兩年的修養,但寡人以爲,百姓遠遠還未恢復元氣。

是故,寡人決定,接下來這一年,依舊以修養爲主,除駐守各地的兵役需要進行正常輪換外,其他徭役,如非必要,不再進行徵召百姓。”

說到這,熊槐又看向封君貴族的隊伍道:“諸卿,各郡縣是如此,各貴族治下也是如此。若非必要,不要再徵召百姓了,給百姓以修養機會。”

衆封君貴族聞言,紛紛應道:“願尊大王教誨,修養生息。”

而後,熊槐想起開荒晉爵的效果並不明顯,又開口道:“各國爭鋒,以地爲基,以人爲本,而我楚國的現狀,卻是地廣人稀。是以,我楚國每次出征在外,全都首在奪人,其次奪地,若是不能得地,也要能得人。

因爲只要有人,以我楚國之大,隨時都能開闢出足夠的良田。”

說到這,熊槐對看着昭雎與屈原道:“但,接下來我楚國將以修養爲主,不能對外征戰,無法從各國掠奪人口。那麼,爲了壯大我楚國,當多鼓勵百姓墾荒。

是故,寡人決定,三年之後,也就是新法施行的五年後,各地裡正、鄉老、亭長等職位,無爵者不得擔任。”

昭雎屈原一聽,立知大王這是對百姓晉爵的數量有所不滿,同時也是爲了將楚國朝廷的觸手,從各縣伸到各鄉村,加大對地方的控制力度。

想着,二人同時應道:“唯。”

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裡疾離都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請殺鄭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八百五十九章 劍指宋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八十一章 大夢初醒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