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

鬥由聞言苦着臉道:“大王,現在楚國是不缺糧,但是大王免了陳地百姓兩年稅收,然後又免了鄧葉兩地一年至兩年的稅收,這些地方都是我楚國淮水流域的直屬的重要產糧地。”

“因爲楚國新佔齊國淮北地的緣故,需要支援一大筆糧食,淮水的糧食經過這麼多年的消耗,已經有所不足,而且明年陳鄧葉三地將會沒有稅收,必須從江漢調糧支援淮水各地。”

“接下來楚國將會在漢水之上再建一城,這同樣需要調集大量的民力和糧食,築城以及支援淮北這兩大支出,江漢之間的糧食將會極爲緊張。”

“除去淮水和江漢,接下來的兩年裡,我們楚國只有洞庭有餘糧。但洞庭開發的時間並不長,人口不足,單憑長沙的糧食,一旦天下有事,恐怕難以支撐一場大型戰爭。”

熊槐知道鬥由說的是什麼事。

在現在這個時代,戰爭不是你不想要,它就不會來,各國隨時都做好了戰爭準備,出現缺糧的事情,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楚國自從失去大梁等地後,勢力範圍就從河水流域南退,現在的糧倉主要集中在淮水和漢水,而漢水流域的產糧地,主要集中在江漢之間。

至於洞庭這個產糧區,還是吳起變法時開始開發的,短短數十年,人口依然有所不足,糧食的儲備比不上江漢和淮水。

熊槐問道:“是否可以向其他國家購糧?”

鬥由搖了搖頭,解釋道:“大王,不久前大王重賞諸軍兩萬金,太府暫時沒錢了。”

熊槐一呆,難道這就傳說中的花錢一時爽!

我大楚國竟然也會出現缺糧,這真是一件稀罕事···

熊槐有些懷疑自己貿然對產糧區免稅是否是正確的事情了。

看來以後只能減稅,不能免稅。

熊槐繼續問道:“太府尹是否有辦法,能節省出一部分糧食?”

鬥由拜道:“臣無能,臣有罪。”

熊槐對他的回答很失望,搖了搖頭道:“既然洞庭還有餘糧,那就先從洞庭調糧,至於這兩年時間,我們楚國先休養生息,全面轉入防守。”

鬥由離去後,熊槐對李秋道:“傳三閭大夫來見寡人。”

熊槐在大殿中等了片刻,就見神采奕奕的屈原走了進來。

“拜見大王。”

“免禮。”

待屈原直起身體,熊槐問道:“寡人聽說,不久前在陳地聚集了五十多萬百姓,這件事是真的嗎?”

屈原點點頭,臉色肅然,道:“大王,確有此事,令尹傳令調糧後,臣曾派人前去查看,令尹所說不假,五十五萬百姓,只多不少。”

熊槐大吸一口冷氣,問道:“楚國已經聚集了近百萬大軍,怎麼還有這麼多麼庶人前去陳地。”

屈原嘆了口道:“大王,多出來的三十萬庶人,主要侍從淮水、壽春、宛鄧葉等地前去的庶人,還有一部分魏韓兩國前來投奔陳地的庶人。”

熊槐一怔,居然還有其他國家過來的人,這事應該怎麼說!

以前只聽說過,秦國變法以後,三晉楚國的百姓前去秦國種田的,沒有聽說其他國家的百姓前來楚國的。

這算自己仁義之名傳到國外了嗎?

“從魏韓兩國前來的百姓有多少?”熊槐有些希翼的問道。

屈原到:“回大王,兩國相加不到一萬,其中韓國百姓佔大部分,而且都是舉家遷移過來。”

熊槐大失所望,也就說只有極少的魏韓移民,而韓國居多,肯定是被楚國五十萬大軍嚇住了,匆忙改變國籍的。

屈原遲疑了一下,繼續道:“大王,這次徵召的雖然是十四歲以上的男丁,但是前去陳地的百姓,卻並非都是十四歲以上的男丁,庶人聽說可以獲得國人身份而且在陳地免稅兩年後,紛紛涌入陳地。”

“這裡面的百姓,除了十四歲以上的男丁外,還有許多跟隨族人而來,未滿十四歲的男丁,甚至,其中還有少量尚未及笄的女子。”

“咳咳咳···”熊槐猛然被口水嗆了一下。

女子?

太驚人了。

沒想到楚國竟然冒出許多目的不明的花木蘭。

這種事如果出現在史書中,那麼楚王爲了攻打韓國,連女子都徵召了的殘暴之舉,肯定會大書特書,能在後世上演一部又一部傳奇。

當然,自己這個楚王肯定是反派角色。

熊槐急忙問道:“這些女子有多少人,令尹是怎麼處理的。”

屈原答道:“只有不到百人,令尹知道後,將這些女子全都聚集起來,然後直接與陳地的未婚國人進行婚配了。”

以前按照周禮的要求,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沒有成年,不能婚配。但是,戰爭頻頻地現在,這個規定已經沒人理會了,普通人的成婚年齡被大大提前。

遲遲未婚,各國都是直接指婚的。

“好好好。”

熊槐一聽進行婚配,就放心了,徵召女子參軍這種黑鍋,熊槐堅決不背。

哪怕以秦始皇的殘暴,也沒有幹出徵召女子參軍這種事情吧。

鬆了一口氣的同時,熊槐眼睛一眯,看向正低着頭屈原。

屈原這是在勸諫啊。

難道我楚國的庶人,已經危險到這種程度了。

熊槐慢慢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賢卿啊,這是你在《離騷》中的語句吧。”

屈原應道:“正是如此。”

熊槐感嘆道:“民生多艱,孔子曾嘆:苛政猛於虎也。難道我楚國的庶人,已經到了連戰爭的死亡威脅都不懼怕的地步了嗎?”

難道下一步就是謀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熊槐打了一個寒磣。

屈原搖頭道:“大王,庶人雖然艱難,但也沒有到這種程度,真正生活不下去的庶人,早已逃亡。現在還未逃亡的,大都是生活能過得去的,之所以前去參戰,只是爲了國人的身份罷了。”

熊槐鬆了口氣,知道現在還沒有到那種程度。

但是陳地的這一情況,也給熊槐提了一個醒。

那就是這些野人已經有自己的訴求,不再滿足於得過且過,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政治地位。

想到這,熊槐對屈原道:“賢卿,寡人決定在北津戍哪裡築城的事情,你應該知道了吧?”

屈原點點道:“臣已知之,而且微臣已經在準備築城的物資了。”

熊槐不置可否,盯着屈原,不容置疑道:“寡人決定將新城命名爲襄陽,築城這個艱鉅的任務,寡人希望賢卿你能親自去主持,替寡人修建襄陽城。”

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六百章 心傷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齊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六百二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