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

熊槐驟然聽到昭雎開口,頓時一怔,然後有些詫異的看向昭雎。

自己已經拿定主意了,難道昭雎還會強行進言嗎?

這可不合昭雎穩妥的性格啊!

當然,今天昭雎給的建議,就業不合昭雎以往的性格。

難道昭雎轉性了?

雖然有些詫異,但熊槐還是面色如常的問道:“令尹請講。”

此時,昭雎長嘆一聲,語氣極爲沉重的道:“大王,臣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思索趙國的事情。不久前,趙國合五國之師,西伐秦,東伐齊,兩戰兩勝,天下莫能與其爭鋒,這是何等的威風啊!

但是,趙國的事情還沒有達到頂點的時候,就於半路崩潰,甚至連賢明英武如趙主父,也不得不出走他方。

這是何等的可惜啊!”

說到這,昭雎看了看王位上的楚王,緩緩開口道:“臣愚鈍,曾獨自思索趙國大業崩潰的原由,思之良久,竊以爲,這是趙主父以一人之私,罷黜身爲嫡長子的公子章而立趙王何的緣故。

捨棄年紀大的,羣臣歸附的,而立那個年幼的,羣臣不認可的,這就是動搖國本。

世人都說,匹敵,亂國之源。

是以,臣從趙國衰敗的事情,知道廢長立幼,這是國之大忌,也是亂國之本。”

說着,昭雎拱手道:“大王,不知你以爲如何?”

熊槐一怔。

之前鹹尹範環強行進宮來說過這事,陳軫也曾爲此開口,但他們都是獨自進言的,而昭雎竟然在羣臣面前說這事了。

另一邊,昭雎說完後,沒等楚王開口,便轉身看向唐昧道:“柱國,你以爲如何?”

唐昧聞言,頓時臉色一變。

令尹竟然以爲我提出那個建議是爲了公子旺財!

想到這,唐昧立即拱手道:“令尹所言極是。”

說罷,唐昧向楚王拱手拜道:“大王,臣亦以爲,廢長立幼,這是趙國衰敗的根源。”

此時,人羣之後的公子旺財,看了看昭雎,又看了看唐昧,他已經知道令尹昭雎的意思了。

於是,他亦行禮道:“父王,兒臣也以爲令尹說的對,廢長立幼,乃是趙國衰敗的根源。”

公子旺財話音一落,熊槐看了看公子旺財,又看了看昭雎,最後看了看沉默不語的羣臣,笑道:“寡人也贊同令尹的看法,廢長立幼,這正是趙國衰敗的根源。”

昭雎一聽,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

朝後,熊槐沉吟許久,再次下令道:“太子代寡人去宗廟向歷代先王請罪,也有一段時間了,太子乃一國之本,久在外地,不妥。

傳召給太子,讓他從宗廟出來後,立即返回壽郢,不要在外呆久了。”

······

太子橫進入楚國宗廟半月後。

這一日,一個看上有些黑瘦,但氣度非凡的人走進鄢陵城,然後直奔鄢陵君府邸。

“勞煩通報一聲,就說故人來訪,請鄢陵君一見。”

守門的人見來人滿身貴氣,不敢怠慢,立即應道:“請先生稍後。”

不久後,來人被人引進大廳,早已在大廳等候的鄢陵君一見來人,頓時臉色大變,然後看了看左右,立即定了定神,對廳中伺候的人道:“你們都退下吧。”

“諾。”

下人一走,鄢陵君立即變臉,喝道:“龍舒君,你不是逃亡國外了嗎?還回來幹什麼?爲何還公然來我這?難道你就不拍我將抓起來交給大王?要知道,大王可是懸賞了千金來抓捕你。”

不錯,這人正是鄢陵君的好友,之前江淮叛亂的領導人之一,臨陣逃亡不知所蹤的龍舒君。

龍舒君見自己被認出來,沒有任何慌亂,只是微微一笑,然後又哀嘆道:“在下雖逃亡國外,但是每當夜深人靜,想起我的大部分老弱族人全都慘死在淮水之畔,我就心中悲痛,徹夜難眠,所以我就回來祭奠我的族人。”

鄢陵君一聽,看着原本那個白淨健壯的龍舒君,變成眼前這個又黑又瘦的模樣,頓時深表同情的道:“對於你的遭遇,我心中也很難過,這樣吧,我贈你百金,讓你去國外做一個富家翁。

若是可以,你別再回國了,大王一直沒有取消對你的通緝,國內對你來說太危險了。”

“多謝君之好意!”龍舒君拱手一謝,然後搖頭道:“但我這次來找你,卻不是向你求助的,而是向你示警的。”

“示警?”鄢陵君一怔。

此時,龍舒君突然將目光轉向東方,凝重的道:“鄢陵君,你可知一年前,我們十七位封君爲何突然謀反?”

鄢陵君又一怔:“上欺大王,下虐百姓,大王逼迫,不得不反。”

“對,也不對!”龍舒君滿心都是苦澀,悲痛的搖頭道:“雖然我們是反了,但我們最初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起兵謀反。

甚至,即便是大王冤枉我們報復陰陵君,並將陰陵君滅門,還奪取了陰陵君百姓,我們也沒想過謀反。君知道的,大王冤枉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曾動員整個江淮的力量,去尋找陰陵百姓的消息。

直到後來,大王派出廷理來江淮,在我們即將步入陰陵君的後塵的情況下,我們爲了自保,纔不得不反的。”

鄢陵君看着一臉痛苦的龍舒君,微微點了點頭。

這事不僅他也知道,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當初龍舒君他們差不多將整個江淮給翻了過來了,但卻沒有找到陰陵的百姓。

甚至,直到現在,陰陵百姓的下落,也是一個謎團,是所有楚國貴族都百思不解的謎團。

此時,龍舒君面色逐漸猙獰,帶着一股恨意道:“鄢陵君,你可知道,那多達數萬人的陰陵百姓去哪裡了?”

鄢陵君臉色一變,詫異的道:“龍舒君,你找到那些百姓了?”

“呵呵,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龍舒君語氣冰冷的道:“不久前,我逃亡洛邑的時候,有人找到我,然後告訴我說,陰陵君被滅門之後的第二天夜間,曾有人在夜間看見大量船隻從陰陵大澤駛進淮水,然後沿着淮水而下,進入射陽大澤,最後不知所蹤。”

“射陽?這不可能!”鄢陵君臉色一白,連忙反駁道:“令尹品行高潔,連自己本來的封地都不在乎,又怎麼會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奪取陰陵百姓呢!”

“鄢陵君,我可沒說陰陵百姓是被令尹奪走的,再說了,衆所周知,射陽之地窮山惡水,令尹從來沒管過射陽。”

“不是令尹?”鄢陵君一怔:“如果不是令尹,那是誰將陰陵百姓運到射陽去的?難道是···”

此時,鄢陵君全身一震,倒吸一口冷氣:“嘶~~莫非是······”

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掙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